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在國圖舉辦書法展,去年曾捐贈四千餘冊漢籍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繼去年向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四千多冊漢文典籍後,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再次攜手國圖,展出自己創作的46件書法作品。11月14日,“妙法天成——細川護熙書法展”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展。

日本前首相在国图举办书法展,去年曾捐赠四千余册汉籍

展覽中展出的細川護熙唐詩和禪詩書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此次展覽展出的細川護熙書法作品,題材豐富,從晉唐詩詞如《楓橋夜泊》《江雪》等,到佛家禪語如《色即是空》《沒蹤跡》等,體現了中日文化在他筆下的交織與融合。本次展覽將展至12月15日。

細川家族數代都熱愛中國文化藝術,細川護熙自幼便研習中華傳統文化。他自述稱,他兒時習字所臨以王羲之、顏真卿為主,成人以後又加上黃庭堅等人。此外,空海、大燈、一休、白隱等歷盡嚴格修行最終大徹大悟的日本高僧的字跡,也因其韻味強烈吸引著他,使他感受到書法的魅力。

日本前首相在国图举办书法展,去年曾捐赠四千余册汉籍

細川護熙常以禪語為書法題材。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與中國書法不同,細川護熙的很多作品並非寫在白紙上,而是根據文字意境選取有底紋的紙張,形式上頗具設計感。

他回憶,一開始他也是寫在普通白紙上再裝裱,但終究不能令人滿足,後來使用染有底紋的紙張,在與詩歌、詞句意境相合的用紙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尋找合適的紙張並不容易,細川護熙去往各地紙店尋覓,有時在旅行中發現古樸泛黃的紙張,也在中國北京的古董街找到過古紙,這些都被他用在了筆下。

細川家族是日本歷史上最具影響的武士家族之一,其家族雅好藝術,收藏了9萬多件手稿、古籍、書畫等藏品,有日本8件國寶、6000餘件美術工藝品及大量的文獻典籍。永青文庫是細川家族數代文化藝術藏品的集中收藏地。

日本前首相在国图举办书法展,去年曾捐赠四千余册汉籍

細川護熙書法作品中經常使用特殊的紙張,烘托文字意境。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2018年6月26日,細川護熙代表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國家圖書館無償捐贈36種4175冊珍貴漢籍,其中包括中國失傳已久的唐代政治文獻選集《群書淹要五十卷》。

國圖已將這批漢籍設為專藏,在善本庫房中妥善保管,並向讀者提供原件閱覽服務。其中《尚書正義》《十八史略》《群書治要》《御製圓明園詩》等四種漢籍已影印出版。國圖已完成這批捐贈典籍中3657冊32萬餘拍數字影像的掃描,並在“中華古籍資源庫”中陸續發佈,免費提供全球讀者研究使用。

據悉,今後兩年,國家圖書館將陸續舉辦細川護熙藝術創作展和永青文庫收藏展。

新京報記者 倪偉 協作記者 浦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