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前指和廣州軍區前指,分別指揮所屬部隊,在雲南和廣西中越邊境全線,進行了為期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參戰部隊數十萬指戰員,在越南北部的山嶽叢林裡經受了殘酷戰鬥的鍛鍊和考驗,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轉戰,攻克了包括老街、高平、諒山3個省會城市在內的24個越南主要城鎮,摧毀了越軍在邊境地區的軍事設施和防禦體系,勝利完成了軍委賦予的作戰任務。

據戰爭結束之後的的不完全統計,我軍在兩個作戰方向上共計殲滅越軍57169人。其中作為主要作戰方向的東線,也就是廣州軍區負責的廣西方向,殲敵40671人(斃敵34187人,傷敵5159人,俘敵1325人);作為次要作戰方向的西線,也就是昆明軍區負責的雲南方向,殲敵16498人(斃敵13542人,傷敵2108人,俘敵848人)。

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由上述數據可知,我軍在作戰中一共俘虜越軍2173人。由於越南師從我國,實行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民軍三者相結合的國家武裝力量體制。因此我軍所統計的殲敵數據不僅僅是越南正規軍的損失,還包括了民軍這一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性武裝組織的損失。

也就是說,在我軍的俘虜之中,既包括了隸屬於越軍大軍區的316A師、345師、346師、3師、327師、337師、338師、325B師這樣的主力部隊軍人;也包括了隸屬於省軍事指揮部的192團、254團、567團、123團,以及各個邊境公安屯裡的武裝公安這樣的地方部隊軍人;還包括了城鎮、機關、院校、企業、廠礦、農場、林場、鄉村裡的民軍。

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由於越軍正規軍慣於在打了敗仗之後化整為零分散開來,同時換上便裝冒充老百姓混雜在群眾之中,這就造成了非常複雜的情況,軍民難分,官兵難辨。不少被俘的正規軍被抓之後先是拒不承認軍人身份,同時改名換姓,虛報家庭籍貫;被識破以後依舊不老實,亂報部隊番號和本人職務,企圖矇混過關。

我軍為了弄清被俘人員的身份,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甄別工作,經過認真審查,反覆核實,查明瞭大多數人的真實身份。在被俘的越軍正規軍中,職務最高的是營政治教導員,軍銜為上尉。這個人姓阮,部別是越軍諒山省軍事指揮部123團2營。

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1979年3月31日上午,瑞典客人阿克賽爾松到百色俘虜管理所進行參觀、採訪,同這名被俘的越軍營教導員進行了一番談話。在談話中,阮某說自己是越南河山平省人,今年40歲。在談及被俘的經過時,阮某表示,2月17日早上,他接到命令把部隊帶到指定地點準備戰鬥。可是當他率部趕到時,發現團指揮所已經撤退了,見此情景,他也帶領部隊後撤。

結果部隊在後撤的途中各自跑散,他於是帶著部分人爬到海拔上千米的公母山上躲避。幾天之後,糧食吃完了,彈藥也所剩無幾,被迫於3月4日下山找吃的,在第二天被解放軍的搜剿部隊俘虜。

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阮某還說,戰前已經制定了作戰方案,對中國軍隊的進攻有所準備。但是自己的部隊沒有和解放軍交火,是在跟著前面的部隊往後撤,被俘之後曾經帶著解放軍去對越軍的陣地進行現地勘察。由於擔心將來回國之後遭到迫害,阮某提出,我想留在中國,不知道這個願望能不能達到。

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回顧歷史,解放戰爭俘虜了國民黨軍無數將校級軍官,而對越作戰殲敵5萬多人,卻只抓到一個上尉營教導員。二者對比如此懸殊,或多或少確實是有些尷尬。這主要是由越南北部的自然地理條件所決定的,這裡的山嶽叢林地山高林密、坡陡谷深,自然洞穴到處都是,非常有利於越軍藏匿其中。在這樣複雜的地形上,想要通過清剿徹底消滅殘敵,是極其困難的,用大海撈針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