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校園欺凌:拿什麼保護你 我們的少年

青春、少年、校園,這些本該讓人聯想到“美好”的詞語,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呈現出另一般模樣。

這部以“反校園欺凌”為題材的電影,截至11月13日票房已突破14億元。影片中那個被傷害到忍無可忍,最終用過失殺人的極端行為來掙脫絕望的少年,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人也因此觸碰到過往的校園記憶——受害者由於莫名其妙的原因成為眾矢之的;旁觀者以“這和我沒關係”為由對欺凌行為不以為意;施害者則因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而變本加厲。

“校園欺凌”話題在網上刷屏的同時,恰逢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並公開徵求各界意見。校園欺凌中,施害、受害雙方都是身心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為了保護這些少年,家庭、學校和社會應該做些什麼?記者近距離走訪了直面過校園欺凌的受害者、教師、社工和司法工作者等,試圖從一個個微觀案例中尋找答案——

杜绝校园欺凌:拿什么保护你 我们的少年

金華市婺城區檢察官組織學生開展法治夏令營活動。

對校園欺凌說“不”

要正確引導孩子分辨是非對錯、控制衝動情緒並對錯誤行為道歉。

“浙江溫嶺的一位少年決定走上法庭維護自身權利,該案欺凌者被判拘役3個月。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不再沉默,他們勇敢地站出來,積極向父母、學校和司法機構尋求幫助,對校園暴力和欺凌說不。”

走進電影院之前,26歲的王勝男就被身邊的朋友紛紛“劇透”,說他的故事被搬進了《少年的你》片尾彩蛋。

2017年,已經從溫嶺某中學畢業多年的王勝男,以誹謗罪向溫嶺市法院起訴中學校友蔣某;2018年4月,她拿到了勝訴的判決書。

“電影裡提到的這位有力量、有勇氣保護自己的‘少年’,其實是多年後已經長大的自己。”這是記者輾轉聯繫上王勝男時,她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有些感慨,也有些無奈。

庭審期間有人對王勝男說:“事情過去了這麼久,就算對方過去詆譭過你,欺負過你,你現在都長大了,有必要這麼計較嗎?”

這些聲音和10年前王勝男聽到的一樣刺耳——“為什麼大家都來欺負你”“你有沒有試過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要是好好學習,人家是不是就不會欺負你了”……

少年時期的王勝男也尋求過幫助,但這些在大人們看來不痛不癢、紮在自己身上卻如同刀子一般的話語,讓十幾歲的她開始“拷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我的錯?情緒極度崩潰的她一度患上抑鬱症,曾經吞服藥丸輕生。

“那張判決書對我很重要。我終於可以確定,也可以向大家證明,做錯事情的不是我。”多年以後,已經當了媽媽的王勝男重新覆盤少年時的經歷,有了更多的感悟:“青少年的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如果被迫接受這些不恰當的‘教育’,就會被戴上沉重的枷鎖。”因此,當校友時隔多年又在網絡上中傷王勝男時,她終於決定蒐集證據,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他已經是成年人了,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王勝男的一紙訴狀引人深思——明確地對受害者說“你沒有錯”、對施害者說“你這樣是不對的”,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毋庸置疑非常重要”,台州市路橋區中學教師張雪琴肯定地說,“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學習成績、外形外貌、家境情況等,都不是施害者欺凌他人的藉口,也不應該成為受害者忍氣吞聲的理由。”

張雪琴認為,青少年之間起了小衝突不可怕,家長和老師要在處理過程中,引導孩子分辨是非對錯、控制衝動情緒、學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道歉。這對他們的成長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相反,如果大人不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沒有做到有效的教育引導,只是冷漠對待或一味責罵,孩子之間的矛盾就可能升級,釀成更嚴重的校園欺凌甚至違法犯罪”,慈溪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沈麗群說。沈麗群有過多年辦理未成年人涉罪案件經驗,她一再強調和未成年人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司法人員對未成年受害者或施害者進行詢問時,應該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做到平和交流、循序漸進,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咄咄逼人。”

杜绝校园欺凌:拿什么保护你 我们的少年

湖州市南潯區錦繡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南潯區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沉浸式”體驗模擬不起訴辦案、聽證全過程。

讓心靈創傷痊癒

要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幫助他們重拾自信、走出困境。

王勝男告訴記者,現在自己正經營著一家網店,迴歸了忙碌的生活。成年的她無暇也不願再與少年時的不快經歷繼續糾纏。

但,有人從泥淖中抽身,有人還在呼救。

“樓上的人在說我壞話,樓下的人也在說我壞話,我聽得很清楚。我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45分鐘一堂課,我能聽到老師講課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他們在一邊講,我只能呆呆地坐在那裡聽。” 女孩小Q平靜地描述著自己的遭遇,面部表情沒有太多變化,眼淚卻止不住往下流。

這是台州市路橋天宜少年司法社工服務中心專職社工陸浩向記者講述的案例。幾個月前,高三女孩小Q的父母帶著她找到了陸浩。在對小Q進行個案輔導的過程中,陸浩得知,她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嚴重的真性幻聽症狀,是因為她口中提到的“他們”,在學校對她進行了語言欺凌。

小Q是住校生,偶爾才能回家,“他們”是和她朝夕相處、頻繁接觸的同學。幻覺裡聽到的那些羞辱性的話語,其實都是這些同學對小Q說過的話。

性格原本就比較內向的小Q把被欺凌的情況憋在了心裡。直到因為飽受幻聽折磨,成績大幅下滑,父母才察覺出她的異樣。

陸浩幫助過很多罪錯未成年人和未成年受害者及其家庭走出陰霾。他說,電影的情節也許並不誇張。“起初是玩笑、後來是中傷、最後是惡意。欺凌者可能只是圖一時口舌之快,沒有意識到這些會對受害者造成多大的傷害”,陸浩對記者說,他從來沒有懷疑過校園欺凌的殺傷力,青少年正處於敏感的年紀,如果長期生活在遭受言語侮辱的環境中,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這時候,如果身邊沒有人及時加以關注和引導,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放棄中。”“校園欺凌帶來的心靈創傷,並不是那麼容易撫平的”,陸浩說,即使心理學上有一系列專業的治療手段,但對於這些已經承受過外界“敵意”的青少年來說,和他們建立起信任關係、讓他們敞開心扉釋放情緒,才是撫平創傷的第一步。在此過程中,父母的配合很重要,因為就建立信任關係而言,父母是具備天然優勢的。

這段時間,陸浩將小Q轉介至精神科醫生處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在繼續對她進行個案輔導,希望她能夠建立自信,重新融入學校和社會。而之前一直忙於生意的小Q父母,也開始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女兒。

父母的及時關注,讓小Q沒有在泥淖中越陷越深,是不幸之中的萬幸。通過翻閱資料,記者發現,父母通過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幫助孩子重拾自信,繼而走出欺凌困境的做法在國外也經常被採用。一篇講述荷蘭女孩費姆克如何擺脫校園欺凌的文章在朋友圈廣為流傳。作者指出,很多小事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從而逐步恢復自信。比如家裡大掃除,讓他做點事;全家出去玩,讓他做點準備等等。

“父母是呵護孩子的第一道屏障,除此之外,學校和社會也至關重要”,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主任餘曉敏告訴記者,去年11月以來,省檢察院、省教育廳建立了協作會商機制,通過健全完善專項機制、部署開展專項檢查等,共同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危害校園安全犯罪的打擊和預防力度,推動校園安全綜合治理。據瞭解,今年1月至9月,全省檢察機關已批捕、起訴涉及校園暴力犯罪案件48件104人。

除了省級層面的部署和行動,各地也有相應的配套舉措。嘉興市公檢法司、民政、婦聯等31家單位組成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慈溪市檢察院開展覆蓋全市140多所學校的花季關護工作等,都在探索如何全方位回應青少年訴求、關注青少年成長。

杜绝校园欺凌:拿什么保护你 我们的少年

嘉興市檢察官組織學生參觀未成年人保護辦案工作區。

給“小惡魔”關注

從某種角度說,當校園欺凌發生時,沒有人不是受害者。寧波市鄞州區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陳祺特別提出,面對施害、受害雙方都是未成年人的校園欺凌,瞭解個案中施害者的心理,對於預防校園欺凌很關鍵——他們為什麼成為施害者,他們“可惡”到無藥可救了嗎,他們還會不會對他人造成更大的傷害?這也是很多從事相關司法工作的人們在思考的問題。

他們的的確確見識過“小惡魔”。

16歲的女生小A,長期排擠學校裡另一個女孩,久而久之,言語欺凌上升到肢體欺凌。直到有一天雙方矛盾爆發,小A糾集一幫同學對女孩進行了更為惡劣的侮辱行為。

女孩報警後,陳祺去看守所提審時,依法做了社會調查——小A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因為父親平日對母女倆關懷較少,小A的心裡一直覺得父親有外遇。

陳祺說,她對這樣的背景資料並不意外,因為很多涉罪未成年人都有一個共同點——缺乏家庭關愛、缺少和父母的溝通。

“小A一直認定那個被欺負的女孩‘很喜歡搶別人男朋友’,她把對家庭的怨恨放在了一個‘第三者’身上。”陳祺認為,正是因為身邊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小A的情緒,這顆惡的種子才逐漸生根發芽。

還有的孩子是因為想“絕地反擊”,所以用錯誤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從受害者變成了施害者。嘉興市南湖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朱軼群辦理過一起以未成年人為首要分子的惡勢力團伙犯罪案件。團伙頭目是一個曾經被人欺負、吃過不少苦頭、未成年時期就開始“混社會”的姑娘。她以為自己變成“大姐大”,就能脫離厄運,沒想到越發過火的行為,讓自己面臨牢獄之災。

浙江浙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範璐,為未成年受害人擔任過代理律師,也為未成年嫌疑人當過法律援助律師。站在法律工作者的角度,她認為,越懂法律,受欺凌的孩子就越知道用正確的方式尋求幫助;越懂法律,有欺凌傾向的孩子就越知道對別人實施傷害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要用法律來最大程度地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未成年人犯罪屬於社會問題,是家庭監護、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造成。”台州市路橋區第六檢察部副主任王瀟向記者介紹了當地反校園欺凌的探索——區檢察院推動政府、司法和社會資源融合,創建少年司法一體化社會關護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司法社工的形式,落實雙向保護,對未成年受害人進行救助和保護,對罪錯未成年人進行關護和幫扶,使部分實施危害的未成年人認識到錯誤,重新迴歸社會。

杜絕校園欺凌,人人有責。“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少年的你》影片中的這句臺詞不僅是小北的,也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

(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文中校園欺凌當事人小Q、小A為化名)

杜绝校园欺凌:拿什么保护你 我们的少年

遂昌縣小學生代表來到位於遂昌縣檢察院的遂昌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圖為同學們在與法治小機器人參與互動。

記者手記:

總有一束光會照亮你

“你欺負過別人嗎?”

“那你被別人欺負過嗎?”

合上採訪本,再次回顧起這些天聽到的、看到的有關校園欺凌的案例、觀點和保護機制,我問了自己這兩個問題。

少年時期的校園記憶對我來說不算太模糊——我也被起過綽號,也曾因為不小心剪壞劉海被人嘲笑,甚至我也做出過“反擊”——找到欺負我的那個同學的書本,在上面亂塗亂畫。

“起個綽號算什麼?被一群‘小毛孩’嘲笑又能怎麼樣?”或許一些成年人會理直氣壯地說,他們已經走過了那段可能有無助、可能會懵懂的歲月,過去那些令他們難過到掉眼淚的經歷,現在都可以一笑了之。

但仔細想來不免還是有些後怕,如果當時父母和老師沒有及時和我們談心並進行引導,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接受懲罰,當初的少年還能成長為現在的模樣嗎?

少年心,不可欺。他們是需要呵護,需要陪伴的幼苗。他們需要有人真誠地走進他們的內心,聽他們說出可能稍顯幼稚的困惑和煩惱。來自家長、學校還有社會的關懷,像是一束光,對追光者來說,這就是希望。

杜绝校园欺凌:拿什么保护你 我们的少年

【浙江新聞+】

電影《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是一部青春現實題材的電影,把鏡頭對準了“反校園欺凌”。緊湊且略帶懸疑色彩的劇情,加上幾位演員極富張力的表演,電影口碑直升的同時,也讓“校園欺凌”這一話題迅速在網絡上刷屏。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陳念是一名高三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她遭受了來自魏萊為首的同學們的欺凌。試圖報警卻遭受魏萊的打擊報復後,她找到“小混混”小北,小北答應陳念在暗中保護她。魏萊表面上看來是乖巧的優等生,卻對陳念步步相逼,有天趁小北不在,糾集人群對陳念進行了更惡劣的羞辱行為。被傷害到忍無可忍的陳念,最終做出了過失殺人的極端行為,小北卻決意為陳念頂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