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雙十一落下帷幕。據各大電商平臺統計,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額2684億元,再創新紀錄,成交額超100億元僅用時96秒比去年快29秒;從11月1日零時起至11月11日23時59分59秒,“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較去年實現大幅超越;開場1分鐘,蘇寧家電3C破10億,蘇寧國際破億……這些數字的背後,除了是消費者買買買的表現,更是購物車裡中國新消費的奇蹟。
消費新象
直播、下沉、線下都在“火”
天貓數據顯示,今年參與天貓雙十一的用戶超過5億,同比去年雙十一全天新增1億用戶。299個品牌躋身“億元俱樂部”。物流訂單達12.92億。
蘇寧數據顯示,12小時蘇寧易購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86%,新增Super會員超50%為90後,“隨時”平均送達時間僅22分鐘。在場景方面,蘇寧小店代收包裹量達60萬個,北京、上海、南京超3萬人在蘇寧菜場下單預定。全新上線的家樂福履約中心半天訂單量已達15萬,最快送達僅用時16分57秒。
今年雙十一還有一些新現象、新趨勢。首先是直播徹底火了。據天貓透露,雙十一期間,超過10萬商家開通直播,也就是說超一半的商家開通直播,淘寶直播帶來近200億成交。
雙十一不再是線上數字的體現,也徹底成了線下的狂歡。圖為某大型連鎖超市的雙十一促銷活動。
雙十一不再是線上數字的體現,也徹底成了線下的狂歡。蘇寧廣場和蘇寧易購廣場客流量同比增長46%,銷售額同比增長56%。此外,天貓官方稱,雙十一其間,消費者拉箱子逛銀泰搶貴婦霜,餓了麼小哥忙到沒空上廁所,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的賣場里人頭攢動。
在京東,百萬線下門店參與雙十一。其中,物競天擇項目覆蓋300家線下零售商,京東零售助手在15000家門店獲得活躍使用;11號當天,5萬平方米的世界最大電器體驗店在重慶開業。京東業務也滲透到低線級城市,京東惠民小站全國數量已達40000家,線下招募65000名合夥人,覆蓋了1700個區縣、80000個鄉鎮。
下沉也在今年雙十一大爆發,拼多多方面稱,11日零點剛過16分鐘,平臺汽車銷量即破1000臺,消費者主要來自三四五線城市,“高速增長讓我們看到了城鄉消費平權背後的新消費所帶來的無窮力量。”
天貓數據顯示,過去兩年,淘寶天貓新增用戶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新的人群為新消費活力持續增強奠定了基礎。下沉市場強勁增長同樣得益於新供給,來自工廠、產業帶和農業基地的源頭好貨形成了海量的供給增量。
快遞漲價?
城市電商物流的“雙十一”大考
雙十一”這個“戰場”所帶來的巨大流量,一定程度上也變成了電商與物流行業的年度“秀場”。“雙十一”對城市的影響可謂巨大,原因之一是,城市對物流業的發展需求正在升溫。
9月,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確定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共有23個物流樞紐入選。對於物流業中正經歷快速發展的快遞行業,“雙十一”恰是最好的驗收時機。
從快遞業務量來看,廣州依然以其製造和物流中心的角色“一馬當先”,加之周邊製造業大市和淘寶村聚集,讓廣州倉庫、貨物分揀中心的職能格外突出,並在此形成集群效應。事實上,東莞、揭陽的快遞業務量在兩年內均位居前十,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廣州“快遞大市”的地位。
前5名中,金華是唯一上榜的地級市。前10名中,其也是兩年內增速最快的城市,並以66.5%的增速從去年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義烏幾乎以一己之力支撐起金華的快遞產業——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在金華全市23.6億快遞量中,義烏就佔了19.66億。原因不言而喻:以小商品市場發家的義烏,巨大的商品交易量自然需要與之匹配的快遞量。
與金華的增長相比,上海更為複雜。一方面,其是前10名城市中僅有的快遞量負增長的城市,但如果比較快遞業務收入,上海不僅繼續穩坐首位,同時實現高位增長,離百億元只差臨門一腳。這與58同城統計的快遞員薪酬情況相契合。此前有人分析,由於國內外主要快遞公司將總部佈局在上海,總部經濟優勢,使得上海整體快遞收入在快遞總量下降情況下,仍然實現逆勢上升。上海快遞業務收入的增長原因有多種可能,可能是由於代收付貨款、提供包裝、倉儲、包裝箱,甚至冷鏈,快遞業增值服務推動了快遞的發展。
據統計,2019雙十一當天共處理5.35億快件 高峰期快件量將達28億件。
值得注意的是,金華與上海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增長模式。若計算城市單件收入,這種區別則更為明顯。在更廣大的二、三線城市,產業格局變化的影響更為明顯。“雙十一”前夕,普華永道發佈報告預測,儘管今年“雙十一”期間銷售的增長或會減慢,但“低線城市”的龐大消費潛力將會得到釋放。這意味著,這些城市將成為新一輪快遞戰爭的“主戰場”。
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在快遞業務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揭陽、金華、東莞等城市經濟對快遞業的依存度排名均較為靠前,快遞業對城市經濟的整體發展影響甚大。
有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義烏快遞“價格戰”進入最激烈的時刻。小型快遞公司一夜之間虧本到倒閉,大型快遞公司甚至發不出工資;9個月時間內虧掉6個億,在這個魔幻的市場也變得平常。當地發達的小商品市場巨大的發貨量,使得商家擁有很的議價權,快遞企業不得不“斷臂求生”。而低價的快遞企業進一步形成吸引商家的“虹吸效應”,由此不斷循環發展。
但此種發展模式也在遇挑戰。“雙十一”之前,義烏快遞公司集體漲價,面臨緊迫的發貨需求,商家陷入難以談判的局面,以前衝著“快遞價格窪地”把倉庫遷過來的外地電商大戶,甚至因此有了搬走之意。不久,這波漲價潮也經蔓延到更多城市。在相繼收到杭州、溫州、嘉興、金華等多地舉報快遞集體漲價後,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於11月6日召開全省快遞行業涉嫌壟斷行為告誡會。
不少專家認為,對於中國快遞市場而言,低價競爭的市場遲早會恢復理性,走向漲價是最終方向。站在義烏和上海兩種模式中間,那些仍然期望發展快遞業、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城市正面臨著選擇。
購物節
正在為中國經濟創造新的內需動能
“雙十一”成交額再創新高,得益於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大背景下,電子商務與物流企業的升級。國家信息中心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表示,“雙十一”數據已經成為考驗一個地區、平臺、企業數字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一分鐘之內就能完成數十萬筆交易,一天實現3000多億元交易額,背後需要很強的計算能力、通訊能力、連接能力、支付結算能力,對廠家和商家之間的協同能力是一個考驗,大量的包裹要在幾天內送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也需要極強的現代物流能力。
大量的包裹要在幾天內送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也需要極強的現代物流能力。
在網上銷售成交額不斷攀升的背後,電子商務也在經歷健康有序發展。在《電子商務法》出臺後,相關規範不斷完善,但在部分電商平臺上,價格“先漲後跌”的套路猶在,以次充好、傍名牌的不良現象猶在,令消費者算不明白帳的數字遊戲猶在。張新紅認為,“雙十一”成交額對於分析國民消費趨勢可以起到解剖麻雀、一葉知秋的效果,但並不能作為分析國民消費能力的唯一依據。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教授表示,從統計數據來說,在商家營銷手段的強刺激下,“雙十一”這天消費者購物容易缺乏理性,部分消費者有“透支性”消費行為,這天之後,大量退貨紛至而來,商家公佈的消費數據要打一定的折扣。另一方面,電商平臺成交額的增長更多反映的是消費者消費場景由線下到線上的轉變,消費習慣的改變也不能作為國民消費能力的唯一參考。如何培養消費者理性的消費觀念、商家如何用更真誠的營銷方式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還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本文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閱讀更多 鳳凰品城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