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九大碗大家知道有什麼菜嗎?不愧是美食之都啊

身為四川人我居然沒有吃過九大碗說來也太慚愧了。

九大碗最正宗的叫法應該是“九鬥碗”,“鬥”在四川方言裡,意指大的容器,用九大碗來稱此場面,也是贊其菜多量足的意思。當然當地人更喜歡稱之為“壩壩宴”,總感覺有種很接地氣的感覺呢!

分別為: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魚、蒸渾雞、蒸渾鴨、蒸肘子、夾沙肉、鹹燒白。

四川 九大碗大家知道有什麼菜嗎?不愧是美食之都啊

九鬥碗雖然是農村辦的宴席,但規矩很多。開席前擺放碗筷和安排座位講究尊卑有序。吃九鬥碗用的是八仙桌,擺餐具要先從八仙桌的上位開始,筷子須長短一致,每個位置擺放一個碗、一雙筷、一個小湯勺、一個小酒杯,全部要放整齊。入席時,主人家要先把長輩和貴客請到堂屋裡坐主桌,每張桌子都是請長輩坐上座。特例是娶親時,新娘的哥哥(或最大的弟弟)雖然年輕,卻要在堂屋裡坐上座――俗稱“舅子當官”;八仙桌兩側也有秩序,由堂屋向外看,左大右小,要以輩分和歲數為序入座;若同桌有父子或師徒,坐位不對師尊、不坐同一條板凳。桌與桌之間按輩分、身份、男女的順序依次安排下去。待大家坐好後,放鞭炮,宣佈開席,廚師就可以安排走菜了。

  上菜的順序也十分講究。若是婚宴或喜喪,菜裡有紅酥肉,要作為第一道菜上,寓意“舒心”。若沒有這道菜,則先上品碗,讓客人先用勺子品湯,相當於開胃湯,再從細節上品評廚師的手藝,品碗的含義就是開始品菜。然後,先上粉蒸肉、夾沙肉,讓餓久了的客人給飢腸打個底。接著是燒白,換一下口味,最後上肘子。接下來的湯菜有清理食道、幫助消化的作用,尤其是酸湯有防止消化不良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