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中國煤炭報刊發整版報道《戈壁灘上“花骨朵”》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媒体聚焦」中国煤炭报刊发整版报道《戈壁滩上“花骨朵”》
「媒体聚焦」中国煤炭报刊发整版报道《戈壁滩上“花骨朵”》
「媒体聚焦」中国煤炭报刊发整版报道《戈壁滩上“花骨朵”》「媒体聚焦」中国煤炭报刊发整版报道《戈壁滩上“花骨朵”》

11月14日,中國煤炭報3版整版刊發《戈壁灘上“花骨朵”》,現轉發全文。

戈壁灘上“花骨朵”

——來自河南能源塔河礦業女工文欠木·玉素甫的口述

文欠木·玉素甫/口述

本報記者 趙鵬璞 郭義偉/整理

我叫文欠木·玉素甫,來自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新疆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公司)塔河礦業榆樹嶺煤礦。 我們的礦井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茫茫戈壁灘上。 我的名字“文欠木”似乎和這裡的環境不太相符。 “文欠木”在維吾爾語裡是“花骨朵”的意思。

我在這裡度過了19個年頭,見證了塔河礦業的發展與蝶變,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老塔河的“花骨朵”:青春獻給這片戈壁

名字是父母對孩子最真切的期望。 母親給我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女兒的一生能夠像鮮花般美麗幸福。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家裡以前很窮,住的帳篷冬冷夏熱,是黨和國家為我們分配了住房,給我的家人安排了工作,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困難。 母親教導我要懂得感恩,長大後一定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高中畢業那年,聽說煤礦工資高、待遇好,我就應聘到了塔河礦業。 十幾年間,我輾轉過許多崗位,揀過矸石,看過風機,最終靠著自己的努力進入了科室,做了一名調度室監控員。

2018年,老塔河礦業陷入生存困境,被迫停產,出現了“冬季連取暖煤都沒有”的尷尬局面。 連續半年,我們每個月只能領到1000元的基本生活費。 這點工資要還房貸、車貸,供孩子上學,贍養老人,大家都覺得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到了冬季,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我們連取暖的煤都沒有。 大家想盡辦法,加蓋棉被、照小太陽、開電暖器,咬著牙挺過了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季。

2019年是我到塔河礦業的第19個年頭。 塔河礦業迎來了一個巨大轉折,這也是我人生的轉折點。

這年年初,新疆公司整合了塔河礦業。 2月的新疆天寒地凍,看到職工沒有取暖煤,新疆公司送來了滿滿十幾車煤,解決了職工的取暖問題,我們心裡感覺暖暖的。

但是,由於對新疆公司不瞭解,大部分職工還是選擇了離開塔河礦業,只有少數人留了下來。 我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我想起了母親的話: 要懂得感恩。 我在塔河礦業度過了整個青春,逐漸成長成熟起來。 我想要繼續在這裡紮根下去。

新塔河的“花骨朵”:留下是正確的選擇

然而,即使選擇了留下來,大家的情緒還是比較複雜的。 在老塔河(整合前的塔河礦業)流轉職工隊伍裡,有著不同的聲音。 老塔河的遺留問題怎麼解決? 大家的工作和崗位怎麼安排? 會不會受到歧視? 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最初,大家的思想難以統一,情緒波動很大,對老塔河有意見,對新塔河(整合後的塔河礦業)不信任,職工隊伍很不穩定。

“兄弟姐妹們,人心都是肉長的。 我知道大家養家餬口很不容易,新疆公司要養活咱們幾百名職工,養活咱們背後的幾百個家庭,更不容易。 既然大夥選擇了留下來,咱們就要團結一心,讓企業快速步入正軌,這樣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 ”塔河礦業黨委書記紀奉玉的一番話,敲碎了壓在我們心上的石頭。

但我還是有些擔心,不知自己會被安排在什麼崗位。 剛剛接管我們礦(榆樹嶺煤礦)的礦長單成方瞭解我的情況後,專門找我談話。 他說: “文欠木,你既會講普通話又會講維吾爾語,方便和職工溝通交流,調度室需要你。 ”我很興奮,終於不再擔心了。

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很快考取了監測監控證,熟練掌握了工作技能,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監控員。 我還在接受繼續教育,希望獲得大專學歷,用更好的成績回報企業的培養。

不僅是我,留下的老塔河流轉職工全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杜天全是老塔河的一名共產黨員。 塔河礦業推薦他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優秀共產黨員。 全礦只有這麼一個名額,非常珍貴。 王首君由於通曉通防技術,通過內部競聘,當上了榆樹泉煤礦通防隊負責人。 武海文安全管理經驗豐富,安全管理效果突出,被新疆公司任命為榆樹泉煤礦的副總工程師。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今年端午節,塔河礦業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給我們這些老塔河困難職工送來了生活用品。 塔河礦業還選出職工代表,專門讓他們協調溝通遺留問題。 留下來的老塔河職工實現了從最初抱著懷疑的態度到現在對新疆公司充滿了信任,從猶豫觀望到主動參與企業發展,從排斥學習到愛上學習的轉變。 這一切都是因為新疆公司用真誠關心贏得了職工信任,用實際行動溫暖感動了每個人。 我們感到很幸運,大家都覺得,留下來是正確的選擇。

是“花骨朵”也是“馬姐”:日子越來越好

我還有一個漢語名字叫“馬文琴”。 大家都親切地稱呼我為“馬姐”。 我在新老塔河變化之際,親眼見證了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

塔河礦業所屬有榆樹泉和榆樹嶺2對礦井。 新疆公司接管後,僅用5個月就拿到了2對礦井的採礦證,榆樹泉煤礦很快恢復了正常生產,榆樹嶺煤礦的基建工程也在快速推進。

那段時間,塔河礦業黨委書記紀奉玉等人經常開會到凌晨2點,會後還要準備資料,安排現場工作,白天晚上連軸轉。 前來接管的管理人員大多很年輕。 他們每天來去匆匆,加班加點地工作。 我看著都心疼,決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塔河礦業上下發生了顯著變化。 職工一改之前的頹廢消沉,個個朝氣蓬勃; 井下設備更加安全先進,巷道更加規範整潔; 礦區環境更加漂亮,新增的霓虹燈、小花園為礦區休閒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職工收入更高、生活更好,笑容也更加燦爛了。

企業發展進步了,職工生活也跟著好起來。 今年4月,接管後的第一個月,我就拿到了5600元工資。 這是我參加工作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領到這麼多錢,激動得好幾天睡不著覺,覺得日子更有盼頭了。 我暗下決心,要更加努力工作,計劃在今年年底拿到房產證,爭取再買一輛車,讓生活水平再上新臺階。

“花骨朵”的夢想: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剛參加工作時,我一心想要入黨,卻苦於沒有機會。

來到新塔河後的一天,調度室主任郭金剛看到我在翻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應知應會小冊子,就問我: “文欠木,你有沒有想過入黨? ”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想啊,可黨員都那麼優秀,我怕自己不夠資格,沒有人願意當我的介紹人。 ”郭金剛說: “黨員不分民族。 你表現得不錯,抓緊時間寫入黨申請書,我願意當你的介紹人! ”

那一刻,我激動不已,眼眶泛紅,鼻子直髮酸。 為了實現入黨的夢想,從此後我更加積極地工作,端正思想,向黨靠攏。

看到我進步得特別快,丈夫李愛國也不甘示弱,在我的督促和鼓勵下,他一口氣考取了放炮員、安全員、庫管員“三大員”證,成為塔河礦業首批證照齊全的特殊工種職工。 身邊的親戚朋友看到我們的進步,十分羨慕,紛紛向我們打聽礦上還招不招人。

古爾邦節是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 聽說新疆公司成立的11年來,每到這種重大節日,各礦井負責同志都要到少數民族職工家走訪慰問。 今年古爾邦節,紀奉玉來到我家,詢問我們夫妻的工作生活情況,叮囑我們,有困難一定要找他。 紀奉玉還給我們制定了學習計劃和職業規劃,與我們擊掌約定。

“啪——”掌聲響徹在新年裡,我和丈夫都開心地笑了。 我們相信,新的一年,一定會更加美好。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