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術後這樣做能康復更快

人體在站立、行走、下蹲等過程中,踝關節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十分重要,踝關節的穩定性是由骨性結構和韌帶系統以及通過踝關節肌肉的動力作用共同完成的,骨性的踝穴由三個結構骨組成:腓骨遠端,脛骨遠端和距骨。距骨的馬鞍形頂與脛骨下平臺所構成的關節為主要關節。腓骨與外踝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視,腓骨可以傳導1/6的體重。

骨折損傷 | 踝部骨折術後這樣做能康復更快

踝關節的運動主要是屈伸運動,正常踝關節屈伸活動範圍為60°~70°,其中背伸活動約為20°,蹠屈活動為40°~50°。正常步態時,踝關節背伸10°左右,蹠屈15~20°左右,約30°活動範圍,使踝關節蹠屈的肌肉主要是腓腸肌與比目魚肌,其次是脛後肌、屈砪長肌和腓骨長肌。踝關節背伸肌有脛前肌、伸趾長肌和伸砪長肌和第三腓骨肌,它們所做的功能只相當於蹠屈肌的1/5~1/4。

骨折損傷 | 踝部骨折術後這樣做能康復更快

1.治療的目的是恢復關節正常的解剖結構,為早期活動提供充分的穩定性。

2.體位術後抬高患肢是如何踝關節保持中立位

3.康復程序

(1)術後0~2周

①活動足趾、用力、緩慢儘可能大範圍的活動足趾,但絕對不引起踝關節活動,5分鐘每/組,1組/小時。

②開始直腿抬高練習: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每日練習2~3次。

③術後一週開始膝關節屈曲練習:15~20分鐘/次,1~2次/日

④膝關節伸展練習15~20分鐘/次,1~2次/日

(2)術後2~4周

①開始踝關節主動活動度練習,在無或微痛範圍內主動緩慢用力,最大限度的屈伸踝關節,10~15分鐘/次,2次/天,在6~8周內使踝關節活動度達到與健側相同。

②根據骨折的類型,在3~4周時逐漸開始踝關節內外翻活動度練習,在無或微痛範圍內緩慢用力,最大限度的內外翻踝關節,並逐漸增加角度和活動力度,10~15分鐘/次,2次/日。

(3)術後4~8周

①開始踝關節及下肢負重練習,包括前向跨步練習、後向跨步練習、側向跨步練習,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連續練習2~4組,每日練習2~3次,要求動作緩慢、有控制、上體不晃動,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

②加強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包括抗阻“勾腳”、抗阻”繃腳”、座位垂腿“勾腳”練習、抗阻內外翻練習等,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每日練習2~3次,逐漸由抗橡皮筋阻力增加到抗沙袋等重物重量為主力完成動作。

(4)術後8~12周

①靜蹲練習:加強腿部力量,以強化下肢整功能和整個下肢控制能力,2分鐘/次,休息5秒,10次/組,2~3組/日。

②提踵練習:即用腳尖站立,2分鐘/次,休息5秒,10次/組,2~3組/日,逐漸由雙腳提踵過渡到單腳提踵。

③臺階前向下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帶作為負荷,要求動作緩慢、有控制、上體不晃動,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連續練習2~4組,每日練習2~3次。

④下蹲訓練,牽伸跟腱,患者下蹲時雙側足跟完全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