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在如今IP改編盛行的影視圈,幾乎見不到原創劇本,自《甄嬛傳》大熱以後,IP改編接踵而來。

有製作精良,口碑尚佳又大熱的《琅琊榜》,也有無數被觀眾稱為“改編的面目全非”的影視劇。

之所以IP改編慢慢被人詬病,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影視改編商業化模式下,當原著小說變成劇本之後,導演和編劇在取捨之間做的不夠,使得許多“四不像”的作品出現在市場上。

但總有一小部分可以當作滄海遺珠的IP改編劇,它們由於原著作者親自參與其中,讓劇本還原度高,製作精良,2012年出品的《長安三怪探》就是其中之一。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長安三怪探》改編自獨孤門下同名懸疑推理小說,而在這部劇拍攝期間有消息稱導演莊宇新就是獨孤門下本人,同時是這部劇的編劇之一。

因此這部劇和原著小說高度吻合,甚至在某些情節呈現,通過演員的演繹更加生動有趣。

比如小說中男主獨孤仲平推斷女主“韋若昭”的身世背景時,只是通過對話表達信息,並沒有多餘描寫。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原著小說節選

劇中,角色臺詞不變,在演員表現時,卻加入了獨孤仲平“動手動腳”的細節,顯得更加生動。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除此之外,臺詞幾乎大面積的照搬原著,許多情節的改編痕跡也非常少,可以看出整個劇本創作拍攝中對原著的維護。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之服道化細節還原

近年來對古裝劇的吐槽中多了一條,新拍的影視劇絲毫沒有還原時代背景的痕跡。

《長安三怪探》的歷史背景是晚唐,劇中道具大到建築構圖,小到杯子屏風,人物服裝,演員造型都在還原唐朝的細節。

這部劇置景師周國泉曾指導過電影風聲,對於街市,建築,以及畫面構圖都極具考究美感。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獨孤仲平喝酒的杯子樣式顏色仿照了汝瓷。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汝瓷,始燒於唐朝中期,盛名於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獨孤仲平一開始敲竹槓向庾瓚要的美人屏風,是唐代周昉繪製的一幅粗絹本設色畫《簪花仕女圖》。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屏風局部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原圖

本劇服裝組長李昌盛,曾指導設計過《羋月傳》《虎嘯龍吟》等劇的服裝。

因此劇中男演員服裝以圓領袍為主,女演員以鈿釵禮衣為主。

妝容方面也以唐風為主,特別是庾瓚夫人的形象突出了唐朝貴婦的形象,豐腴的身形,貼花鈿,塗鵝黃,很大程度上還原了的鈿釵禮衣的效果。

同時,由於劇情需要,韋若昭常穿男裝,在唐朝,風俗開放女著男裝成為普遍現象。

特別是韋若昭加入金吾衛後,穿了一套金吾衛的官服,在臺詞動作上體現了女人穿男人衣服難免有些不合身。

每一次探案需要的長安位置圖都是按照歷史上長安城的建築劃分進行繪製,在臺詞上對於地理位置也區分的特別嚴謹。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劇中最後一單元,千面佛設計豪賭,安王爺參與賭的是馬球。

“馬球在中國古代叫‘擊鞠’,發明始於漢代,興盛於唐宋,一直是皇宮貴族喜歡的體育運動。”

這些服道化的精良,讓整部劇完全融入到唐代的背景中,也讓觀眾更加明瞭的感受在歷史背景下劇情及表演的合理,完全沒有因細節產生跳脫。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之劇情上情理交融

作為一部探案劇,最忌諱的就是劇情硬傷太多,不夠流暢,在大多數懸疑劇中都是偏理性的,而這部劇從文案上就可以看出把情理法糅合在一起。

探案過程中穿插了三個主角的身世背景,從某些程度上來說弱化了推理懸疑的氣氛,但勝在將故事背景穿插的較為和諧。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比如“人狼變”單元引出並還原了男二李秀一的成長經歷,人物轉變。

“孽海緣”單元完整結合了人性,孽緣,利益糾葛,人物內心情感的糾結。從翹翹對康連成的痴迷,到潘爽和柳婉兒的孽緣,還原了獨孤仲平一部分的身世。

康連成作為情場浪子卻只愛自己,康國副使對通譯的愛也比不上職位。

獨孤仲平也曾流連花叢,從不動心,卻因為柳婉兒動了心也失了心。

“焚心劍”單元,把劇中前期埋下的伏筆一個個往回收,把後續的線索埋下。獨孤仲平和千面佛的所有淵源,李秀一憎恨千面佛的原因。

“連環報”一個江湖惡黨,諸惡做盡,卻在解散後能夠以“好人”的身份光明正大的生活在世間,最終都死在自己人手中。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但一個要報復社會的高智商罪犯,也不是完全毫無人性。

“牡丹劫”講述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欺騙的悲慘經歷,可是那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下又包裹著什麼樣的靈魂,或許只有兇犯自己知道。

這部分在劇情設計手法上跟電影《香水》的情節相同。

整部劇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塑造鋪墊完整,基本完成了一個故事的基礎要求,在這種要求上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之人物立體有趣

這是一部探案劇,也是一部大男主劇,但不同於市場上大多數的主角戲,只為突出第一主角。劇中角色都十分鮮明,包括案件的兇手。

獨孤仲平作為劇中第一主角,在探案過程和推動劇情的過程中他起到關鍵作用,但他不是絕對的正確,更不像絕大多數懸疑劇中男主那樣理智。

獨孤仲平是所有推理劇男主角中最“感性”的一個,感性來源於他的身世經歷,從潘爽到獨孤仲平,一個人的前世今生。

因為潘爽,獨孤仲平變得“活不了死不掉,善不成惡不下”。

所以作為獨孤仲平,他在摸索,在學習,在糾結,也在自省。

面對小徒弟是不是該以身犯險幫助破案,他不想做說客,也不忍心讓一個少女去做這樣的事情。

面對翹翹為情痴迷,他在儘可能幫翹翹脫罪,不惜放棄參與查案,以至於為了翹翹放棄一個殺人真兇。

作為一個偵探,獨孤仲平表現出非常“失職”的一面,他沒有心中對真理的堅持,也沒有對兇手的執著,甚至沒有一個探案者該有的“正義感”。

潘爽讓獨孤仲平不知道怎麼做一個好人,獨孤仲平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擺脫潘爽在生命中的痕跡。

“你也是惡人,你如果沒做過惡,不可能每一次猜到我的心思。”

獨孤仲平的人設,既有偵探該有的聰明縝密,豐富經歷,也有普通人的情感細膩,多愁善感,更因為潘爽的經歷,懂得憐香惜玉,情商極高,擁有一身好演技,讓一眾“直男”探長望塵莫及。

韋若昭作為女主,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塑造上不落俗套,沒有為了襯托男主故意降低智商,更不會聖母礙事。

雖然一開始難免天真,但隨著劇情發展,成長軌跡明顯,且沒有普通少女的多愁善感。

陳玉珠和韋若昭是兩個極端,真正的韋若昭不敢愛不敢恨,真正的陳玉珠性格爽利,不顧小節,全然沒有大家閨秀的嬌柔造作。

“我現在是替兩個人活著。”

男女主的人設經歷剛好是兩個相反的模式,男主一個人有著兩種極端的經歷,所以他顧慮良多,十分糾結;女主一個人卻承擔著兩個人的生活使命,所以她不會糾結但揹負的確是兩條命的責任,所以她只要活得精彩。

男二李秀一自小被狼養大,缺少關愛,所以性格也像狼一樣,他除了過於“粗魯”以外,是最符合偵探身份的角色。

只是他也有自己的偏執和天真,習慣了人心險惡,又保留了野獸直率的習性。

其他角色,也十分出彩。

庾瓚老實聽話,有些窩囊,但處事圓滑,大智若愚;碧蓮熱情奔放,潑辣豪爽;老許是一個冷麵傲嬌的混不吝,卻沉迷於賭博;韓襄恪盡職守,十分機靈;千面佛善於謀算,工於心計卻十分義氣,更有一份舐犢之情。

整部劇無論是人物性格,還是劇情設置上,既沒有讓主角失色,也沒有讓配角們默默無聞。

全員演技流暢,陳浩民飾演的獨孤仲平既有潘爽的風流倜儻,也有獨孤仲平的落拓孤寂,層次感把握的非常好,將獨孤仲平的各種特質都恰如其分的詮釋出來,還不失純真凜冽。

秋瓷炫演過不少國產劇,但在這部劇中一開始韓式表演痕跡有些重,好在後面隨著人物成長收斂了,加上對手戲演員的配合,總算不辜負劇本角色。

袁文康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劇中各個反派演技也可圈可點,十分入戲。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人物關係也十分值得玩味。

主角團三人,既沒有狗血的三角戀,也沒有常規的結盟,總是在相互利用,相互試探,又相互合作,除了最後一個單元,大部分時間表現的非常曖昧。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之劇本缺憾

作為一部探案劇,細節也十分重要,這部劇的細節既有好的一面,也存在一些BUG或遺憾。

一開頭監獄牢頭臉上的傷痕原著本來有一大段的推理,但劇中沒有表現。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連環報”中盜墓的胡人小配角交易贓物的地點選在長安最大的胡人酒店裡。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劇中對“鬼市”,花街,甚至黑話和青樓楚館都表現的十分貼合。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鬼市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黑話

“孽海緣”裡,柳婉兒的表妹胡小姐,一邊說著嫁給守備家公子有多好,一面又十分痛恨潘爽。

這種十分隱晦的情緒轉換乍一看並不合理。

最初潘爽騙婚,後來救了胡小姐,也算互不相欠,後來胡小姐既然嫁給守備家公子生活過的好,又怎麼會痛恨潘爽?

“你這算是對我的報答還是報復?”

應該是愛而不得的報復吧。

“人狼變”中的狼全部用二哈代替,雖然出戏,但也理解了演職人員的不容易。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孽海緣”中李秀一的各種腦部稍顯拖沓。

“牡丹劫”中那些被活埋的女孩為什麼屍體沒有腐爛,始終沒給出答案。

對於韋若昭過目不忘的技能設定發揮並不多。

整體上節奏有些拖沓,文學價值高,這對於一個由原著改編的影視劇是好壞參半的,好的一面它足夠嚴謹,文學性高,壞的一面是節奏不合適,觀看有些沉悶。

《長安三怪探》一個用心團隊打造下的探案傳奇,題材在如今國內市場並不是主流,所以它的收視率並不高,也沒有大火。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雖然豆瓣7.6,在國產懸疑劇水平中等偏上,但它卻也成為國產劇中的“失敗品”。

《長安三怪探》:一種IP改編叫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相關條令和市場只會“扼殺”這類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