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對比自己小11歲的才子一見鍾情,寫首肉麻情詩,成功追到對方

據不完全統計,在唐代的290年間,共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其中李冶、魚玄機、劉採春、薛濤被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在這4人當中,蜀地的薛濤是最有權有勢的一位。

才女對比自己小11歲的才子一見鍾情,寫首肉麻情詩,成功追到對方

與李清照等人不同,薛濤的權勢和家境出身無關,而是靠自己摸爬滾打拼出來的。薛濤14歲時父親就病逝了,16歲時她加入樂籍,成為一個歌女,從此她就開始了自己“開掛”的人生。因為從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受到了當時西川節度使韋皋的賞識。不甘於只做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薛濤開始幫韋皋處理公文。到最後韋皋甚至親自向朝廷為薛濤討了個官做,從此薛濤就成了“女校書”。

才女對比自己小11歲的才子一見鍾情,寫首肉麻情詩,成功追到對方

從那以後,薛濤在蜀地便紅得發紫,成為當地最有權勢的女人。不但本地的大小官員要給她面子,遠在長安的白居易、劉禹錫、王建、杜牧等文人都樂於和她來往。當所有人都在想,這位大才女會落花誰家時,薛濤好像從沒有想過好好地嫁個人,直到41歲她遇上了大才子元稹。

對薛濤來說,這位大才子是自己的愛情夢想。元稹不但寫得一手好詩,而且據史料記載,長得也是不錯的。雖然薛濤在蜀地也結識了不少才子,但認識了元稹後,這些人都再難入她的法眼。於是就這樣她對元稹一見鍾情,在與元稹見過面的第二天,薛濤便寫下了一首肉麻情詩向對方表白,這首詩名字叫《池上雙鳥》。就是靠這首詩,薛濤成功拿下了自己的男神,她到底寫了什麼呢?

才女對比自己小11歲的才子一見鍾情,寫首肉麻情詩,成功追到對方

《池上雙鳥》

唐.薛濤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與薛濤的其它詩相比,這首詩其實算不得多高明,但卻飽含著愛意。前兩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寫的是池上雙鳥朝夕相處的樣子,它們在綠池上雙宿雙飛,朝朝暮暮。還沒在一起,才女就開始幻想種種美好的場景了,這兩句已經很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意。而後兩句一起追太陽,一起嬉戲於蓮葉間,則更為熱烈。

才女對比自己小11歲的才子一見鍾情,寫首肉麻情詩,成功追到對方

全詩沒有出現一個與愛相關的字眼,但卻句句有情,充滿愛意。當時元稹的原配妻子剛去世不久,這封情詩重新燃氣了他對愛的渴望。於是兩人就這樣上演了一場唐代詩壇最轟轟烈烈的姐弟戀,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兩人不顧流言蜚語,認認真真地愛了一場。直到3個月後元稹被調離蜀地,這對有情人才分開了。

才女對比自己小11歲的才子一見鍾情,寫首肉麻情詩,成功追到對方

元稹離開蜀地後就開始淡忘這段情了,畢竟對於他來說比自己大11歲的薛濤並不是終身伴侶的人選。但薛濤卻久久不忘情,在元稹走後還給他寫了多首情詩,卻很少獲得回應。最後薛濤終於看清了這個男人,穿上道袍,終老於蜀地。事過境遷後,再來讀薛濤當年寫下的這首《池上雙鳥》,當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或許這正是詩經所說的“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吧。對這段飛蛾撲火式的愛情,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