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復旦!“產學研”齊頭並進!


你是否可以想象,未來某一天,醫院間的檢查結果可以互通,換了一家醫院後,不會被要求再抽一次血;每一條新聞都可以追蹤到源頭以及傳播過程每一環節的改動,謠言、洗稿無處遁形……


區塊鏈技術普及後,這些願景也許都能實現。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一夜之間,“區塊鏈”再度成為熱詞。


區塊鏈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區塊鏈?誰在研究區塊鏈?


一項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出、落地應用、形成產業鏈需要長期的培育過程,在“區塊鏈”進入大眾視野之前,其實已經有不少復旦人在這片領域裡默默耕耘了很久……

基礎研究:

致力於解決安全與效率問題


“密碼學是區塊鏈技術的地基,沒有密碼學就沒有區塊鏈。”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闞海斌這樣解釋。


早在2013年,當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在國內尚屬處女地時,長期從事密碼學研究的闞海斌團隊就洞悉到了這一前沿技術的巨大價值。


他用“一群人共同記帳”的比喻來解釋區塊鏈技術:“每個人都有一個賬本,每個人同時記錄下所有的事情,如果有人記錄錯誤或者想要修改,對比之下,立刻就能被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技術的一個主要特點——“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就得以實現。


“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特質是去中心化”,闞海斌舉例解釋道,“目前,線上支付都需要通過支付寶、微信等中介,應用區塊鏈技術後,雙方可以直接支付,不再需要第三方了。”對中介的依賴減少了,中介帶來的不安全性也就被大大削弱了。

區塊鏈在復旦!“產學研”齊頭並進!

闞海斌

在他看來,安全和效率是區塊鏈底層技術需要突破的兩大難點,解決安全性問題是他和他的團隊近年來的主攻方向。在深厚的密碼學、編碼理論、算法與計算複雜性等研究基礎上,他們將屬性密碼、零知識證明、安全多方計算等密碼學技術,與區塊鏈深度融合,為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不斷“添磚加瓦”,開發了基於屬性密碼的去中心化授權認證平臺、新聞溯源、基於區塊鏈的學歷認證、基於區塊鏈的跨校選課平臺,正在開發基於區塊鏈與屬性密碼的數據安全共享交換平臺等,這些成果均申請了相關的專利與軟件著作權。與此同時,他們在區塊鏈領域獲得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重點項目,上海市科委與經信委項目、及一些企業橫向項目的支持,近三年獲得項目經費2000多萬元,申請了35個專利,獲得了多個軟件著作權,參與了國際與國家的標準制定,併成功申請獲批上海區塊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區塊鏈技術測試認證服務平臺。

區塊鏈在復旦!“產學研”齊頭並進!

鄭立榮


除闞海斌教授團隊外,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鄭立榮教授團隊也在“啃”著底層技術的難點,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區塊鏈技術的效率問題。


所謂效率問題,是“分佈式賬本”帶來的“副作用”,因為每更新一個區塊,成千上萬個節點要同步記錄,這個同步過程的計算效率比較低,滿足不了現實需要,鄭立榮團隊提出併發起的“柔性共鏈”技術正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


“‘柔性’是相對於現有區塊鏈系統在塊鏈結構、區塊生成、共識機制、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固化而言的”,鄭立榮團隊成員、通信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凌力解釋道,“柔性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因需而變,更好地適應應用需求、適配個性要求。”這一技術對分佈式架構和計算資源進行了優化設計,從而巧妙地解決了分佈式計算中,節點間信任和計算效率之間矛盾。


更多的底層技術研究成果還棲身於實驗室中,有待於探索和完善,比如闞海斌團隊持續研究的零知識證明、安全多方計算等技術,這些“離應用有點遠”的技術,在強化基礎研究,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撐方面,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區塊鏈技術的基礎研究工作方興未艾,“厚積薄發是我們的優勢,未來還有很多技術難點需要努力攻克。”闞海斌說。

產業應用:

多學科多團隊參與,百花齊放

底層技術研究需要攻克系列難點,成熟技術的應用也面臨著一些制約。

區塊鏈在復旦!“產學研”齊頭並進!

上海區塊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據闞海斌教授的學生、上海區塊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技術專家劉百祥介紹,供應鏈管理、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教育、公益、安監等均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對研究者的綜合視野和產業行業經驗有極高要求,當前,複合型人才的缺乏成為技術落地的一個“絆腳石”。

“充分利用復旦大學的綜合優勢,融合多領域,聯合各行業,是攻克這一難關的根本方法,也是復旦區塊鏈研究的發展方向。”劉百祥說。


除了基礎研究以外,探索技術的應用場景是闞海斌團隊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和華虹計通正在研究的區塊鏈安全監管物品供應鏈數據服務平臺就是將這門技術應用於政務領域的嘗試。“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共享和訪問控制技術,各級機構在獲得授權後才能利用,確保安全監管物品數據安全,防止數據被濫用和洩密。”劉百祥說。另外,基於區塊鏈的上海跨校輔修平臺也在逐步成型,基於“分佈式賬本”的特性,每所參與高校都是一個節點,每個節點的課程成績都輸入在系統裡,其他節點同時保存記錄,不可篡改,同時還使學生學習經歷在鏈上傳遞和確認,終身電子學習檔案記錄、轉移、交換、認證模式已在探索中。

區塊鏈在復旦!“產學研”齊頭並進!

鄭立榮團隊在實驗室開組會

鄭立榮團隊也在探索著更多的應用場景。2017年,他們將區塊鏈與物聯網這一前沿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聯合中信信息、上海儀電、英格爾認證等,成立上海市重要產品追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參與商務部牽頭的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運用透明、公開的區塊鏈技術,保證農產品、危險品等重要產品,在生產、運輸全過程中的數據真實性、可信性以及網絡安全性。

目前,團隊還通過區塊鏈技術協會等,與上海特高等一批創新企業建立了廣泛的戰略合作,開展了“區跨鏈+物聯網”重塑貿易流通價值鏈與全鏈管理,研究柔性共鏈網絡在證劵行業的具體應用案例,實現金融行業區塊鏈的高效安全和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區塊鏈技術在公共政務平臺的應用也即將落地。基於區塊鏈技術對等互連、可信存儲、智能合約等特點,鄭立榮團隊正在推動該技術與上海“市民雲”這一“一網通辦”移動端總入口對接。據凌力介紹,該技術將在電子證照保全、授權使用存證、歷史記錄追溯及跨部門服務構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底層技術的完全開源——把高效可信的區塊鏈技術,快速應用到各種實體經濟的業務中,實現多行業的跨鏈應用生態,降低廣大企業的准入門檻,服務國家技術創新”,鄭立榮說道,“這種‘開放式創新’是國際上眾多知名大學都在做的事,也是大學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據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武利民介紹,在復旦大學,還有不少學科團隊在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比如經濟學院教授杜莉團隊基於區塊鏈技術探索稅務領域場景如銀稅互動、管理學院張成洪教授團隊探索區塊鏈治理模式、大數據學院吳力波教授團隊探索金融風控與區塊鏈、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李清娟團隊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政府管理等。“我們要響應總書記的號召,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復旦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多學科齊頭並進,為區塊鏈技術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讓國家因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更具競爭力,讓人類生活因為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變得更方便、更快捷,這是復旦科研團隊的責任和使命。”


強化基礎研究,加快推進技術突破,在民生、商業、智慧城市等領域積極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推動集成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這是復旦科研團隊正在努力的方向,當然,人才培養也刻不容緩。

區塊鏈在復旦!“產學研”齊頭並進!

闞海斌和學生討論區塊鏈問題

據闞海斌透露的最新消息,目前由他牽頭打造的“本科生區塊鏈創新實驗室”已提上日程,根據他的設想,實驗室的准入無專業背景限制,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可以參與理論和實操訓練,發揮跨專業的創造力,同時還將引入企業參與,為本科生創業提供孵化機會,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


在研究生培養層面上,目前闞海斌的實驗室裡已有不少研究生致力於底層技術的研究,區塊鏈方向的專業碩士及工程博士項目也已經在構思和落地中。以區塊鏈為核心的Fin-Tech專業人才近幾年成為國際緊缺人才,為此,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工程管理專業中,新設了金融信息管理方向,計劃明年開始招收相關專業碩士。


打造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區塊鏈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指日可待。


“未來,我們將開設更多課程,引導具備各專業素質和技能的同學進入區塊鏈技術研究,在綜合領域更好地輸出復旦的影響力。”闞海斌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