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夢裡水鄉還復來

洪湖:夢裡水鄉還復來

平原湖區森林康養基地。

洪湖:夢裡水鄉還復來

義務植樹現場。

洪湖:夢裡水鄉還復來

洪湖溼地荷花飄香。

洪湖:夢裡水鄉還復來

龍口鎮高橋段長江防護林工程建設。

洪湖:夢裡水鄉還復來

江灘公園。

近年來,洪湖市委、市政府將造林綠化作為改善縣域投資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推進美麗洪湖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森林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全市現有林地面積79.2萬畝,森林覆蓋率21.6%,森林蓄積量達261.9萬立方米,林業產值達82億元。

全域綠化織密森林網格

鼓勵市場主體承租長江和東荊河洲灘低產蘆葦地、季節性淹水的農用地、地勢低窪的難利用地、廢棄建材廠和砂碼頭開展造林綠化,先後在長江外灘興建了多個萬畝工業原料林基地,推進江灘復綠。

結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市場化運作,在骨幹溝渠採取“林水結合”模式營造生態商品兼用林,近3年實施“林水結合”造林2.7萬畝;連片打造村級林網示範片,近3年共植樹240多萬株,控制農田面積達80萬畝,實現溝渠覆綠。

結合“暢安舒美”工程在仙洪線、臺小線、鹹合線等開展高標準通道綠化,每邊各建寬30米和20米的通道寬林帶,打造生態景觀長廊。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將綠化、美化、村莊防護和鄉村旅遊、果木經濟林等產業發展相結合,每年打造一批綠色鄉村。

在城區大力開展生態廊道、主幹道綠化和休閒公園、小遊園建設,推進拆牆透綠、拆違建綠和生態停車場改造,城區面貌不斷改善。全域開展省級綠色森林城鎮創建活動,開展高標準集鎮綠化。

科學施策維護森林健康

遵循適地適樹原則,綜合考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優先使用鄉土喬木樹種,如重陽木、烏桕等,大量使用生態、商品兼用型樹種如水杉、池杉,全市樹種結構明顯改善。

根據立地條件和各地實際科學規劃,洲灘荒地以營造速生用材林為主,骨幹溝渠和農田林網以建設防護林為主,通道綠化兼顧生態防護效益和景觀效益。村莊前面栽植村莊防護林,村莊後面栽植果木經濟林。

強化苗圃管理和苗木檢疫管理,堅持大苗、壯苗、健康苗造林,城區綠化苗木胸徑在6釐米以上,嚴格控制大樹進城。

認真開展林地執法檢查,依法查處違法使用林地行為。嚴厲打擊毀壞幼林、濫砍亂伐林木、濫捕亂獵野生動物等行為,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

多產融合發展林業經濟

結合鄉村旅遊在全市大力開展休閒、觀光林業建設,在老灣回族鄉珂里灣村、烏林鎮李橋村和烏林村、濱湖金灣漁場、峰口鎮塘嘴村、瞿家灣鎮陳灣村等地按照不同主題打造鄉村旅遊景點。

在村莊周邊、房前屋後、魚池四周栽植黃桃、紅心柚、桔子等果木經濟林,結合綠化、美化、香化,連片開發農家樂、採摘園,在大沙湖管理區東河辦事處、大同湖管理區海溝辦事處等地打造了一批森林農莊。

以企業為龍頭,在萬全、大沙、燕窩等鄉鎮區建成了總面積超過10000畝的園林花卉苗木生產基地,年出圃綠化苗木500多萬株,年產值近2億元,為全市森林城市建設打下充足的物質基礎。

全民動員弘揚生態文明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及時播報動態。組織創森科普進公園、進校園、進小區活動和保護野生動物、創建森林城市、愛鳥周等“萬人簽名”活動,營造“創森”氛圍。

不斷創新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形式,每年建設一批義務植樹示範基地;堅持積極組織單位、社會團體、工商企業和個人開展集鎮綠地認建、認養活動,每年建設一批主題林。今年3月12日還組織了30萬人共同義務植樹活動。

先後啟動了“市花”“市樹”評選活動,得到市民積極響應和踴躍參與,確定荷花為市花,重陽木和水杉為市樹,並在國土綠化中廣泛應用。

開展了新一輪古樹名木調查,對樹齡達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進行了重新掛牌,明確了管護人和管護經費,對樹齡50年以上的大樹進行了登記造冊,派出專班定期開展巡視管護。

推進生態文明科普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進機關,全面提升“創森”工作知曉率與全民“創森”的參與率。目前,全市“創森”知曉率與參與率均達95%以上。

持續發力強化森林管理

綠滿荊楚行動開展以來,政府整合投入林業建設的資金1億元以上。2018年洪湖市政府統籌投入林業生態建設的資金達到24億元。同時,通過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投入,利用有限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造林綠化。

城區先後修建了江灘公園、長渠公園、荷花廣場等生態公園和休閒綠地,充分融入休閒觀光、健身娛樂、森林康養、生態旅遊等元素,均免費向公眾開放,最大限度讓市民享受生態建設成果。

認真落實林木禁伐期制度,全市將年度採伐計劃下調30%,並認真落實採伐跡地更新還林制度,有力地推動了跡地還林。

水鄉覆新綠,創森正當時。勤勞智慧的洪湖兒女,正以前所未有的大氣魄,大手筆描繪平原水網湖區特色的“綠色洪湖”美景,傾力書寫打造生態洪湖、構建夢裡水鄉的壯麗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