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你的意见!凤翔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及原凤翔师范学校改造实施方案出炉!

公 告

为了积极应对全县城镇化快速推进趋势,全面破解城区“入学难”问题,优化整合我县城区教育资源,合理改造、充分利用好原凤翔师范学校,促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凤翔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凤翔县“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城区教育现状、发展方向、学位需求等基础上,县教体局起草了《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及原凤翔师范学校改造实施方案》,现面向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一、意见征集时间:2019年11月14日至11月18日

二、意见征集范围:全县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

三、意见反馈方式:意见可通过书面、电话及网络方式反馈至凤翔县教育体育局。

书面意见报送地址:凤翔县教育体育局教育股

电话:0917-72115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挚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凤翔县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13日

城区学校布局调整

及原凤翔师范学校改造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全县城镇化快速推进趋势,优化整合我县城区教育资源,合理改造、充分利用好原凤翔师范学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全面破解城区“入学难”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系统构建新时代凤翔教育发展良性架构,根据《凤翔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凤翔县“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城区教育现状、发展方向、学位需求等基础上,拟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及原凤翔师范学校改造工作,现就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初中学校23所(含11所九年制学校),在校人数9557人,城区4所初中学校(竞存中学、纸坊中学、城关中学、石家营学校)在校人数4962人,占到全县的51.9%;小学67所,在校人数21179人,城区7所小学(东关逸夫小学、儒林小学、西街小学、关中小学、铁丰小学、雍城小学、石家营小学)在校人数11154人,占到全县的52.6%,有分校区2个(儒林小学南关校区、东关逸夫小学凤翔师范校区、城北校区)。

全县2017年幼儿园在园人数12158人,其中城区在园幼儿4184人,2018年幼儿园在园人数12369人,其中城区在园幼儿4910人,2019年幼儿园在园人数12897人,其中城区在园幼儿5210人,城区每年新增幼儿500人左右。

2017年秋季城区义务段人数为13764人(小学9177人、初中4587人),2018年秋季城区义务段就读人数为14586人(小学9871人、初中4715人),2019年秋季城区义务段就读人数为16116人(小学11154人、初中4962人)。2018年比2017年城区就读人数增加822人(小学694人,初中128人),2019年比2018年城区就读人数增加1530人(小学1283人,初中247人)。综合对比,每年城区学生人数将增加1000人左右(小学700人、初中300人)。

2019年全县在园幼儿平均每个年级4300人,小学平均每个年级3500人,初中每个年级3200人,幼儿园升小学每年增加800人,小学升初中每年增加300人,学生人数呈大幅增长态势。加之随着二孩政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按照目前新增学生60%左右进城就学的比例测算,预计城区小学每年净增加500人左右,初中净增加200人左右。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未来几年,城区小学人数将达到14500人,初中将达到6000人。

(一)各校学生现状与后期预估

竞存中学现有教室38个,学生2218人,教室已全部投入使用。预计后期将开设42个班,学生将达到2100人。

纸坊中学现有教室38个,学生1187人,34个教室投入使用。预计后期将开设36个班,学生将达到1800人。

城关中学现有教室46个,学生1390人,24个教室投入使用。预计后期将开设42个班,学生将达到2100人。

石家营学校现有教室27个,学生167人,计划撤并至城关中学。

东关逸夫小学现有教室36个,学生4043人,现包括凤师校区、城北校区及校本部共开设53个班。预计后期将开设90个班,学生将达到4500人。

儒林小学现有教室36个,学生2225人,六年级7个班432人在城关中学就读,五年级418人在南关校区就读,其余1375名学生在本校就读。预计后期将开设40个班,学生将达到2000人。

西街小学现有教室30个,学生2405人,六年级5个班384人在城关中学就读,其余2024名学生在本校就读。预计后期将开设40个班,学生将达到2000人。

铁丰小学现有教室20个,学生1085人,六年级4个班204人在纸坊中学就读,其余881名学生在本校就读。预计后期将开设25个班,学生将达到1250人。

关中小学现有教室12个,学生485人,11个教室投入使用。预计后期将开设25个班,学生将达到1250人。

雍城小学现有教室36个,学生729人。预计后期将开设40个班,学生将达到2000人。

石家营小学现有教室6个,学生174人。预计后期将开设30个班,学生将达到1500人。

总体分析,城区小学学生现有11154人,中学学生现有4962人。预计后期城区小学人数将达到14500人,中学将达到6000人。

(二)布局不合理的突出表现

1.初中:竞存中学与纸坊中学相距较近,且偏北,县城中区及南区学生路途较远,东区学生与纸坊中学学区重叠,致使竞存中学学位压力较大,纸坊中学生源无法保证,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2.小学:

东关逸夫小学学区较大,辐射范围占据县城近1/3,加之近年来,该范围内居住户猛增至7750户,仅2018、2019年度朝阳居、育才小区、凤钛名苑、华阳小区等新增住户2000余户,预计学生就学需求在600-800人,学位容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增长需求,学校已严重超负荷运行,大班额、多校区,家长意见大,管理困难。

西街小学及雍城小学周边新增揽胜苑、凤泉花园A、B、C区,住户达3769户,潜在新增就学人数在1200人左右,城西仅有西街小学和雍城小学,根本满足不了就学需求。

关中小学区域附近有长青园、万和家园、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户达5336户,就学人数在2000人左右,关中小学现在处于超负荷运转,且关中小学无扩建空间,急需新建小学化解就学矛盾。

石家营学校周边按照县城建设规划,属高新区的核心区,是潜在的城区商品房建设区域。按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董家河、汉封区域学校撤并后,学生将大量进入石家营区域就读,石家营区域亟待建设一所高标准小学,满足就学需求。

今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学生进城就学人数猛增,仅本学期城区义务段就新增1530人(小学1283人,初中247人),导致儒林小学、西街小学、铁丰小学、关中小学就学压力巨大,城区小学学位严重不足。

二、调整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结合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兼顾人口聚集趋势,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合理布局学校,以利于教育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2.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坚持与城区教育需求实际紧密结合,结合长远发展趋势,在办好现有中小学的同时,对教育布局进行部分调整,并为未来发预留足够空间,全面破解城区大班额等问题。

3.规范办学,控制规模。科学控制学校办学规模,起始年级每班不得超过50人。在学校布局调整具体实施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三、调整方案

1.在原凤翔师范学校改建设立凤翔师范附属中学,设置42个班,容纳学生2100人。

2.教研室、考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搬迁至改建后的原凤翔师范学校,组建“凤翔县教育中心”,教体局机关搬迁至青少年活动中心。

3.在原竞存中学校址设立完全小学,设置54个班,容纳学生2700人,东关逸夫小学恢复完全小学,设置36个班,容纳学生1800人。

4.县特殊教育学校搬迁至城北小学,撤销东关逸夫小学城北校区,铁丰小学恢复完全小学,设置25个班,容纳学生1250人。

5.西街小学恢复完全小学,设置40个班,容纳学生2000人,儒林小学在校本部设1-5年级,在南关小学设6年级,共40个班,容纳学生2000人。

6.城关中学恢复完全初级中学,设置42个班,容纳学生2100人。

7.启动“凤翔县高新教育小区”建设,利用石家营中学、教师进校、石家营小学原址,改建一所高标准完全小学和一至两所高标准幼儿园。

8.在凤凰泉以北新建保障房配建小学一所,将关中小学整体搬迁至新建小学。

9.撤并石家营中学至城关中学,撤销石家营小学,新建高标准石家营小学。

10.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办法》,凡新建小区1500户以上规划建设幼儿园,3000户以上规划建设小学、幼儿园,学校、幼儿园建设规划一并纳入小区规划之中,并逐步实施建设工作。

四、推进计划

1.第一阶段(2020年)任务:

⑴到2020年6月底,原凤翔师范学校改造工程竣工;完成教研室、考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向原凤翔师范学校搬迁工作,组建“凤翔县教育中心”;教体局机关搬迁至青少年活动中心。

⑵到2020年8月底,竞存中学搬迁至改建后的原凤翔师范学校,设置42个班,容纳学生2100人;原竞存中学设立完全小学,设置54个班,容纳学生2700人;东关逸夫小学校本部恢复完全小学,设置36个班,容纳学生1800人;县特殊教育学校搬迁至城北小学,铁丰小学恢复完全小学,设置25个班,容纳学生1250人;儒林小学在校本部设1-5年级,在南关小学设6年级,共40个班,容纳学生2000人;西街小学设1-6年级,40个班,容纳学生2000人;城关中学恢复为初级中学,设置42个班,容纳学生2100人;

2.第二阶段(2021年)任务:

2021年底之前,撤销石家营中学初中部并到城关中学,小学部并到石家营小学;启动“凤翔县高新教育小区”建设,利用石家营中学、教师进校、石家营小学原址,改建一所高标准完全小学和一至两所高标准幼儿园;

3.第三阶段(2022年)任务:

2022年底之前在凤凰泉以北新建高标准小学一所,将关中小学整体搬迁至新建小学。

原凤翔师范学校改造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改建背景

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位于凤翔县秦凤路6号,学校始建于1902年,时为凤翔府中学堂;1905年,附设师范传习所;1912年,改名为陕西省立二中;1934年更名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1949年后改名为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2003年,与6所市属中专合并组建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8月凤翔师范分校师生全部搬迁至宝鸡校区。学校建校距今已有117年历史。

2018年11月9日,市长惠进才主持召开了第1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资产处置有关事宜。会议确定原则同意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土地及地面房产和附属设施整体转让给凤翔县政府,用于凤翔师范附属学校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规划,整合资源。对原凤翔师范学校内部教育资源在详细摸底的基础上,坚持学校和教育教学管理单位、校外活动中心有机整合的理念,充分发挥原凤翔师范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打造有机整合、高效利用的教育资源新生态。

二是高点定位,分步实施。立足于打造名校的目标,坚持超前规划、高点定位、科学设计、精心改造、分步实施,努力在3-5年之内,打造一所文化底蕴与现代气息相辉映、硬件设施与校园环境相协调且兼具教育发展中心功能的现代化学校。

三是稳妥推进,确保稳定。在改建过程中,把质量和品质放在首位,做细做实调研、论证、检测等前期工作,确保现有建筑物的安全等级达到办学标准,确保改造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稳妥实施学校搬迁工作,确保师生、家长稳定。

三、规划改造方案

规划将原凤翔师范学校划分为附属学校、教育中心、住宅小区三大功能板块,相互隔离、独立设置区域。

(一)附属学校(竞存中学)

计划将凤翔县竞存中学搬迁至改建后的附属学校。设置教学班42个,每班50人,容纳学生2100人,教职工160人。保持现有校门(西门)建筑结构不变,进行外立面提升改造,顶部树立学校标识。将原教学楼改造设置42个普通教室,将原阶梯教室改建为大会议室,将图书馆东侧的文化长廊进行改造提升,用于校园文化宣传和展示。将原有的书香园、励志园、植物园重新进行布局设计,满足学生晨读、课间活动和课外生态研学活动需求。将原实验楼改造设置为12个普通教室及部室。将原艺术楼改造为多功能室、舞蹈室、校园电视台、计算机教室等功能性部室。将图书馆、操场按照相关标准改造为现代化图书馆、操场,满足教学需求。将1号、2号办公楼改建为学校处室、教师办公室及学生宿舍。将原四合院改建为凤师校史馆和学校校史馆,保护文庙遗址,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用于“百年凤翔师范、西府教师摇篮”文化精神传承、研讨、交流活动场所。改造原礼堂,用于室内集会、演出活动。拆除学生灶和厦房,场地用于设置师生活动区域。改建原教工餐厅,一楼为学校教职工餐厅,二楼为教学成果展览、大型书画展等文化活动展厅。

(二)教育中心

1.将3#公寓楼一楼改造为凤翔县教体局教育财务管理中心办公场所;

2.将3#公寓楼2-5楼改造为凤翔县教体局教学研究室办公场所;

3.将东南角2层楼房改造为凤翔县考试管理中心办公场所;改造浴室1楼作为考试指挥中心(视频会议室);浴室2楼为试卷保密室;改造开水锅炉房作为综合办公室(招生咨询大厅)。

4.将艺术楼副楼及琴楼改造为凤翔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办公及活动场地。

投稿请发至县委宣传部信息与传媒组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