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在電視劇《潛伏》中,有這樣一段劇情:看到作為接頭暗號的《師陀文集》被掛出後,餘則成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因為他知道叛徒袁佩林身份已確認。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潛伏》劇照

然而就是作為街頭暗號的《師陀文集》,卻是作者犯下的一個歷史錯誤。儘管師陀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已經在文壇享有盛名,但當時所用的並非“師陀”這個筆名,更沒有出過文集。

師陀,1910年出生於河南省杞縣化寨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原名王長簡。師陀5歲開始入私塾讀書,整日背誦四書五經。而童年時期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祖母。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師陀

他的祖母總是給他講一些民間傳說故事,不過師陀卻能聽出不同的感悟:故事中不管有生命沒生命的東西,到時候都會出來救助苦難的人。某種程度上,師陀從小就具有了一種正義感:同情弱者,憎惡欺凌者。並且,師陀小時候還經常捱打,據他回憶:“哥哥打我,母親打我,比我大的孩子也打我。”童年時期的師陀,便已具備了作家的潛質。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民國老照片(與內文人物無關)

1931年秋,高中畢業的師陀去北平謀生路。“九▪一八”事變發生,他與同學一起參加了當時的“反帝大同盟”組織,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同年11月,他在丁玲主編的《北斗》雜誌上發表了《請願正篇》,歌頌學生的抗日愛國熱情。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九▪一八事變

1932年7月,師陀因父親去世,回到老家河南辦理喪事。之後,又輾轉流離山東等地。最難的時候,師陀身上只有一塊錢,每天兩碗米粉,肚子餓得咕咕叫,愣是撐了三天。但依然想著自己的文學創作。

1936年5月,師陀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谷》寫就,作品深切地表現了北方農村的衰微,收入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北方農村

同年夏,師陀到達上海,由於住在小旅館裡房租太貴,朋友就建議他到虹口公園後面的體育會支路,那裡有許多的空房子。因難以忍受給日本人行脫帽禮,師陀住了一段時日便搬出。這一年的10月份,師陀還參加了魯迅的守靈和送殯活動。看著幾萬人的送行隊伍將魯迅安置在萬國公墓,師陀更多體會到的,是一個作家身上沉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魯迅葬禮

隨後的日子裡,師陀不間斷的寫作,出版了散文集《黃花苔》《江湖集》,短篇小說集《落日光》《無名氏》等。

1940年至1947年,師陀任蘇聯上海廣播電臺文學編輯。《果園城記》的大部分寫於這個期間,這部以淒涼而溫暖的回憶筆調,寫一個小城的歷史及各種小人物的命運的小說,成了師陀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師陀雖身在“孤島”,卻心繫全國。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抗戰時期的上海

同時,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果園城記》1946年5月上海出版公司出版時,署名“師陀”,而之前,師陀一直是以“蘆焚”筆名行世,《潛伏》的故事背景則設定在1945年。另一方面,從師陀在1945年前的作品來看,他有小說集、散文集,並沒有“文集”。關於師陀的“集”,較為系統的是2004年劉增傑編校的《師陀全集》。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師陀全集》

《師陀文集》可能只是《潛伏》作者的美好虛構,除了出於對師陀於那個時代影響的敬重外,對我們來說,更是得以瞭解到那個一度曾被人遺忘的偉大作家。

認識師陀,從《潛伏》一錯誤開始:接頭暗號《師陀文集》他沒寫過

《潛伏》劇照

說回師陀,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上海出版公司總編輯、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60年代初期,他又專注於歷史小說和歷史劇的創作。1988年,見證和書寫了中國歲月的師陀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