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阿里华为的成功密码

第二曲线:阿里华为的成功密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杨国安教授有一个著名的“杨三角”组织能力模型——企业的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战略是方向,面向未来,而组织能力则是承接公司战略的落地。对于CEO和总裁来说,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战略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所有的当下都是在五年前已经布局好的,因为阿里的战略有个重要的底层逻辑:永远在天晴的时候修屋顶,年轻的时候生孩子,公司成长和发展最好的时候做变革。阿里的业务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条曲线,从B2B(中国供应商)到C2C(淘宝、天猫),从C2C到金融(蚂蚁金服),从金融到科技(云计算),从科技到文娱,到物流(菜鸟)。

每一个业务、每一个产品都是一条曲线。任何一条曲线都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叫破局点,一个叫失速点。业务一旦过了失速点,下滑是必然。这是产品的生命周期,过了失速点之后,没有第二个业务承接起来,就很痛苦。所以,一定不能等到第一条曲线的失速点到了,再开启第二曲线。

亚马逊的第一曲线是网上书店,第二曲线是电商,第三曲线是云计算,第四曲线是物流。苹果的第一曲线叫iMac,第二曲线叫iPad,第三曲线叫iPhone。微软的第一曲线是PC操作系统,第二曲线是移动互联网,没能做起来,第三曲线是云计算。Netflix的第一曲线是DVD租赁,第二曲线是流媒体,第三曲线是自制内容。

所有公司都要去构建自己企业的第二曲线,每一条曲线都有生命周期,每个产品都会生老病死,正所谓“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我们需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心态,不断地拥抱变化,与时代同频共振,走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