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麒麟區沿江街道通過打好“拆改建”組合拳,做靚做優城郊,走好“農旅文”融合路,做特做美農村,著力營造“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

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堅持規劃引領,規範農村房屋建設,重拳出擊違法違章建築,打擊遏制私達亂建現象,加快建設一批外觀美、檔次高、有特色的新農村,讓農民“住得進、住得起、住得好”。累計拆除違法違規建築14824.39平方米。2017年至2019年投資1.59億元,建蓋農民新居562套,其中完成“四類對象”危房改造95戶(拆除重建41戶、加固改造54套)。投資31萬元,對集鎮破損路面進行修補,投資50萬元完善新圩、大龍等村的基礎設施,提升集鎮和村莊“顏值”。

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抓好“垃圾、汙水、廁所”整治,做好“三清兩改一提升”,推動村莊清潔。今年以來,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消除黑臭水體,實施糞河治理,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水衝式公廁8座,在新村預留綠化帶內、老村道路兩邊和閒置空地等開展義務植樹2萬株。整治佔道經營、亂擺亂放、亂貼亂畫、亂排亂倒等不文明行為1400餘起,開展義務清掃保潔10800餘人次,治理重點區域衛生死角12件,清除垃圾50餘噸,打撈水上漂浮物15噸,農村面貌明顯改善。


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麒麟區沿江街道:做靚做優城郊 做特做美農村

建立街道、村(社區)、村(組)和保潔員為監管責任人的四級監管機制,制定實用管用的村規民約和制度,實行分塊到戶,責任到人、掛牌監督,以“兩汙”治理為重點,採取“戶分類—村收集—街道清運中轉處置”的模式處理農村垃圾。同時黨員幹部帶頭,發動群眾清理打撈江河漂浮物、河流周邊汙染物,作好水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