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輸敘利亞,裡皮辭職前為何說國足沒鬥志、慾望、膽量

在北京時間11月14日,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亞洲區40強賽上,國足以1比2不敵敘利亞隊,目前以4戰2勝1平1負的成績落後小組頭名敘利亞隊5分,失去了晉級12強賽的主動權。

再輸敘利亞,裡皮辭職前為何說國足沒鬥志、慾望、膽量

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主教練裡皮突然宣佈辭職,並留給了中國足球七個字,沒鬥志、慾望、膽量,這是啥意思呢?

再輸敘利亞,裡皮辭職前為何說國足沒鬥志、慾望、膽量

沒鬥志很好理解,中國足球運動員即便是有鬥志的時候也很難將鬥志用對地方,回顧以往的比賽,在對戰韓國、日本這樣的亞洲一流球隊時,國足其實還是很拼的,這直接導致體力分配不均衡,足球場是個典型的4D空間,這個空間中發生的事件是瞬息萬變的,解說員常說國足球員很難保持90分鐘的專注,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又說在缺氧的情況下很難保持思維靈敏,這也是不全面的,在小弟看來,還是生猛有餘,球商不足,踢的是程式化足球,球到門將腳下必須大腳踢飛,後衛得球如果離門30米內就判定為危險,前鋒得球離對方球門30米就不看隊友往前猛衝,這都是程式化思維的表現,我們祖先的經典《易經》認為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只有一個不變的東西,那就是變,為啥乒乓球能吊打世界各隊,首先乒乓球一般是一、兩個人的運動,思維很容易統一,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國乒乓球運動員練的就是變化和應對對方的變化。

再輸敘利亞,裡皮辭職前為何說國足沒鬥志、慾望、膽量

說到沒有慾望和膽量就不好理解了,哪個球員上場都是想贏球的,雖說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比較複雜,但榮譽感還是很強的,沒慾望、沒膽量不能靠字面的理解,那裡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小弟想來是這樣的,現代足球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個集體運動,像前面說的那樣,需要思維統一,如果賽前大家就把目標定為踢對方1比0,行動就容易一致,簡單來說就是進對方一球,保持己方不失球,換個說法就是專注防守,在比賽中觀察對方的漏洞,攻其要害直至成功一次,這只是保持思維一致最微不足道的辦法,世界名帥裡皮自然有更為高超的辦法,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要做到完全統一是沒有可能的,如果不統一,體現出來的就是大家你想你的、我想我的,這就容易造成不是一個隊在踢球,而是一個一個球員或者一個一個一個局部在對戰對方一個隊,能贏才怪,直接體現在旁觀者眼裡就是沒慾望。

再輸敘利亞,裡皮辭職前為何說國足沒鬥志、慾望、膽量

至於沒有膽量就更不能看字面的理解了,幾十年來我們都輸成啥樣了,什麼樣的結果沒承受過,國內輿論壓力也比英國這樣的國家小多了,所以說場上的球員膽子是不會小到哪去,那裡皮說的是啥意思呢?換個說法可能就更好理解,現代足球先進思維就是靠球的運動調動對手,從而拉開空間,直至把球送到對方球門裡,這也是許多高水平教練平時指導球隊練的技戰術,裡皮說國足膽子小,其實是在說平時練的東西在比賽中沒打出來,什麼原因呢?有可能是在對方的衝搶、緊逼之下急於出球,既想打戰術,又怕從腳下丟球,患得患失,提現出來的就是沒膽量。

再輸敘利亞,裡皮辭職前為何說國足沒鬥志、慾望、膽量

小編看了幾十年的球,也鬱悶了幾十年,從中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的球員在場上不夠聰明,輸的窩囊,今天分析這七個字可能帶有個人主觀情緒,不知有沒有和我感覺一樣的朋友,大家討論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