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作者 | 三木水

前幾天,“鄭爽:掩蓋是一件特別累的事情”上了熱搜。

她直言,想把真實的自己袒露給更多的人。

作為一個看過她很多綜藝的觀眾,內心不由一陣竊喜:

這個妹子,終於認真對待自己了!

無論她有多少荒唐的過去,現在的她的確走在“做自己”的方向道路上。

“做自己”這三個字,聽起來很俗很簡單,這世道大家都在說“做自己”,但要知道,多數人都有不敢、甚至主動壓抑自我的傾向。

今天也想就這個熱搜和鄭爽,來談談這件難事。

01 不按常理出牌的鄭爽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鄭爽曾以不合時宜、放飛自我的形象,而備受爭議。

例如:

身為一名需要人氣的演員,卻直言自己並不喜歡這個職業,拍戲只為賺錢,不在乎作品的口碑和收視率,想做網紅,因此傷了粉絲的心: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在新戲發佈會上,突然自扇耳光,看得旁邊人都驚掉下巴: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在粉絲講她不敬業之後,她幾次怒懟回去,又突然跟粉絲道歉: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給她帶來了許多流量,但同時也讓人覺得她缺了點「分寸感」:

總做出和個人處境不合適的事;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考慮後果;

想法反反覆覆,甚至前後矛盾,讓人困惑......

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和鄭爽一樣:

很想做自己,卻表現得過於激烈,無法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但更多的人,是直接把自我摁在心底,連“放飛”的機會都不給,生活得矛盾和擰巴。常常拖延決策,過於糾結,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這些表現的背後,都有一個根源:

早年自我構建的失敗。

02

自我構建失敗表現是:

自我很脆弱,感受不到一個穩定堅固的自我。

為了保護這個破碎的自己,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走出來,看到別人的存在。

結果就是:

沉浸在自己各種碎片化的情緒和感受中,對外界和他人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意淫”階段。

不管外界和他人真實的樣子是怎麼樣的,反正我認為你這樣,你就是這樣。

常常放飛自我,或封閉自我,無法構建一段長期、穩定的關係。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很常見,並且不太受待見。

我有位朋友,從事媒體工作,文筆很好,才華橫溢,但卻在職場上,因為大大小小不合時宜的放飛自我,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部門換了新領導,本應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工作,她遲遲不去,以至於換了新領導兩個月後,她直接被調離到了一個閒職,被棄之不用。

調離之後,同事們居然也都暗暗表示,其實已經忍受她的各種情緒很久了。

例如,部門每週中午聚餐,她總會帶著厭煩的表情,堅持拒絕,讓同事們很不舒服。

再例如,任何工作上的合作,都要以她的個人工作為主。即使是很緊急的工作,她也會先不緊不慢做完自己的事情,再管其他事。

最後,大家都被弄煩了,索性就“孤立”她了。

為什麼一個才華橫溢,本可以走向更高位置的人,最終落到這步田地?

本質上就是因為:

她一直活在了自己的“認為”裡。

應該向新領導第一時間彙報工作,但是,她認為,領導會找她;

同事聚餐,她認為別人明明知道自己想休息還進行打擾,所以很煩躁,卻忽略了這只是人際關係中一些相處的基本規則,別人無意打擾;

被“罷免”之後,其他部門的同事,想和她一起吃飯順便安慰一下她,但她認為,這是別人在“看笑話”或者“可憐他”,所以,這部分的關係,也斷了。

因為沉浸在這種“自以為”之中,她被矇蔽了雙眼,以至於看不到別人真實的反應和職場的規則,也因此在人際和工作上一直磕磕絆絆.

03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自我構建的失敗呢?

一個人要形成自我,需要不斷地被外界看見回應

只有被看見,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

只有被回應,才能通過反饋,構建出一個自我的輪廓。

自我構建的失敗,是因為沒有人看見和回應自己。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拿鄭爽舉例。

① 從小父母無意識的高要求,忽視了真實的她

可以說一個人自我的形成,大多是從最早接觸的養育者(常常是父母)開始。

從小,鄭爽的父母就一心希望她將來能當演員,還給她取了個瀋陽演員的名字:鄭爽。

於是鄭爽4歲登臺,5歲拍戲,12歲就隻身一人去成都進修。期間,文化課還連連跳級。

最後不負期待,16歲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成為了北電07級年齡最小的學生,併火遍全國。

可以想象,她大學之前的生活,十分緊湊,對一個小孩來講很難適應。

可是這些真實的情緒和需求,都無法被看見,她的自我建立在滿足父母的期待之中。

例如,在錄製《旋風孝子》時,鄭爽父親覺得她太瘦了,很是擔心,多次讓她多吃一點。

但面對父親的“關心”,鄭爽卻難以接受,甚至還失控了,在節目裡和父親吵起來:

為什麼要挑到這個刺上面呢?

我要是成為一個大胖子,誰還喜歡我?

我也想吃很多啊,

我在外面已經受壓力夠多了,

你這方面就不要(給壓力了)........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也許,在她的潛意識中,這並不是父親的關心,只不過是他的又一個有壓力的要求而已:

既然我已經按照你們的要求,做了一名演員,做演員就是要瘦啊,現在好了,你們又要求我多吃點,我要怎麼辦?

看上去是對父親的情緒,其實是因為自己無法滿足父親要求,於是產生的自我崩塌。

而如果父母將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那麼,孩子努力的方向,終其一生,可能都是在為父母實現願望。

這樣一來,孩子就生不出發自內心的動力,當然,也就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

就像鄭爽曾說她不想做演員一樣。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② 周圍環境的頻繁變動,沒有穩定的關係:

如果父母看不見自己,也沒有其他人看見,就更難構建自我了。

在《花兒與少年》中,鄭爽作為首任導遊,沒什麼經驗,但卻在確實很需要幫助時,很堅決地拒絕他人的主動幫忙。

後來面對隊友的困惑,鄭爽自己說,

十二歲自己就去成都上學,一路都是自己一個人,在每個地方逗留的時間都不長,必須要很獨立。

生活中沒有很多朋友,也不太去信任別人,只有自己來面對。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可以說,從小的獨立生活,讓她學會一切都要靠自己,儘量不去“麻煩”別人,產生了一種非常客氣的疏遠感。

這個源頭,來自於從未穩定的外部環境。

外部環境的頻繁變動,會給我們無法獲得基本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帶給我們一個感覺:外界是壞的。

如果感覺到外界是壞的,那麼,我們就不會放心去依戀外界,從而不得不依靠自己。

同時,依戀外界失敗,除了會收穫一個不夠好的外界外,也會收穫一個不夠好的自己:

既然外界不讓我依賴,也許是因為我不夠好?

所有的這些,都會導致自我構建的失敗。

04 好的關係,是自我塑造的容器

自我構建的失敗,讓我們難以走入真正的關係,但這卻並不是我們主動選擇的。

它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多方作用的結果。

甚至可以說,責任並不在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關係,並且完全有機會去努力修復,重建一個完整而穩固的自我,從而真正走進各種關係中。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從良性關係裡面找療愈。

好的關係,是一種容器。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很多人都說,張恆各方面都比鄭爽差,鄭爽為什麼還跟他在一起?

所謂“各方面都差”,大體上指的應該都是:外形,資源,掙錢能力,名氣等。

但在我看來,張恆之所以能成為鄭爽男朋友,其中一個原因是:張恆比鄭爽有更強的走入現實的能力

比如:

鄭爽一直有創業的想法,遇到張恆後,張恆就幫她把想法落地;

鄭爽的服裝店,自己需要關注的是衣服好不好看,而張恆關注的是進度管理和流程管控;

在一起之後,鄭爽把所有需要“多方溝通”、“打理落實”以及“經營類”的事情,全部都交給去張恆處理。

但這個行為本身,似乎就是一種隱喻:

張恆和鄭爽是綁定的“一個人”,鄭爽是負責感受和創作的右腦,張恆是負責理性和現實的左腦。

碰巧的是,鄭爽非常需要這樣的關係,在一個更加具有現實感的關係中,她才得以稍稍聚攏,並不斷將她從孤獨的想象世界中拉到現實中來。

事實上,只要是好的關係,都具備這樣的功能。

那麼如何從好的關係中,去重新建立一個結實的自我,從而形成一個牢固的根基呢?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① 識別和標記對方給我們好的反饋。

如果真實的自己能被看到,並且被肯定和回應,那麼,我們的自我也能慢慢穩固起來。

多去捕捉對方給我們好的反饋,例如言語上的誇獎,行動上的接近,表情上的肯定等等。

這些都將內化成自己內在的一種積極的力量。

② 嘗試去做自我整合。

當我們更多地去收穫別人的正向反饋時,這些反饋會給我們更多的力量,帶著這種積極的感受,我們就能嘗試去做需要更多力量的事情:自我整合。

在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從而,我們不僅學會了整合,而且,還會收穫一個“好壞同體”的自己。

看到自己好壞同體,看到別人好壞同體,“自我”才會變得更加結實。

我們才有可能不斷走入更深的“關係”。

當然以上的方法,適用於自我破碎但還是具備一些自我意識基礎的人。

並且需要耐心長期地練習,才能慢慢做到。

如果你實在過於破碎,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

有個穩固的自我不容易。

但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只為我們能和別人有個豐富的鏈接,不再困於自己的世界,不再搖搖欲墜、無人回應。

鄭爽的荒唐逆襲路:一個破碎的人,走多少彎路才能開始做自己?

作者:三木水 心理諮詢師,北京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學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取向,帶你從心理學看透世間萬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