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保養必知要點!注意這些輪胎問題,減少愛車損耗

時常聽老司機說,在冬天和夏天的保養方式和內容稍微有些不同。看似麻煩的操作,為的是讓汽車進入更好的工作狀態。不僅是在機械部分的養護需要改變,在車輛接觸地面的部分,也就是輪胎同樣需要進入冬季模式。那究竟什麼才是輪胎養護的冬季模式?

輪胎也分季節?

入冬保養必知要點!注意這些輪胎問題,減少愛車損耗

不僅衣服有按季節分,連輪胎也有相似的分類,不過要更加細緻些。一般來說,輪胎分為夏季胎、冬季胎、雪地胎以及全季節輪胎。顧名思義,夏季胎自然是適合炎熱高溫的地區使用。但實際上,我們常用的輪胎就是夏季胎。它們的特點是輪胎表面花紋較淺,但紋路之間的導水槽較深,有助於快速排水增加抓地力。不過,夏季胎的弱點則在於氣溫。當氣溫低於7℃時,橡膠會由於氣溫低而僵硬從而減少了摩擦力。

除了夏季胎,裝車量同樣大的應該就要數全天候輪胎。儘管叫做全天候,可實際上應該稱為全季節比較準確。這是一種兼顧了夏季胎排水能力和與燃油效率優點,同時也融入了冬季胎的橡膠柔軟,胎面紋路也有特別的凹槽增加抓地力。一般來說,倘若不是氣溫低至路面積雪、結冰等狀況,全季胎都能應付。

胎壓過高有哪些危害?

入冬保養必知要點!注意這些輪胎問題,減少愛車損耗

a、輪胎的摩擦力、附著力就會降低,影響制動效果;

b、導致方向盤震動、跑偏,使行駛的舒適性降低;

c、加速輪胎胎面中央的花紋局部磨損,使輪胎壽命下降;

d、車身的震動變大,間接會影響到其他零部件的壽命;

e、會使輪胎簾線受到過度的伸張變形,胎體彈性下降,使汽車在行駛中受到的負荷增大;

f、並使耐軋性能下降。當遇到路面的釘子、玻璃等尖銳物體時,很容易扎入胎內,衝擊會產生內裂和爆破,造成爆胎。

胎壓過低有哪些危害?

入冬保養必知要點!注意這些輪胎問題,減少愛車損耗

a、與路面的摩擦係數便會增大,油耗上升;

b、造成方向盤很沉,易跑偏等不利駕乘安全的因素;

c、使輪胎各部位的運動量增大,過度的碾壓造成輪胎的異常發熱;

d、使得簾線以及橡膠的功能降低,引發脫層或者簾線折斷與輪輞之間產生過度的摩擦造成胎圈部位損傷,異常磨損;

e、輪胎與地面的摩擦成倍增加,胎溫急劇升高,輪胎變軟,強度急劇下降。車輛高速行駛,就可能導致爆胎;

f、胎壓過低會使胎體變形增大,胎側容易出現裂口,同時產生屈撓運動,導致過度發熱,促使橡膠老化,簾布層疲勞,簾線折斷,還會使輪胎接地面積增大,加速胎肩磨損。

怎麼調整胎壓?

入冬保養必知要點!注意這些輪胎問題,減少愛車損耗

1、正常汽車胎壓:

根據國際GBT2978-2008標準的規定和要求:

標準型輪胎:2.4-2.5bar;

增強型輪胎:2.8-2.9bar;

最高氣壓:不應大於3.5bar。

2、夏天汽車胎壓: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夏天車子露天停放,氣壓一般可以比標準低0.1bar左右,以免高溫爆胎。

3,冬季汽車胎壓: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0.2bar左右。

冬季是否需要更換輪胎?

入冬保養必知要點!注意這些輪胎問題,減少愛車損耗

1、如果是常年冰雪的地區,當平均溫度低於4度時,就應該更換雪地胎了,因為四季胎在冬季會變得較硬,摩擦係數降低,在低於攝氏4度時,胎質會發生變化,質地變硬,從而影響輪胎的抓地力和磨耗性能,所以,建議一般在攝氏4度可以開始更換冬季胎,以保障行車的安全。

2、如果是南方區域,或者冰雪天氣較少的區域,就沒有更換雪地胎的必要,四季胎就足夠,但是如果要出行,當行車環境有冰雪,或者需要行駛到有冰雪的區域時就一定要更換雪地胎。

總結: 在西方發達國家冬天必須使用雪地胎,已經成為了法律規定。不僅是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他人的安全。給大家的建議是:更換雪地胎,不僅是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他人的安全,提高安全駕駛意識從自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