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縣源潭鎮杜明迎:移風易俗好媳婦 致富帶頭做標兵

唐河縣源潭鎮杜明迎:移風易俗好媳婦 致富帶頭做標兵

唐河縣源潭鎮杜明迎被南陽市文明委評為“南陽市第二屆文明家庭”。

杜明迎,唐河縣源潭鎮“致富帶頭人”、“文明家庭”、“好媳婦”, 2019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十佳移風易俗家庭”,近日,從南陽市第二屆文明家庭表彰會上獲悉,杜明迎被南陽市文明委評為“南陽市第二屆文明家庭”。

唐河縣源潭鎮杜明迎:移風易俗好媳婦 致富帶頭做標兵

唐河縣源潭鎮蔡莊村薛嘴自然村的杜明迎家是全村公認的幸福之家,夫妻二人和諧恩愛,相敬如賓,從來沒見紅過臉,是村裡人人稱道的模範夫妻,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倆兒子懂事好學,全家人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用努力和進取守護著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最真實的幸福,受到了鄉鄰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杜明迎和丈夫郭雙忠在2005年自由戀愛,進入談婚論嫁階段,高中畢業、在外打工拼搏多年的杜明迎明確提出不要彩禮,不大事操辦。雙方家庭商定了成親的日子,出嫁那天,沒有豪華的迎親車隊,沒有震耳欲聾的鞭炮,也沒有廣散喜帖、大擺宴席,婚宴只擺了5桌,節約了不少開支,杜明迎跟親友們說:“婚禮只不過是個儀式,辦得再隆重不代表以後的生活就一定幸福,何必在這一項上過度地鋪張浪費,過日子還是得細水長流。”就衝著入門這第一件大事,就讓婆家和周圍鄰居們對她刮目相看,說這姑娘不簡單,有眼光,有主見。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公婆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杜明迎婚前就明確表態,和公婆住在一起,方便照顧。結婚十幾年,杜明迎從沒和公婆紅過臉,每天洗衣做飯,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婚後沒多久,婆婆因病住院,杜明迎忙前忙後,端屎端尿,她說:“婆婆也是媽,做兒女的照顧長輩是應該的,我們自己也有老的一天,得給孩子做個榜樣。”公公早些年因為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出於節儉、圖省事,有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現在上了年紀,身體出現了多種慢性病,其中胃病最為嚴重,幹不了重活,每到農忙時期,杜明迎和丈夫就爭著搶著幹農活,不讓公公下地,公公逢人就誇媳婦孝順。

唐河縣源潭鎮杜明迎:移風易俗好媳婦 致富帶頭做標兵

杜明迎與蔡莊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合影留念

在村裡,杜明迎是出了名的“熱心人”,她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排憂解難;看到鄰居有人信耶穌,過年時在門前張貼對聯,她主動去交流談心,現身說法,將心比心,從脫貧致富奔小康引向黨的富國強民好政策,最終說服對方把對聯揭下來,把耶穌像收起來。

杜明迎最早在村裡拉起了網線,買了電腦,通過上網,瞭解村外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知道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以前方圓幾里地都知道她很能幹,村民們這樣評價:“小迎厲害得很,不管是農用車、旋耕機還是小車,坐上開著都走了,他老公開不了的她都能開,中用得很。”一個弱女子能有這麼吃苦耐勞的幹勁,怎麼能不讓人佩服?隨著眼界的開闊,思想的成熟,新型農業經營的念頭開始在她頭腦中形成。2017年,夫妻二人通過土地流轉形式承包將近二百畝的耕地,村裡成立了旺群農業專業合作社,她做了合作社的牽頭人,不僅帶頭種了六七十畝的黃桃,還發動本村19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每畝預計每年能增加至少2000元的收益。杜明迎跟大夥兒交代:“黃桃需要三年才能掛果,今年是黃桃種植的第二年,也是最關鍵的年份,需要掌握修剪樹枝技術,培養好的樹形,並做好土壤、肥水管理,這些做到位了,不愁產量不高。”有的戶不懂如何修剪樹形,杜明迎就去地裡幫忙剪枝,示範傳授,村民們信她服她,都對明年的黃桃豐產充滿了信心。

2018年底,杜明迎被鎮、村兩級評為“致富帶頭人”,她說:“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千方百計幫助我們奔小康,讓我鼓足了幹勁兒。當個新時代的農民真是幸福!今後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和村民們共同走上致富路。”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唐河縣源潭鎮認真開展“志智雙扶”深化移風易俗活動,製作村規民約、移風易俗相關版面制度88塊,繪製文化牆100餘處,44個村委累計組織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移風易俗文明戶”、“脫貧光榮戶”評選活動100餘次,湧現出一大批“志智雙扶”先進典型人物。2019年9月,源潭鎮蔡莊村的白明肆光榮入選唐河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暨“頌黨恩”、“志智雙扶”脫貧戶報告團,到各鄉鎮巡迴演講,在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中樹立了榜樣,提振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精氣神,引領貧困戶擺脫“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樹立自立、自信、自強意識,用勤勞和智慧去奮鬥,爭取早日脫貧,過上小康生活。

通訊員:魏保棟 彭葉 賈廷洲

審核:賈俊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