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脾胃就像人體的一塊土地,這土壤肥沃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若是脾胃有疾,人體健康自是會受到影響!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這脾胃病該怎麼治呢?

1、脾氣虛損

病因:年老體衰,素體虛弱,或過度疲勞而耗氣。

症狀:四肢睏倦,疲乏無力,面色萎黃,食慾不振,食後不消,嘔逆腹脹,腹瀉便溏,完谷不化,中氣下陷則可脫肛失禁。舌苔白滑質淡,脈象濡弱。

治法:健脾益氣、補脾止瀉、補脾昇陽、昇陽勝溼。

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2、脾陽虛損

病因:由脾氣虛損進一步發展而來,或過食生冷、肥甘,或過用寒涼藥物,或久病失於調養引起。

症狀: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腹痛喜暖,肢冷倦怠,或有嘔吐,或有洩瀉,完谷不化,或有水腫,面色少華,舌淡而潤、苔白,脈象細弱。

治法:溫中散寒,如有水腫可以溫脾利水。

3、寒溼困脾

病因:涉水淋雨,久臥溼地,寒溼內侵,或過食生冷,脾陽受傷,寒溼內生,脾陽又為寒溼所困所致。

症狀:

頭身沉重,肢體倦怠,脘腹滿悶,納食減少,大便溏洩,婦女白帶過多,或有腹痛喜按喜溫,或有噁心嘔吐,口黏口淡,不喜飲水,舌苔白膩,脈象濡緩。

治法:宜溫化寒溼。

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4、脾不統血

病因:飲食勞倦及憂思傷脾,而見失血。脾為生血之源,血液之行於諸經,賴氣以統帥,五臟之氣皆受於脾,故血由脾統攝,脾受損傷,則不能統血,血不歸經,乃至失血。

症狀:凡失血之症,或為吐血、衄血,或為便血,同時症見形色憔悴、身體虛弱、精神睏倦、頭昏目眩、健忘怔忡、驚悸盜汗、氣短聲怯、嗜臥少眠、飲食無味、胸脘不舒、腹部脹滿、大便不調、舌質淡白、脈象細小者,皆屬脾不統血。如下血先便後血,面色蒼白,肢冷脈遲,唇淡口和,大便溏薄,亦屬脾寒下血。

治法:宜調養心脾,如脾寒失攝而下血者,溫補攝血。

5、胃陰不足

病因:熱病後期因高熱傷陰,津液虧損,津傷氣少引起。

症狀:胃脘隱痛,口咽發乾,口渴喜飲,不思飲食,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象細數。胃陰不足,虛火上炎,可見脘腹飽脹,呃逆嘔吐,虛煩不安,頭痛牙痛,吐血衄血,口腔潰爛,口乾喜飲,舌紅脈數。

治法:宜滋養胃陰,虛火上炎者,宜清熱養胃。

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6、寒邪犯胃

病因:過食生冷,或感受風寒,以致寒凝胃腑。

症狀:胃脘急暴作痛,喜按喜溫,畏寒肢涼,或有腸鳴,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脈象弦緩。

治法:宜溫中散寒。

7、食滯胃脘

病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傷及脾胃,食滯不化,停於胃脘。

症狀:脘腹脹滿,噯腐食臭,或有嘔吐,不思飲食,腹痛拒按,大便溏洩,舌苔厚膩,脈象弦滑。

治法:消食導滯。

8、胃腑氣滯

病因:七情內傷,飲食失節,脾失健運,胃失和降,以致胃腑氣滯。

症狀:胃脘脹滿,痛連脅肋,噯氣頻多,不思飲食,舌苔厚膩,脈象弦緩。

治法:宜調氣和胃。

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9、胃腑血瘀

病因:胃腑氣滯日久,氣滯血瘀;或因脾氣虛損,氣虛則運化無力,瘀血停留,或因嘔血便血,而有瘀血。

症狀:胃脘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食後痛劇,痛甚於脹,或只痛不脹,心中嘈雜,不思飲食,或伴有吐血便黑,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象弦澀。

治法:宜調氣化瘀。

10、胃火熾盛

病因:外感熱病,熱入於胃,陽明實證,失於攻下,以致熱邪上擾神明,或胃火自盛,侵犯神明而成狂證,或胃陽素強,過食辛辣厚味等,引起胃中積熱。

症狀:熱邪侵犯神明者,症見陽熱亢盛,神昏不定,不飢不食,力倍於常,奔走詈罵,不避親疏,甚則登高棄衣,大便秘結,小溲赤澀,苔黃脈實。胃中積熱者,則可見煩躁口渴,面赤唇焦,咽部腫痛,口腔潰爛,大便秘結,苔黃脈數。

治法:邪熱上擾神明者,宜清熱攻下,或清熱解毒,俾熱去神清,其狂自止。胃中積熱者,清胃瀉火。

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11、脾溼胃熱

病因:飲食不節,飢飽失常,損傷脾胃,脾虛生溼,溼鬱化熱,以致脾溼胃熱。

症狀:心下痞滿,不思飲食,噁心嘔吐,腹中雷鳴,或有下利,舌苔黃膩,脈象濡數,溼熱鬱蒸則可發為陽黃。

治法:宜苦辛開洩,如屬溼熱發黃,亦可用苦辛開洩,或清化溼熱。

12、心脾兩虛

病因:思慮勞倦,傷及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脾傷則無以生化精微。

症狀: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倦體倦,面色少華,飲食無味,婦女月經不調,崩中漏下,舌淡苔薄,脈象細弱。

治法:補養心脾。

13、肝脾不和

病因:七情內傷,飲食失節,肝氣鬱結,脾氣虛損,為肝鬱脾虛。

症狀:胸脅痞悶,飲食減少,腹脹不適,或大便溏洩,或痛則腹瀉,舌淡苔薄,脈象弦緩。

治法:疏肝健脾,養肝健脾,抑肝扶脾。

脾氣虛損—益氣昇陽,肝脾不和—疏肝和胃,14種脾胃之疾何解?

14、肝胃不和

病因:素體陽盛,七情內傷,肝氣鬱結,氣鬱化火,胃熱內熾,為肝鬱胃熱。

症狀:胸脅脹痛,口苦咽乾,口渴喜飲,或有嘔吐,食納欠香,舌苔薄黃質紅,脈象弦數。夾溼熱者,口黏不渴,舌苔黃膩。

治法:疏肝和胃,柔肝養胃,夾溼熱者,清化溼熱。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狀的具體用藥,且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②圖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處,請在私信及評論區留言,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