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記憶——“紅薯”

汝州記憶——“紅薯”

汝州記憶——“紅薯”

汝州城南的虎狼爬嶺,那是塊熟悉的土地,那裡有我童年時候太多的記憶:那裡有太多父輩們在田間勞作的身影,那裡還有太多父輩們在刨紅薯、拉紅薯、切紅薯片、磨紅薯時流著汙水的面孔,更有太多男女老少吃著紅薯軲轆、紅薯饃、紅薯麵條…的那幅即喜悅又無奈的各種表情,還有那一日三頓都吃不厭吃不完紅薯飯,說不清的那種家鄉情愁。

汝州記憶——“紅薯”

由於時代的變遷,已所剩無幾的綠綠的紅薯地,還有曾幾何時曬過紅薯片的漫河都是光石頭的蟒河灘……頓時,觸景生情,催然淚下,童年時對紅薯的點點記憶,彷彿又呈現在我的眼前……

汝州記憶——“紅薯”

小屯宗莊位於汝州市東南部,地處伏牛餘脈三山下,是三山與蟒河中間夾住的類似三角的一個地方,蟒川河從西南向東北從村西流過,地理位置正處於山嶺與平原地帶邊緣或過渡帶,同屬虎狠爬嶺範疇。域內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更適合紅薯種植和生長。

汝州記憶——“紅薯”

在清未至民國時期,由於這一帶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尤其是解放前由於多處亂世,土匪群盜四起,虎狠爬嶺一帶人民深受其害,村南三山寨一帶常發生惡人截路搶劫現象,導致經濟簫條、民不聊生,當地人

汝州記憶——“紅薯”

民連基本的吃飯都成了 問題。因為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宗莊同虎狠爬嶺一帶一樣因為大量種植生產了紅薯,從而養活了一方人,紅薯就成了那個時期人民的主要口糧。

尤其是宗莊一帶生產的紅薯體大肉多,尤其是切成的紅薯幹(片)在西河灘碎石頭上涼曬曬幹後又大又白又幹淨,周邊十里八鄉群眾都知道,引起很多東鄉人(小屯街以東)甚至河北人(汝河北紙坊一帶)的羨慕,一到秋後都紛紛來到宗莊一帶喊叫著用大米換紅薯幹,再拉回家磨成面吃。所以當地人在解決填飽肚子的同時,用多餘的紅薯、紅薯幹用換來的大米或大肉改善自已的生活。還有不少的家庭利用紅薯幹或製成紅薯粉條換成錢給兒子打傢俱、娶媳婦。當時用紅薯粉製成的粉條也負有盛名。

在解放後農村實行大集體社會模式,在實行“包產到戶” 政策前村民主要是以吃紅署、紅署幹、紅署面為主食, 當時有句順口溜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 也是當時的生活寫照,但從今天看來也算是無奈之舉吧!同時也是50、60後人的難忘的人生時段。

汝州記憶——“紅薯”

當時村民大多還不知道紅薯的來龍去脈,近期通過查詢有關書籍才知道其中還有不少學問。紅薯在不同地區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北京人叫白薯,山東人和東北人稱為地瓜,上海人和天津人稱山芋,蘇北徐州地區稱為白芋,浙江人稱其為番薯,不一而足。而江西人稱為紅薯、白薯、紅心薯之類,這與汝州人對其稱謂基本一致。也有不少外地人把紅薯也稱紫薯,不過只是因為“紅薯”紅、紫顏色不同而叫法不一樣罷了。紅薯除能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制酒精,在六、七十年代當時汝州宋宮酒廠就是利用當地生產大量的紅薯幹做為主要原料釀製酒的, 因而汝州人當時都說宋宮酒廠釀製的酒是“紅薯幹酒”,好喝。

汝州記憶——“紅薯”

有關書籍記載有關於紅薯的故事,說的是在1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有個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後再傳至亞洲各地。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

汝州記憶——“紅薯”

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按紅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自是磽确之地遍行栽播。”還說:“以得自番國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種之,故又曰金薯。”

又據:陳振龍6世孫陳世元及其子陳雲,先後以甘薯傳種於鄞州(浙江寧波)、膠州、青州(山東省青島、益都一帶)、豫州(河南朱仙鎮一帶)各地,漸次在河南各地包括汝州地區傳播,時為清乾隆二十年前後。

以上史實證明紅薯從南洋引入中國福建、廣東,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及汝州一帶等地傳播。

紅薯的葉片一般生長為橢圓形、圓形,花冠大多是粉紅色、白色、紫色等,埋在地下的部分多為橢圓形的塊根,是非常美味的食品,現在還流行烤紅薯、紅薯麵條也是非常美味的。

由於當年交通、信息不暢且物資匱乏,加上地裡乾旱又不長麥子,宗莊人民同虎狠爬嶺一帶人民一樣飢一頓飽一頓,生活急為困苦。後來得知紅薯體態憨厚大個且產量高,後從外地農民那裡又得知種紅薯的經驗,便紛紛在坡地、河灘地裡開始大量推廣種植紅薯,從而有效應對了飢餓,就這樣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基本解決了當時填不飽肚子的歷史問題,真不知道當時用紅薯救活了多少人的性命。

汝州記憶——“紅薯”

雖然紅薯在當時耐旱產量高,但種植和保存、深加工也有不少學問的,小時候記起的就有好幾種傳統的做法。過了農曆二月二開春後當地農民第一件事就是忙於春耕,施肥、川紅薯溝,同時首先考慮開始在苗床育紅薯苗(當時俗稱:下紅薯母),育苗時間一般是在過了二月二開春後把種薯(俗稱:茬子紅薯),移入到用牛、驢糞加

汝州記憶——“紅薯”

白草或麥潔壓成的糞堆積成的“紅薯母池”裡育苗。苗床使用雙層薄膜保護,種薯整齊排列,蓋一層細土後平鋪一層地膜,再拱架蓋一層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溫。及時在平鋪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溫燒壞嫩苗。苗床第一個月每七天噴一次水,一個月後每星期噴兩、三次水,幫助幼苗茁壯成長。當苗高達十五釐米時每七天至十天剪一批,自第一次剪苗開始每星期噴兩次水肥,濃度適當加大,保證再生幼苗養分供給。

汝州記憶——“紅薯”

適時早栽是紅薯增產的關鍵,在適宜的條件下,栽苗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越多,產量越高,品質越好。栽苗過晚,生長期縮短,紅薯少而小,產量低品質差。紅薯在保證成活的基礎上爭取淺栽,栽插深度一般以五至六釐米為宜,栽插時要求封土嚴密,深淺一致,使葉片露出地面,澆水時不沾泥漿,秧苗露頭要直,秧不宜露的過長,以防大風甩苗影響成活。

汝州記憶——“紅薯”

還有一種栽插方法是壓藤插法,是將用所謂的春地紅薯長岀來的紅薯頭去頂當做紅薯苗進行種植,全部壓在土中,薯葉露出地表,栽好後,用土壓實後澆水。由於插前去尖,破壞了頂端優勢,可使插條腋芽早發,節節萌芽分枝和生根結薯,由於莖多葉多,促進薯多薯大,而且不易徒長。當地人俗稱“茬子紅薯”, “茬子紅薯” 當做“紅薯母”栽培育紅薯苗用。值得一提的是晚上把 蒸熟後的“茬子紅薯”,放在煤火鍋臺內第二天早上吃著又軟又筋,當地人叫“筋筋軟”。

在當時主要是利用窖內貯藏,即在自家院內或者村旁合適地方打紅薯窖,窖內均挖兩個洞窟做為存放紅薯的地方,紅薯窖口有蓋子,一是便於防偷,二是可根據天氣及氣溫變化調節窖內溫度。進窖前要提前打開蓋子進行換氣,確認安全時才能進窖,以免造成人員缺氧窒息。

還有一種最好的方法是把紅薯切成片灑幹更便於貯藏。一般在秋後在岀(或刨:讀“袍”)紅薯後生產隊當天岀的所有紅薯分成100斤一堆若干份,生產隊幹部再按每家人口及掙的工分的多少分配相應數量的紅薯,各家就把分得的紅薯用架子車拉到蟒河灘,連夜用專門切紅薯片的“推子”切(或刨:讀“抱”)成紅薯片在河灘曬乾後再收回家貯藏起來慢慢吃或賣成錢買些家裡面需要的東西。當時在深秋的夜晚、村西的蟒河灘上閃爍著無數個亮光,拌隨著切紅薯的嚓嚓嚓…的清脆而又有節奏的聲音,真是一道具有歷史時代性又有宗莊特點的亮麗風景線或交響樂,終生難忘!紅薯的吃法在當時就很多,譬如早上常喝的清水紅薯(軲轆)湯,用紅薯片磨成面後可做成的紅薯麵湯、用擀麵杖擀成的紅薯面面條、用鐵籠蒸的(餄)紅薯面饃,也可用油炸溼紅薯乾等。紅薯還能磨成紅薯粉深加工成紅薯粉條、紅薯涼粉等。

汝州記憶——“紅薯”

以前以紅薯為主食的時代早已過去,如今,因為人們都知道紅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又有“長壽食品”之譽。而在今看起來很不起眼的紅薯又得到人們的重視,由紅薯衍生岀來的系列食品身價陡增,己充斥大街小巷店鋪、各大商場超市,以及筵席之上令人刮目相看。

劉佔江 2019·05·31

汝州記憶——“紅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