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聯動 抗旱促秋種

當前是全市秋收、秋種、秋管的關鍵時段,連日來持續乾旱天氣,對秋種造成影響。蕪湖市高度關注旱情發展,多部門聯動,及時開展抗大旱促秋收秋種工作。

據市氣象部門最新信息,截至11月6日,全市降水較歷史同期平均偏少7成以上;最新土壤墒情評估顯示,我市大部地區處於重旱狀態。氣象預報11月上中旬我市降水仍較常年偏少2成以上,乾旱將持續發展,預計初霜出現時間較常年偏晚。秋種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已經出現重度以上氣象乾旱且無緩解跡象。

針對當前我市十分嚴峻的旱情形勢,10月25日,我市啟動抗旱3級響應,逐日瞭解和統計上報旱情和秋種進度,統籌協調秋種工作。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兩個抗大旱促秋種督查指導組,分赴各縣區開展旱情調研,督查各地抗大旱促秋種開展情況。11月1日,市農業農村局印發《2019 年秋種抗旱救災技術指導意見》,對油菜、小麥、蔬菜、果樹等作物抗旱救災工作提出具體的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細化方案,切實抓好抗大旱促秋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市及各縣區成立了技術指導組16個,組織農技人員80餘人,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指導秋種工作150餘人次,指導抗旱秋種面積42.5萬畝。

為提高在田作物抗災力,我市多措並舉,通過開展人工造墒播種、培育壯苗提高抗逆性等措施,保證秋種質量。對沒有水源已出苗的田塊,採取葉面噴施抗旱劑保苗,全市使用抗旱藥劑面積21.2萬畝,有效緩解了旱情。

我市還繼續實施“壓麥擴油”政策,進一步調優種植結構,發揮油菜主產區的優勢,增加油料供應,優質“雙低”品種種植面積達90%以上。此外,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開展創意秋種,對創意種植進行資金扶持,在南陵縣煙墩鎮靄裡村和三山區峨橋鎮響水澗風景區,種植油菜圖案、文字,並在無為縣布點實施菜油兩用油菜種植示範。

同時,農業、氣象、水利部門積極聯動,農業和氣象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及時交流和研判旱情形勢。各部門明確分工,氣象部門及時分析秋收、秋種期間氣候形勢,發佈預報,指導全市抗旱工作,開展人工增雨作業。農業部門對秋種及秋糧生產做好方案制定、技術培訓、示範引導,密切關注天氣形勢,研究對策,保障秋種順利進行。水利部門及時安排水源調劑,在確保人畜飲用水的基礎上,通過開閘引水、攔河築壩、機械抽水等手段,及時滿足秋種用水需要,有力保障秋種開展。

(蕪湖日報記者 承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