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有人說“吃在廣州,活在杭州,穿在蘇州,死在柳州”,是中國人最渴望的生活。

這樣的評價絲毫沒有貶義,反而充滿了對柳州這座城市的眷愛。柳州盛產木材,以上好的棺木出名,所以才有了這個流傳千年的說法。

但今天的柳州,最有名的物產也許就要數螺螄粉了。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螺螄粉和臭豆腐一樣,都是聞著臭吃著香!

在初聞這種“美食”時,大多數人在還沒嘗之前就會大驚:“這是什麼黑暗料理,這味道完全不可接受啊!”

然而口嫌體正直,幾口吃下去,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靈魂都在“臭臭”的酸筍味裡得到了昇華,再然後就欲罷不能了。

於是,精神柳州人就此誕生。


1

指對螺螄粉有狂熱之情的外地群眾。儘管生在外地,但是在初嘗螺螄粉後便愛上了這種美味,連吃幾天都不膩。他們雖然不是柳州人,但在精神上已經被螺螄粉征服。

本人也是精神柳州人的一員,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尋找熟悉的“美味”,終於在美食雲集的明瓦廊讓我發現這家“柳州螺螄粉”。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簡單明瞭的店名讓你絕不會認錯!

本著“緣,妙不可言”的原則,跟我一探究竟吧。

這家柳州螺螄粉已經開了四年,可以說是南京螺螄粉屆的元老了。

沒來過的人會說,這家店在金味栗子對面,而像我們這種真正的吃貨都是靠鼻子找到的,因為隔著老遠便能聞到這上頭的味道。

準確地說是酸臭味。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酸筍就是這味道的源頭。

這家店上午11點開門,晚上8點半關門,18元一碗的螺螄粉餵飽了一波又一波的饞蟲。雖然店面不大,但老闆娘說每天能賣出400多碗螺螄粉!

一碗合格的螺螄粉=米粉+新鮮的螺螄肉+配料(腐竹、花生、蔥花、香菜等)+配菜(油果、豬腳、鴨腳、滷蛋等)+精神點綴物酸筍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花花綠綠的菜單上,只有螺螄的“螄”字被特別標註了拼音。

南京人的吃辣水平基本處於全國水平線的中下游,所以老闆娘也貼心地將辣度分了四個等級。除了微辣還有微微辣,就算不能吃辣的朋友也能來一份微微辣嚐嚐鮮。

但我還是勇敢挑戰了特辣,酸筍量足味也足,加上酸豇豆,搭配著酥脆的炸腐竹和軟糯的米線,吃了一口立刻上頭!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但不喜歡生薑味道的人建議還是不要嘗試了。

我之前從來沒吃過這種“薑絲泡椒醋”,不過意外這碗粉的體驗感加上不少分。


2

我們去的那天正好趕上店裡的電路出了點問題,老闆娘見到我們攝像小哥第一句話就是“哎,小夥子正好,你會修電路嗎?”

修電路的緣分讓我們坐下來多聊了幾句,這一聊才發現,原來老闆娘竟然不是柳州人,而是來自四川的川妹子。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從一開門,老闆娘就一直在後廚忙活。

當時我很疑惑,那她是怎麼做出了連我的柳州同事都到處安利的正宗“柳州螺螄粉”呢?

再往下一聊才知道,廣西有句俗語:“聽戲聽腔,吃粉吃湯”,螺螄粉的靈魂就在於湯頭。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螺螄粉是不是好吃,關鍵就在於那一碗湯!一碗熱辣滾燙的螺螄粉上桌時,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先嗦上兩口鮮湯。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螺螄的精華都煮在湯裡了。

所以只要湯熬得好,螺螄粉自然正宗。

由螺螄、豬骨和各式香料一起熬製的湯頭,裹挾著螺螄的鮮美,豬骨的醇厚和香料的馥郁,會勾著你不停地吸入。

再加上爽口的酸筍,腐竹、酸豆角、青菜等一系列配料,來上點鮮紅的辣油,點綴上幾顆脆花生米,螺螄粉講究的辣、爽、鮮、酸、燙就齊活了。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而且這家柳州螺螄粉的滷味也是一絕,鴨掌和螺螄粉的組合非常驚豔,也算是在南京入鄉隨俗的創作了吧。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想點滷味的要早點來,晚了可能就沒有咯。

那為什麼螺螄粉裡面為什麼沒有螺螄?

其實,之所以看不見螺螄,是因為用螺螄熬湯,螺肉全部化進了湯裡。這跟老婆餅裡沒有老婆可是兩回事。

平時店裡都是老闆娘在打理,所以在一些細節的裝飾上還是能看出來一點小清新的感覺。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南京螺螄粉界元老出場,一碗就上頭

菜單都是用彩色粉筆仔細寫上去的,白牆上也添置了一些綠植,就連“請勿吸菸”的提醒也用了可愛的小貓圖案,用餐體驗直線up!

時值暑假,老闆娘的女兒和妹妹也千里迢迢來到南京,一家人在小小的螺螄粉店忙碌不停。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他們帶著來自川渝獨特的熱情,煮出一碗熱騰騰的粉,調劑著生活在南京的“精神柳州人”的味蕾,

而在這從碗底氤氳而出的熱氣裡,這家店的故事也還將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