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六大名旦排名是怎樣的,誰的藝術水平最高?

滿血原地復活的南恩寵


豫劇六大名旦分別是: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這六大名旦中陳素真是年齡最大、從事豫劇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劇大師。

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為主,而陳素真則是邊打邊唱,邊唱邊舞,唱、念、做、打、舞綜合運用,首創啞劇、豫劇混合運用,並把中國古典舞蹈融入豫劇中,她把只注重唱而不注重表演的土梆子(豫劇),變的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因此為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常香玉的"常派"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表達人物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為《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紅燈記》《人歡馬叫》等劇目。

崔蘭田的演唱以豫西調為主,兼用豫東調,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員之一,她擅長塑造古代婦女中的悲劇人物形象。久演不輟的《桃花庵》、《秦香蓮》、《三上轎》、《賣苗郎》被譽為崔派藝術的四大悲劇。崔派唱腔深沉渾厚,含蓄蘊藉,韻味悠長。

馬金鳳的嗓音明亮純淨,清脆圓潤,音質堅實、柔韌,唱法上以假聲為主,真假聲結合運用,唱腔結構嚴謹,旋律簡練、樸實,節奏明快、舒展,技巧嫻熟,造詣深厚。其特點剛健豪爽,深入淺出,蘊藉醇化。

閻立品的閻派"唱腔字正腔圓、以情帶聲,為擴展音域、求一新聲、苦詠千百遍,形成了七分神韻、三分造型、重神傳神、運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藝術風格。代表作為《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墜》、《碧玉簪》、《盤夫索夫》、《西廂記》等名劇。

 桑振君的"桑派"唱腔,將河南墜子這門藝術吸收到豫劇之中,豫劇的旋律顯得豐富多彩,優美耐聽。正是由於她把河南墜子的韻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演唱風格。

中國戲劇評論家給六大名旦每人一個字的評價:陳素真--美,常香玉--勁,崔蘭田--韻,馬金鳳--脆,閻立品--秀,桑振君--巧,但總體以陳素真的藝術水平最高。

 







塵世的雪


評價河南的豫劇,僅列出幾個旦角,範圍太小,也不全面。

豫劇,是發源於河南的一個戲曲品種,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而且是第一大地方劇種,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

因其音樂伴奏是用棗木梆子打拍而得名為:河南梆子。豫劇是在其基礎上,通過不斷創新和發展起來的。因河南省簡稱“豫",所以定名為:豫劇。

但是,除了河南省,其他的如:河北、陝西、山東、安徽乃至青海、新疆等地,自建國以來至今,均曾有專業的豫劇團。

豫劇的角色行當,由"生、旦、淨、醜"組成。一般稱為:

四生~正生,二生、小生、武生。

四旦~小旦(即花旦)、老旦(婆旦)、彩旦(丑旦、潑旦)、武旦(即刀馬旦)。

四花臉~太花臉(含白臉)、二花臉(即武花臉)、三花臉(醜)、黑臉。〈注①〉。

豫劇的唱腔:祥符調,指以開封為中心的地區流行的豫劇,為標準的中州正韻。〈注②〉

祥符調傳入豫東後形成了接近山東梆子的唱腔,一般稱之為:高調梆。

豫劇正大發展是在鄭州及洛陽等地,稱為:西府調。(自是因陳素真、常香玉等之故)。音味略帶秦腔,優美悅耳,字正腔圓,吐字清晰,聲聲入耳。

另外,豫南有沙河調、高調、大平調等,有的已經是脫離了豫劇,另成一劇種。

豫劇的藝術是唱腔流暢,節奏鮮明,吐字清晰,易被觀眾所賞識。其形式表現在"四功五法"。

四功,指唱、念、做、打(包括舞)。

五法,指手、眼、身、法、步的各種動作,手勢,臺步,以及眼神,身段等。

自解放前至今,豫劇的表演名家可謂是層出不窮。

如:陳素真,其創立的陳派藝術特色是: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被尊為戲劇教育家。

常香玉,其所創“常派",講究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以聲繪情。有人民藝術家之譽。

桑振君,不僅繼承了豫劇不同地域流派的演唱傳統,而且擅長從中吸取精華,發展變化,觸會貫通,形成獨具一格的桑派表演藝術。

閻立品,唱腔字正腔圓,以情帶色。抗日戰爭時期,為不給鬼子唱戲,自己削髮為尼,女扮男裝,埋名隱居,顯示出高尚的氣節和操守。與徐豔琴、毛蘭花、馬金鳳並稱為豫東豫劇的“四好名旦"。(這個大概就是提問者的答案了)。

馬金鳳,豫東調的代表。特點是剛健豪爽,深入淺出,氣宇軒昂,雍容大度。解放初期的《穆桂英掛帥》曾轟動首都北京的劇壇。

崔蘭田,其表演莊重大氣,做而不過,含而不露,以靜顯動,樸實無華。

注①二花臉,指武花臉。祥細可見陳佩斯的小品中有提及。

注②祥符,原為一縣治名,地址在開封市東南,後劃為開封縣,今劃為開封市的祥符區。

i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從藝術上說那隻能說陳素真第一。這一點我們普通老百姓都不要再有爭論了。五大名旦,六大名旦都公認陳是豫劇的翹楚。常香玉的政治影響力比五大名旦都高。同時也在全國提高了豫劇的影響力。所以說五大名旦藝術成就當然是陳素真。


沙裡的金子


陳,常,崔,馬,閻,桑。陳素真先生藝術水平最高。中華豫劇史上造詣最高的大師。


素韻真聲


六大名旦排名是不分先後的,在豫劇的藝術上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拿手好戲,和自己的特色,所謂誰誰排笫一,都是瞎說的,只能說各有各的優勢,在自己善長的方面比別人強,藝術是沒有止境的,從來就沒有誰誰第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間四月天806


豫劇六大名旦分為留個派別,每個派別都有著自己的粉絲覺得自家的肯定是最好的,這種六大名旦排名也是屬於官方的一種,每個人都還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

  豫劇在清末民初已經形成五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和高調(以濮陽、菏澤為中心)。

  1930年代豫劇五大流派逐鹿開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別是知識分子改革家的參與,使之豫劇吸收各派之長相互學習競爭,開創了豫劇大繁榮時期。這種融合後的豫劇聲腔隨即又影響各地。這也為1950年代豫劇在全國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豫劇六大名旦是中國大師級戲曲藝術家,其唱腔有代表悠長天籟的豫劇陳派、高亢激昂的常派、韻味淳厚的崔派、委婉含蓄的閻派、大氣響亮的馬派、纏綿委婉的桑派,對豫劇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豫劇成為一門全面成熟的戲曲藝術,進而成為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豫劇六大名旦: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這六大名旦中陳素真是年齡最大、從事豫劇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劇大師。

  再者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為主,而陳素真則是邊打邊唱,邊唱邊舞,唱、念、做、打、舞綜合運用,首創啞劇、豫劇混合運用,並把中國古典舞蹈融入豫劇中,她把只注重唱而不注重表演的土梆子(豫劇),變的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因此為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豫劇六大名旦是中國戲曲藝術大師級人物,其唱腔有代表:悠長天籟的陳門、高亢激昂的常派、韻味淳厚的崔派,大氣響亮的馬派、委婉含蓄的閻派、纏綿委婉的桑派,對豫劇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戲劇評論家給六大名旦每人一個字的評價,直接反映各人特色:陳素真——“美”;常香玉——“勁”;崔蘭田——“韻”;馬金鳳——“脆”。閻立品——“秀”;桑振君——“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