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解區塊鏈」如何通過區塊鏈對貿易金融業務進行改進?

2019年11月5日,代表中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第二屆進博會拉開帷幕,50萬採購商齊聚上海,其中境外採購商已超7000人。據悉,首屆進博會對外採購成交金額578.3億美元,今年規模遠超去年。

「迅解區塊鏈」如何通過區塊鏈對貿易金融業務進行改進?

進博會上,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認為,區塊鏈可以建立經濟數字化趨勢下的信任體系,這是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將支撐數字經濟參與者的高度協同,從而完成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的飛躍。 同時,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也發佈了全國首個多式聯運一單制跨境區塊鏈平臺—“中歐e單通”。 進博會是跨境貿易的風向標,區塊鏈被視為核心技術突破口,也在正成為中國搭建全球貿易體系的重要底層技術。

一、為什麼區塊鏈先從貿易金融入手?

貿易融資是銀行對公業務的重要產品大類,是一種銀行針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結算相關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貿易融資方式主要有:信用證、保理、福費廷、出口押匯、進口押匯、打包放款。隨著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的變化,信用證的使用率逐漸下降,保理、福費廷等產品使用率逐年上升。銀行在實務中需嚴格遵循業務流程,審核各類單據,並對客戶的資信情況進行充分了解。流程的複雜,業務途經中間機構的繁多,致使實操過程中耗時較長,不利於企業間貿易往來和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效率有待改進。 接下來以福費廷和保理業務實務的流程解析,來展現國際貿易實務中銀行現有金融產品的原理和行業痛點。

福費廷

福費廷(Forfeiting)指延期付款的大宗交易中,出口商將進口商承兌的,按不同定期利息計息的,通常由進口商所在銀行開具遠期信用證,無追索權的售予出口商所在銀行或金融機構,以提前獲得貨款的融資方式。 賣家藉此獲得融資,規避遠期收匯的匯率波動風險。買家藉此獲得遠期信用證承兌賬期。這種方式下債務人從買家轉變為開證行,將企業授信風險將為銀行同業守信風險。

「迅解區塊鏈」如何通過區塊鏈對貿易金融業務進行改進?

保理

保理(Factoring)指出口商將現在或將來基於其和買方訂立的貨物銷售/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贓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資金融通、進口商自信評估、銷售賬戶管理、信用風險擔保、賬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方式。 保理商在其中擔負主要風險,將買家不付款的風險轉移給保理商,賣家則通過付款回籠資金,利於進一步擴大生產。

「迅解區塊鏈」如何通過區塊鏈對貿易金融業務進行改進?

總體而言,行業痛點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1.驗證成本高。銀行在實際操作中需驗證大量複雜的紙質化材料,給業務帶來潛在不確定性。

2.信息透明度低。貿易金融業務各環節參與者對於整體交易、物流、資金等方面信息並非完全知曉。

3.監管困難。由於銀行間系統並不互通,監管數據有時會出現更新不及時的狀態,帶來潛在業務風險。

4.融資成本較高。銀行為降低自身風險,往往對企業進行要求較高的條件條款,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 在整個融資流程中,重要的風險在於業務中的核心企業信用問題。除此之外,貿易中的真實性、準確性、流程的合規性等問題都是傳統金融產品中所面臨的挑戰。

二、區塊鏈如何解決上述痛點?

區塊鏈目前具有不可篡改,賬本公開的特性, 區塊鏈的用戶網絡效應和協同效應可以幫助貿易金融產品進行金融機構內和機構間的協同。通過賣家、買家、銀行多方在同一平臺的參與,銀行將會在授信工作上獲得更多便利,也會獲得更多之前較難獲得的歷史交易信息。在交易、結算、倉儲、物流等環節更多的信息。 以智能合約的形式,在不觸及業務意外數據的情況下,業務流程每個環節在條件滿足情況下自動觸發執行。以此實現在不設計數據治權的情況下,企業和銀行的數據共享和協同。 對於企業,加速資金流轉效率,降低金融業務的付費和時間成本。對於銀行,銀行內各部門、跨行間的協同效率更高,優化各類金融產品,進行行業內更大範圍的整合。

現階段而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以聯盟鏈為主,聯盟鏈在實際中有四個和新特徵:

1.加入權限:加入聯盟鏈成為節點需得到權限許可;

2.智能合約:通過智能合約在鏈上完成更加複雜的操作;

3.隱私性:只有交易相關的節點才能夠獲取交易數據;

4.共識:更具效率的共識算法。

三、現有的四種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模式介紹

1.單一企業,單一場景 由行業某核心企業發起,進行資源整合,降低供應鏈成本。利用區塊鏈解決核心企業、供應商、保理商等多方機構的互信問題。

2.銀行主導,企業客戶參與 主要以銀行內部的BaaS (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為基礎打通企業業務。

3.多家銀行聯盟 銀行主導的多方協作平臺,做到信息共享,適用於銀行金融產品範疇內的金融服務。

4.公共部門推進型平臺 海關、稅務、仲裁、評級等機構的多方參與,合作由政府進行推動。 貿易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是目前看來區塊鏈和傳統金融最具可行性,也是給傳統金融業務帶來顯著變革的區塊鏈應用場景。接下來的時間裡,銀行內、銀行間,以及銀行與企業客戶間的相關探索將會越來越多。區塊鏈技術在貿易金融領域的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和盈利方法的探索值得期待。

IOST簡介

IOST是一個由紅杉、經緯、真格等全球一線美元投資機構支持的,為在線服務提供商而開發的區塊鏈應用平臺。

目標

通過POB共識機制和第二層擴展方案的設計來實現橫向擴容和高吞吐量的目標。通過開發社區自有網絡的有效方式,為第三方開發人員、創作者和企業提供實現價值的平臺。

原則

在不犧牲去中心化的關鍵屬性的前提下提高交易性能,即:保護隱私、公開參與、社區免受惡意攻擊。IOST比基於DPOS機制的EOS更去中心化,比ETH智能合約平臺更具可擴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