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想來城裡上學,能不能住你家”“還是租房住吧”

生活上,親情是很重要的,人人都離不開親情。很多時候當自己有困難,親人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你的人,就好比雪中送炭的人,久旱逢甘露,他們可以說是自己的及時雨,讓你儘可能得到幫助。但是有時候親人也會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當他們沒有幫助到你的時候,你也應該給予理解之心。

“我孩子想來城裡上學,能不能住你家”“還是租房住吧”

康康是一個出生在農村的孩子,他的父親是在水泥廠裡工作的普通工人,母親是在一間學校裡當煮飯阿姨,倆人工資加起來才五六千塊。康康還有一個妹妹和弟弟,康康從小就很懂事,他經常會幫父母做家務活,減輕父母的負擔,過年的時候也很少要求父母給他買新衣服。學習上也特別勤奮,每個學期都能拿獎,是個真正品學兼優的孩子。

康康從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求學之路也是非常順利的。康康到了高中以後,可能英語有偏科了,成績沒有初中那麼好了。班主任也幾次找過康康談話,康康也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了。然後他很努力地去學習英語,在高考中,他英語終於有所提高了,也順利地考進了城裡的大學。

因為要準備上大學了,康康不想住在學校裡面。而且剛好叔叔的家也在康康學校的附近,然後康康就跟家人商量——能不能去叔叔家住一段時間。但是父母又想到會不會麻煩到叔叔家呢,猶豫了好幾天,但又想到如果康康能住在叔叔家的話,就可以剩下些住宿費了,這樣也挺好的。

“我孩子想來城裡上學,能不能住你家”“還是租房住吧”

於是臨近開學的時候,康康父母打電話給康康叔叔。打了好幾次沒有人接聽,覺得他們應該在忙吧,所以沒時間聽電話。到了晚上,康康父母也給康康叔叔打去了電話,終於有人接聽了。接聽的人是弟媳婦,倆人在對話裡說了幾句客套話,然後康康母親就進入了主題,直接問:“弟媳,我孩子想來城裡上學,能不能住你家。”“這樣子呀,現在屋子裡只有兩間房間了,而且我父母也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了。”“噢!他們不會住多久吧!”“應該挺久的。你還是租房住吧。”“哦,那好吧!”

掛了電話之後,康康母親表現得有些失落。康康又挺著急地問:“媽,叔叔怎麼說?”“不是你叔叔接的電話,是你嬸嬸接的電話。”“那怎麼樣了?”“他們家裡可能沒有空房間了,你就不要去他們家裡住了吧。”“但是媽,我不想住學校的宿舍。”“那也沒有辦法呀,你只能住學校的宿舍了。”“好吧!”康康覺得很失望,但是沒辦法,畢竟別人已經拒絕了,也不好說些什麼。

開學後,無論康康是多麼的不願意,還是得住進學校的宿舍裡。康康父母看到康康不太開心,也很難為情。

“我孩子想來城裡上學,能不能住你家”“還是租房住吧”

情感寄語:也許你會想到,當沒有得到親人的幫助時,你會覺得世間人情淡薄。但是你也要明白有句話叫: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或許別人真的是想幫你,倒是因為某些很湊巧的原因,別人也愛莫能助。自己就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其實對於學生住宿方面,這都是很細小的事情,應該看開一點,總有辦法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