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引言

大家都熟知三國時期的歷史,經歷漢末三國一次次鬥智鬥勇和巔峰對決,天下分久必合。在統一進程中,通過陰謀代魏的司馬氏先後伐蜀、伐吳。前線激烈廝殺背後的晉朝廷內,也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隨爛柯人君瞭解一下吧!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一、魏晉禪讓和滅蜀之役

公元260年5月的一天,上演了中國歷史上扣人心絃的一幕。年僅20歲的曹魏皇帝曹髦帶著自己的僕人和衛士,氣勢洶洶的殺向了相府。此時曹魏的大權早已被司馬氏操縱於手中,曹氏皇帝只是一個傀儡。但曹髦不忍心當傀儡,他痛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勢必要與這逆臣賊子鬥上一鬥。臨近相府,這一行人受到了早已被司馬氏控制的軍隊阻攔。小皇帝以他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讓這些士兵聽命於他。司馬氏的士兵顫顫發抖,汗珠直往下掉,無論如何,自己對峙的是皇帝。這時,司馬氏的走狗賈充站了出來,大聲喝道:“公蓄養汝輩,正為今日。”重激之下,必有莽夫。列中走出一個叫成濟的壯漢,上去一刀砍死了小皇帝。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影視劇《三國演義》 高貴鄉公曹髦)

這件事情可以說是有史以來頭一回。自古以來,無論權臣的勢力再大,都沒有當眾“弒君”的舉動。據《三國志》記載:“帝之崩也,太傅司馬孚,尚書右僕射陳泰枕帝屍於股,號哭盡哀。”司馬孚是司馬懿的弟弟,此時司馬家掌權的司馬昭的親叔叔。陳泰是司馬懿的摯友陳群的兒子,與司馬昭也有極深的交情。連司馬氏最親密的人此時都表示出強烈的不滿,可以想見司馬昭面對的非議有多大。

司馬昭於是召開朝會,討論事情的解決辦法。陳泰說道:“惟腰斬賈充,微以謝天下。”賈充是司馬氏改朝換代的得力助手,司馬昭當然捨不得,便問有沒有其他解決辦法。陳泰指出:“但見其上,不見其次。”其他辦法,就是處置再高一級的人。賈充之上,就是司馬昭自己。陳泰發此言,可以想象司馬昭之心情。最終,司馬昭還是捨不得賈充,勉強誅殺成濟九族以掩人耳目。莽夫往往只能淪為別人的棄子。

但這明顯沒有解決司馬氏面臨的政治難題,司馬氏魏晉禪代的進程被迫放緩。曹髦死後,雖然朝堂中屢屢有司馬氏之臣上書進行“加九錫”之禮,繼續事變前的進程。但礙於輿論,司馬昭始終不敢接受,一時事態陷入僵局,數年沒有動作。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做出了伐蜀的決定,利用戰爭來轉移國內的注意力,只有建立功勳,才能擺脫自己“弒君”帶來的政治危機。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影視劇《軍師聯盟》 司馬昭)

因此,司馬氏伐蜀之役政治上的實際需求壓過了戰略上的整體規劃。此時的國際形勢,自然是魏強蜀弱。但實際上,由於蜀漢一直高舉自己為漢室正朔,斥責曹魏為賊,自立國以來,一直對曹魏採取攻勢。而曹魏面對蜀漢的進攻,大多時候採取守勢。哪怕司馬昭之父鎮守關中,也一直採取穩固防守的策略,待蜀國糧草用盡自己退兵,以致產生“死諸葛走生仲達”的笑話。從當時情景來看,在司馬昭下決心伐蜀之前,蜀將姜維還一直在邊境挑釁,而司馬氏也不積極應對。

果然,伐蜀之役的決定要打破魏蜀之間相對和平的局面,在朝廷內引發了大轟動,轉移了群臣的視線。更關鍵的是,司馬昭任用伐蜀的將領為鍾會和鄧艾,這兩人素來不和。鄧艾為久經沙城的老將,鍾會確是一名貴公子。鍾會是司馬昭的心腹,此前擔任的職務為秘書郎,是司馬氏安插在皇帝曹髦身邊的監視者。朝臣大多反對伐蜀而鍾會力挺,他早已悟到司馬昭伐蜀的真實意圖。故伐蜀之役中,司馬昭舍鄧艾而以鍾會為主將,來進行自己新一輪的博弈。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影視劇《軍師聯盟》 鍾會)

戲劇化的是,鍾會率大軍與姜維在前線僵持時,鄧艾擅自率領一支偏師出奇兵於陰平道,直取成都,立下不世之功。雖為不世之功,但搶功於鍾會也為鄧艾的悲慘結局埋下伏筆。司馬氏主導滅蜀的偉大壯舉恢復了其在朝堂內主導一切的姿態。滅蜀兩年後,司馬氏成功舉行了禪讓典禮,奪得了曹魏的皇位。

二、滅吳之役和西晉皇位之爭

最終成功實現魏晉禪代的是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被推選為世子時,就飽受非議。自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到公元265年魏帝曹奐禪讓於司馬炎為止。司馬氏三代四人作了整整16年的工作。司馬懿誅殺曹爽一黨獨攬曹魏大權,開始了擅權的道路。但真正為司馬氏打下堅實基礎且邁出禪代步伐的,乃是景王司馬師。他在位期間,清除了政權內與司馬氏不一致的聲音。但司馬師英年早逝,為了保證魏晉禪代的順利完成,他將事業託付給年長的弟弟司馬昭。司馬昭做好了禪代的全部準備工作,但在登上帝位的前一刻去世,由其長子司馬炎完成這一程序。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影視劇《軍師聯盟》 司馬氏父子)

早年,司馬昭曾將次子司馬攸過繼給哥哥司馬師。司馬昭一度曾想把皇位歸還於哥哥一系,指出天下乃是得自司馬景王之手,歸還於其一脈是必須的。他幾度差點立司馬攸為世子,但其臨終之際還是立了自己的長子司馬炎,並將司馬攸託付給司馬炎,讓其兄弟和睦相處,不要出現曹丕曹植兄弟那樣的悲劇。權力順利地過渡到司馬炎手中,本來已無疑問。但是司馬炎的長子司馬衷是個白痴,朝堂中又出現一股強大的聲音,支持齊王攸嗣位。這其中包括司馬氏的近臣賈充。

公元276年,晉武帝重病一場,賈充作為此時朝廷中的實力派,極力支持齊王司馬攸即位。但戲劇性的是,晉武帝居然大病痊癒。他病中朝局發生的動盪讓他十分警惕。他開始了一系列的政治運作。一方面,是通過各種措施壓制齊王攸的勢力。另一方面,他感受到深深的威脅,畢竟他只是承襲之君,並沒有多少實際功績,面對強大的世族官僚群體,仍顯勢弱。而立晉的一批元老,例如賈充之流對於現實政治有很大影響力。他需要通過事功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政治班底。而見效最快的,就是伐吳。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影視劇《三國演義》 賈充劇照)

晉伐吳的準備工作開始於269年羊祜出任荊州,但其只是同東吳名將陸抗作僵持。但是自武帝病癒後,西晉朝廷無疑加快了伐吳的準備。讓王濬在益州積極籌辦,建造大船,準備兩路夾擊東吳。而且進一步在東吳前線佈置自己的親信王渾、胡奮等,以及在伐吳之役重用外戚楊氏對抗強大的宗室力量。自然,朝廷在決議伐吳時,老臣賈充等激烈反對。

終於,公元280年,“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晉軍攻入建康,吳國滅亡。武帝司馬炎可以說藉此一役擺脫了承平之主的弱勢形象,有了與父祖相媲美的功勞。正所謂“大晉之興,宣帝定燕,太祖平蜀,陛下平吳,可謂功格天地,土廣三王”。但他沒想到是,他一心支持的傻兒子和外戚楊氏,最終無力操控朝政,引發了八王之亂。繼而,周邊少數民族失控,西晉短命而亡,而中國北方自此進入漫長的五胡十六國亂局中。

“弒君危機”和“權臣掣肘”,緣何成為推進三國統一的催化劑?

《虎嘯龍吟》滅吳劇照

文史君說:

三國之際,魏、蜀、吳三足鼎立。魏國因權臣司馬氏的篡權,最早亡國。但魏晉在禪代過程,經歷了司馬氏三代四人漫長的16年。其中到司馬昭時,始料不及的“弒君”事件使其陷入巨大的政治危機之中。為了擺脫這一政治危機,司馬昭啟動了伐蜀之役。而伐蜀意外的順利讓其政治聲威大振,順利禪代。而最終完成魏晉禪代的司馬炎實際無太大功勳。面對元老重臣的政治威脅,他積極進取,努力謀求事功,積極推進伐吳戰爭,最終實現天下歸一。三國時期,由於國力強弱對比和各國內部的政治變化,北方魏晉一系統一全國是歷史大勢。但無疑,其國內的政治鬥爭是這一趨勢發展重要的推動力。歷史就是如此複雜,看起來不相關的事件在細微之處往往有緊密聯繫。

參考文獻:

[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唐]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利和家族網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