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的自己

品讀的自己

有人閱人無數,卻唯獨忽略了自己;有人閱盡人間春色,卻未必閱讀過自己的底色。讀別人容易,讀自己難,一個人最不容易瞭解的就是自己。

人要有自知之明。一些大家鴻儒,將讀書歸為吞、啃、品三種境界。泛讀為吞,精讀為啃,細嚼為品。亦謂之吞文字、啃深意、品韻致。其實,品讀自己這本書才是最重要的。

人也是一本書,有的精緻,有的粗俗,有的淵博,有的淺顯,有的厚重,有的淺薄。讀自己就是了解自己,修正自己。

以自己曾經的得失為鏡鑑,觀照自己。在這樣的品讀中,發現自己昔日的缺憾和過失,淺陋和無知,弱點和荒謬,從而倍加珍惜成長的閱歷,完成一次心靈的昇華。

回眸過去,生活中的一份浪漫,一段真情,一個久藏心底的思念,一個得而復失的遺憾,都像一泓蜿蜒清澈的溪水,汩汩注入心田,使自己沉迷時變得清醒,貪求時變得淡泊,軟弱時變得堅強,驕縱時變得謙遜,頹喪時變得積極,愁苦時變得歡快,使身心得到一次小憩。

“無字之書”才是真正的書。通過思考,明白一個道理: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才叫完全的生活,每一步都是在為這本書增加文字內容,直到離開世界才把這本書寫完編輯出版。每走一步都會成為這本書上的一個字符,每過一年就多了一行。慢慢的就寫成了一本書。我們用自己的腳印寫著這本書上的每行文字。

品讀自己,不是宗教意義上的懺悔,不是對自己的詰難,而是以灑脫的心態,平心靜氣地同自己的心靈對話。是對焦慮煩悶癥結與根由的追尋,是對影響自己心情的人或事做理性的再訪,是對破碎往事的修復與反省。

品讀自己,是閱讀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發現自己,不像別人說得那樣好,也不像別人說得那樣壞。發現自己,有生以來從未真正清醒過,沒有認真反思和解剖自己,沒有清醒,才在埋怨生活的同時,把許多埋怨的話和指責的話扣到別人頭上。

品讀自己,發現人生如書,讀不盡;人生如景,看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