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當前全球股市都在實行T+0制度,而唯獨A股市場還在執行T+1交易制度,這讓很多散戶感到不滿。他們現在強烈呼籲監管層,要鬆綁股指期貨可以,但股指期貨也必須要實行T+1制度,否則機構既可以有做空工具,又有T+0制度助力,那股民在股市中豈不是永遠成為等待收割的韭菜了。

所謂T+1交易制度簡單說就是,今天你買入的股票,今天無法賣出,必須在明天才能選擇賣出。一直以來,A股實行T+1交易制度,主要是監管層為了保護股民的利益,防止市場出現過度投機化。但實際上,T+1規則並沒有起到保護散戶的效果,反而成為股民虧損的主要原因。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那主力都是怎麼利用T+1規則來坑害股民的?首先,這次股指期貨鬆綁之後,意味著機構投資者有了對沖風險的工具,而且股指期貨是T+0交易制度,以後即使股市下跌,機構投資者都能夠做空獲利。此外,在熊市的底部,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股指期貨一邊做空砸盤,一邊在二級市場上吸收籌價籌碼。最終虧損的還是廣大股民。

再者,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其擁有龐大的資金,即使在個股操作上,機構投資者完全可以擺脫T+1的限制,每天都可以不斷買進賣出股票進行洗盤,甚至於機構可以利用對籌碼的打壓、拉昇和出貨,並且快速封住漲停板,完全不用受T+1的影響,而股民只能是次日追漲或割肉,成為了被機構投資者宰割的韭菜。

最後,T+1交易制度再配上漲停板制度,讓很多股民成由輕微虧損變成了巨大虧損。假設股民老張在某天早上買了某隻次新股,下午該股票突然暴出大量負面新聞。那麼,股民老張即使想當天處理掉該股票,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往往是到第二天,被暴雷股票就直奔跌停板,而在大量跌停的封單中,股民就算想割肉也很難。而機構投資者則可利用場內的VIP通道優先交易,提前離場,甚至還可轉手做空。而股民受這種規則的影響當天明明知道形勢不妙,也不能及時脫身,次日又跑不掉,很容易出現無法彌補的損失。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尤其是科創板即將推出,漲跌幅限制為20%,監管層對開始有所鬆動,但T+1交易制度並沒有討論,所以從這方面來看,A股市場制度改革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股民散戶在交易中還是要謹慎小心,諸如一些題材股根本不是中小股民所能玩的,如果選擇堅決不參與,那麼被坑的概率就會少一些。

總的來說T+1只是一種外力手段,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A股市場的投機力量。特別是在特殊情況下,T+1對市場還會造成傷害。比如在市場極其低迷甚至恐惶的情況下,T+1會導致市場缺少流動性,甚至達到崩盤的地步。

有人說炒股就如做生意,你首先要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瞭解它,用心做規劃,然後看準時機,果斷出手。因此,做T+0交易前,要做好規劃,分析股性,然後靜候時機。如果貿然操作,由於這種交易本身的風險較T+1交易風險高,所以引火燒身的可能性更高。


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

定律一:青蛙效應(俗稱溫水煮青蛙)

股市裡的青蛙效應:“青蛙效應”在上輪大熊市中表現的是最為明顯:6124點一路跌下來,大多數股民5500點沒人肯清倉,大家理解為牛市的正常回調,仍看到8000點、1萬點;到4000時,5000點都沒走,4000點憑什麼走?大家不是都說牛市沒改變嘛。等到3000點,大家終於承認股市是走熊了,不過這裡不是有政策底嗎?破3000點的政策底時,大家這才開始恐慌了,股評都說會到2500點以下。但高位套牢的股民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定律二:邦尼人力定律

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鐘卻挖不了一個洞。合作是一個問題,如何合作也是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有計劃。

邦尼人力定律與股市:一隻股票裡如果只有一個大的莊家,股價可以很快被控盤;一隻股票裡有多個莊家,合作是一個問題,除非是在大牛市,才會抱團取暖。震盪市和熊市,這樣的股票就會飄忽不定。

定律三: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華盛頓合作規律與股市:一個股評敷衍了事,兩個股評就會有兩種說法,三個股評則會讓你永遠也找不到方向。

定律四: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肥料(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股市裡的蘑菇管理:看股票的漲跌週期大致可以分為:初跌段,主跌段,末跌段;初升段,主升段,末升段,循環往復。其中,末跌段與初升段是重疊的;末升段與初跌段也是重疊的。在末升段和初跌段,一直到主跌段,你對待股票的管理就該運用股票的蘑菇管理。扔棄後把它遺忘,給它澆上一頭肥料。而在末跌段和初升段,策略正好相反,買進以後耐心持有,等待肥料里長出蘑菇。

定律五:木桶理論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木桶理論”是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木桶理論”與股市:在股票交易操作中,有的股民投資者善用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基本分析等作為買賣依據,但缺乏綜合性的判斷思考如大盤分析、趨勢分析、市場環境分析等,最終因這些不詳解之處造成損失。另外例如投資者的缺點和優點相比,往往虧損就是你的缺點在犯錯。

定律六:零和遊戲

一個遊戲無論幾個人來玩,總有輸家和贏家,贏家所贏的都是輸家所輸的,所以無論輸贏多少,正負相抵,最後遊戲的總和都為零,這就是零和遊戲。零和遊戲之所以受人關注,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與零和遊戲雷同或類似的現象。

零和遊戲與股市:中國股市由於長期持有取得的盈利不敵銀行利息和交易手續費,所以股市是一個標準的零和遊戲。因此你買賣A股的絕大多數的股票,千萬別把它當成郵票,股市裡取得收益的關鍵訣竅和策略,就在於你是否掌握做足中線的波段的操作。

定律七: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更多更緊。所以,如果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這個市場有時候看起來是朦朦朧朧、欲跌還漲、欲弱還強的,是柔弱的可愛的性感的,是可以玩弄一把的。這就是我,包括絕大多數人,如此容易虧錢的原因。在這個 市場上,沒有所謂“超絕的智慧”或“難以置信的好運”可以脫離交易法則的約束之外。市場是狡詐的,它不僅僅最可怕的對手,還是最無情的裁判。它有時候看起 來笨笨的,於是你以為它是竹籃裡任你挑逗的蛐蛐;但當你喪失警惕的時候,它會突然咬住你的手指不放;這時候你才發現,它原來是一條劇毒的眼鏡蛇,而根本不 是什麼渺小可愛的柔弱的蛐蛐。在這個市場上,“有限的接觸”可以成為鉅富;而“貪玩者”終將喪失一切!是為結論。


短線操作是股場高手的遊戲,要求股市知識功底深厚,熟諳莊家操盤手法,心理素質上佳、更重要的一點,要有時間時刻關注莊家一舉一動。

但是,要怎樣第一時間把握當天的強勢股?有一個十分有用的看盤技巧——重點看前面一個小時。

為什麼不單單看盤30分鐘呢?因為開盤30分鐘就基本體現主力的意向,而接著的30分鐘才是預示其後勢。至於尾盤股價收高,或被打壓下來,那更多的可能取決於大盤的氣氛!

以下是看盤的操作策略:

第一招:跑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打不贏就跑,小時候打架的時候--這招大家都會,不用別人教的。

分時圖出現這種形態,不管是長線短線,都要考慮馬上出局。

主力殺跌,通常開盤10分鐘內完成,最多不超過30分鐘。股價開盤就被打壓,絕非散戶行為。

開盤30分鐘形成的低價,基本上是主力需要堅守的價位,不管什麼時候(也許是明天后天),一旦股價守不住這個價位,就馬上要跑。接下來數天之內,股價都很難回到原位的!主力都不護盤了,你還堅守什麼?這個時候,不要試圖弄清楚它為什麼跌!它那樣跌,一定有那樣跌的道理。

但很多人錯就錯在認為手頭的股票不錯,所以想:再等等吧,沒準一夜回到解放前。

總之,任何股票,只要不出現這種破位的形態,都不用慌!但一旦出現,不管你“假裝”是多麼的喜歡它,跑!

第二招:不跑

問題:早上30分鐘漲而其後才跌,該怎麼做呢?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做長線的可以堅守,等待真正“逃的形態”的出現。做短線的–如果破均價線就可以跑的,但是不會像剛才那個形態–那麼兇險,根據大盤氣氛–尾盤還可以回補。

強勢的股票,一般開盤後9:45-10:10會衝高,如果達不到3%的漲幅或守不住,短線可考慮逢高出貨,所以要等尾盤再決定是否回補。

問題:開盤就跌到5個點以上,該怎麼做?

現在狡猾一點的主力,開盤就打壓--盤尾才拉昇。只要不出現“跌破開盤30分鐘低位,就可以持股觀望。

第三招:進

進場的方法,五花八門:有人根據均線系統,有人使用KDJ指標,還有人用日線週期。無論哪種方法,強勢股總會在某一天分時圖上,呈現出某些共有的特徵,這才是我們進場的依據或是輔助的認證。

強勢股的形態特徵:

1)漲幅超過3%

2)10點後有效突破均價線,價格高點不低於10點前的高點;

3)開盤30-45分鐘內,價格一直在O軸線上方;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若以後碰到這種形態,閉著眼睛都可以買進!

因為它符合了以下條件:

1、表明了主力做多的意向。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為什麼價格能守在O軸線上方?因為主力在那個價位放置了很多買單,不讓它跌下來!大盤剛剛超跌反彈的時候,很多個股都滿足不了這個條件,那就要儘量選一些價格在O軸線下方時間較短的股票,說明主力能有力量快速拉起。

2、預示了該股後續的走勢。股價過早衝高回落,小心主力的高開出貨!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3、並非必要的。如果滿足,可以馬上跟進!

中國“撿錢時代”已來臨:全世界都是T+0,為何只有中國是T+1?

漲幅沒超過3%的,說明強勢不怎麼明顯。一般都會回調,可以等回調,並結合大盤走勢--在尾盤伺機介入。

港股在下午開盤在2:30,鑑於A股和港股的關聯性,所以A股回補的最佳時機應該有2個:一個是13:40,基本可抓住當天的最低位,但有點冒險,如果大盤繼續向下,這個低位是保不住的。

另一個是盤尾2:30前後,結合大盤走向,抓住次低位。不管是進場,還是高拋低吸的補倉,還是要結合大盤走勢,而且最好突破均價線,或在均價下方不遠的地方!


在上升趨勢中做多;在下跌趨勢中做空;在震盪區間頂部做空、底部做多。

大趨勢像是遛狗的主人,他走的比較慢;狗就像中短期的走勢,活蹦亂跳,有時候跑過頭,又會回來找主人一下,然後再去東聞聞、西嗅嗅。最後你會發現,其實狗不會離開主人太遠。

不論是基本派還是技術派,很多的投資人,都因為過份注重而逐漸流入短線跟短視而不自知,這是很危險的。你可以做短線,但是不可以短視。你可以注重細節,但不能忘記大綱。

學習交易,就如同連接自行車的鏈條,自行車要走,鏈條肯定要完整,要是缺一節,車肯定騎不走,交易的一條條岔路,相當於車的一節節鏈條,學做交易,交學費買一教訓,最後將一個個鏈條穿起來,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車才能騎得走。如果你認為買了一個教訓,就能盈利,那就錯了,你僅連接了一節鏈條。

找到正確的方向和對象不易,找到正確的東西並且良好的時機來臨時敢於行動更不易,行動後能夠耐心的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最不易。第一個不易是因為學識和專業素養的門檻,第二不易是因為知行合一的障礙,第三個不易是品性的缺陷。長期的超額收益卻要求這3者的結合,投資之不易正在於此。

人最欲得到時,他多半會失望的。在投機中一個害怕失去機會的人,就會錯過機會,人性往往這樣,太專注於害怕失去機會,就會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機會。常言道急功近欲速不達。一位真正的投機者應該知道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斷來採取行動,而不是按照期待採取行動,這就是投機者的勇氣與意志。

市場充滿了無窮的誘惑與陷阱,對應著人的貪婪與恐懼。單純停留在技術的層面,最多就是一個交易機器,最近即使能在市場中得到一定的回報,但這種回報是以生命的耗費為代價的。投資市場最終比的是修養與人格及見識,光從技藝上著手,永遠只能是匠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守不住倉的原因:A,看錢,而不是市場。B,看不出方向。C,因為有利潤了,所以隨便丟掉頭寸。

趨勢與振盪:大多數人的做法是假定當前所操作的品種是有趨勢的,然後設法追隨趨勢。其實最好先假定所操作的任何股票都是振盪的,然後考察其是否存在趨勢,或者有沒有發展成趨勢的傾向。一旦確認趨勢,就假定所有的轉向都只是調整,每一次調整都是再次加入趨勢行列的好時機,直到趨勢結束。

所有股票,都是趨勢行情佔大約30%,而橫盤震盪佔約70%,這必然導致趨勢型指標在行情橫盤震盪時產生大量的連續虧損,此後,才能抓住一波大的趨勢行情。但人的天性總是在系統出現不斷虧損時感到恐懼,並且由於恐懼不敢緊緊跟隨系統信號操作,甚至開始懷疑交易系統,終止交易。


一個真正的獵手是:可以等待,但決不讓等來的機會錯失。

我認為,除了經驗和技術,更重要的是一個慣性思維的問題。很多人一看到反彈,就擔心下跌,早早賣出離場,僅憑感覺;一看到下跌,就總想到要反彈,急於買入進場,也是憑感覺。一點點量化模式都沒有。因此,大多數人在一波上漲行情中的盈利是很少的,而在下跌中的虧損是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不清行情的本質。

在看不清前面道路的時候,你為何不停下腳步?

在看不懂後面行情的時候,你為何不停止交易?

在證券市場這片“叢林地帶”裡,有大大小小的獵物,有性格迥異的獵人。而真正優秀的投資者就是一個絕佳的“獵手”,他耐心等待機會,有時放棄機會,還有抓不住獵物的時候,也有蓬頭垢面飢腸轆轆的時候。但是,最後能從森林裡走出來,並且雙手提著獵物的,一定是優秀的“獵手”。

我也曾經有大幅盈利的時候,有一次8個月只炒一隻個股,盈利350%;我也有大幅虧損的時候,有一年兩次看錯行情的方向,虧了不少,當時我就索性停了1周,什麼事情也沒做,只有等想明白了、看清楚了再進場。

有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主動放棄一些行情,這種放棄並不是消極的,而是耐心的等待更大的、絕對有把握的機會出現,然後就拿穩了籌碼緊緊不放,往往在這段時間裡賺到的錢能覆蓋很多次短線進進出出的盈利。就像一個靜靜等待獵物出現的獵手,表面上看是在放棄,其實則是在等待更大的獵物出現的機會。

做有把握的事,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大概率事件”之理念,說到底其實就是順勢而為之。其實,很多人往往會誤解“勢”這個概念而去選擇追隨從眾。在一場“圍獵中”能勝出的僅僅是少數人,市場領域還是非常講究少數人原則的。

十多年的市場歷練,漲漲跌跌,“大浪淘沙”,投資者被一批一批過濾,“少數人”存活下來。這批人身上具備的稟賦無非就是:堅韌,自信,果斷。這是進入資本市場之初就應該具備的素質。

現在這個市場猶如天地混沌之初的樣子,偶爾有亮光投射,但是不足以形成照亮前路的力量。我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的,目標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建立一套更加理性、更加客觀、更加適合的投資理念。

整個市場需要靠各方參與者的成熟方能形成完善的運轉機制。成熟的資本市場運作平穩,對投資者的殺傷性緩和。但成熟的市場需要各方投資參與者以其成熟的投資理念來共同建立,特別是管理層。參與者的成熟包括:瞭解自己的資金狀況,明確知道風險承受能力,對漲跌有容忍度,不會因為一時的盈虧而失去理性。理性的投資理念對行情走勢包括良好投資氛圍的形成都是有利的,各路資金在這樣一個較為理性的環境中博弈,才能夠使市場維持活力、持久健康。

那麼,我們就“等待陽光”吧......!

我的投資之道概括起來就是:

1、“尊重市場的力量”。“市場的力量”讓人產生一種敬畏感,這種敬畏感的產生往往會讓人更加關照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我10多年博弈市場總結出的最重要理念。

2、“重視風險控制”。行情看準了就快速進場,拿穩每一次行情。狀態不佳時停止操作,避免“賭徒心態”。

3、“順勢而為”的正確心態。順勢而為的“勢”,可以理解為“市場的力量”。這種力量非人力可控,這是我之所以選擇“執盾”的“盾”的原因。在經歷了行情的大起大落之後,才能深刻體會到這種“盾”的力度------再鋒利的“矛”也無法將其刺穿。

4、“股市可以讓一個人快速成長”。每次行情的跌宕起伏彷彿人生的高度濃縮。人性的善惡、恐懼和貪婪,在一天之內就能被深刻的體現出來。這種極端的體驗,若不能讓人絕望,那必然讓人產生高度凝練的智慧!

5、“個人的修行”。這是最後一點需要關照給大家的。關於學習、讀書、知人、閱世界都是對個人修行的鍛造和熔鍊。


時間締造奇蹟——複利的威力

執行力是股票成敗的分水齡,也是決定平庸和偉大的評判標準!每個人其實都有能力做到,但關鍵在於性格決定99%的人無法堅持做到。所以成功的人自然就是極少數。所以即使明白了一切真理,也不過是剛剛開始,因為後面的路還很漫長,做才是最關鍵的,尤其是做到,堅持一生去做,而不是做了一時就放棄了,明白是最基本的,能做到明白這一關的人不多,而明白後能一時做到的人或許連1%都不到,而能夠一生堅持去做的人,也許連千分之一也不到。

不論世事如何變遷。交易的原則將是始終不變的。交易股票,光具備勇氣是遠遠不夠的。股票市場從來都沒有高手,只有贏家和輸家。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獲得股票成功,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等到對市場交足了學費,加之個人性格的精進,或許有成功的可能!而即使是學到了,明白了,也只是最基本的,即使學會了,明白了,一切也只是剛剛開始,要走的路還非常漫長,這就是股票的殘酷,也是現實。認識自我,改造自我也是最基本的一步,但同時也是最難邁出的一步。

即使做一生股票,自己也就不過是金融歷史上的一個匆匆過客,如果能在自己百年之後,能給後人哪怕留下一句話,一個字,那麼也就一生無悔了。我也永遠只把自己當初學者,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學無止境。而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多少資金做並不是關鍵,如果是2萬做到千萬或者是20萬做到千萬,意義是截然不同的,不過2萬資金和2千萬資金是同樣做的,只是操作的方式上有稍微的區別而已,因為那時也許要分資金分品種做,甚至可以國內國外品種一同做,但為了保持穩定的年復收益,有一個原則不可擯棄,那就是總倉位永遠不超過50%,通常倉位就在30%之內,很多人也許會認為這樣不是浪費了其餘60%的資金效率,但其實很少有人能看到表面高效率背後卻隱藏了巨大的危機,一旦極端的情況出現,不論是2萬資金還是2億或者更多,那麼重虧或爆倉將成為必然,其實時間才是締造奇蹟的王者,時間的力量最終將匯聚成水滴石穿複利的海洋,顯現複利可怕的力量。哪怕每年只有25%的複合增長,即使2萬資金,30年後,也將奇蹟般得變成千萬。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