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森股份前三季業績大跌:偶然還是必然 四季度怎麼走

近日,迪森股份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6億元,同比下降24.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99.34萬元,同比下降38.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5739.01萬元,同比下降59.9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49億元,同比增加60.2%;截至2019年Q3,總資產為34.5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0.36%;歸母淨資產15.5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68%。

  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雙雙大跌的迪森股份,是偶然還是必然?前三季度看全年,迪森股份四季度將會迎來反轉,還是延續頹勢?

  併購助推業績大漲

  迪森股份核心業務處於天然氣產業鏈下游(相關裝備及運營服務行業),定位為“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主要利用天然氣、生物質、清潔煤等清潔能源為工業及商業端(B端)用戶提供熱、冷、電等清潔能源綜合服務,並提供燃氣鍋爐裝備產品;同時,以“小松鼠”燃氣壁掛爐為核心,搭配熱泵、新風、淨水機,為家庭消費終端(C端)用戶提供以家庭供熱/暖為核心的舒適家居系統解決方案。

迪森股份前三季業績大跌:偶然還是必然 四季度怎麼走

  從迪森股份近幾年的主營情況來看,2015-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分別錄得營業收入8.43億元、10.61億元、19.21億元、17.76億元和9.76億元,同比分別變動-8.01%、25.80%、81.09%、-7.56%和-24.62%,可以明顯看出收入在2016年和2017年加速上升,但是2017年達到19.21億元的高點後,2018年至今又開始加速下跌。

  根據迪森股份披露的報告來看,2016年和2017年的營收上升主要是併購業務並表所致。2016年,迪森股份通過股權收購方式獲得迪森家居100%的股權和世紀新能源51%的股權。收購完成後,迪森家居以同一控制下合併方式自2016年4月起納入合併報表範圍。世紀新能源自2016年7月起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從營收貢獻佔比來看,2016年來自於迪森家居和世紀新能源貢獻的收入為4.94億元,佔當年營收比重的46.60%,考慮到世紀新能源的並表時間從7月份開始,真正意義上納入合併範圍的營收只有下半年,但兩者對收入貢獻仍然接近一半。而2017年全年,兩家被併購公司的營收全數屬於合併範圍,兩者營收之和達12.25億元,佔迪森股份當年的收入的63.80%。

  而且從絕對增長額來看,迪森家居和世紀新能源2017年相比2016年並表收入增加7.31億元,致使迪森股份2017年營收絕對增長額相較於2016年增長了85.01%,堪稱2016年和2017年收入增加的絕對主力。

  併購刺激消退後的真實經營業績

  而自2018年起的全年財務數據,排除掉並表期間的口徑不一致的影響,才能真正體現迪森股份的經營現狀的變化,而這一年迪森股份的營收就開始出現了下滑。

  2018年報告披露,迪森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7.7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56%,其中B端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5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公司稱下滑主要受宏觀環境持續放緩影響導致部分運營項目效益有所下降;B端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67%,公司稱主要受益於常州鍋爐並表,業務訂單的持續提升;C端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59%,公司稱主要受上年同期“煤改氣”壁掛爐業績基數較高,2018年市場持續放緩影響。

  高速增長的B端裝備業務再次源於併購常州鍋爐增長,除此之外B端運營業務和C端業務同比都在下跌,尤其是C端業務,同比下降高達19.59%,顯然迪森股份確實受到了行業影響。尤其是2018年京津冀的“煤改氣”政策的放緩,這從2018年按地區的增速變化可以明顯看出,2018年北方地區實行營收5.4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7.83億元,同比下降了31.11%,是下跌最快的地區,可見迪森股份業績對於政策變動的依賴。

  2019年H1,迪森股份的業績下跌勢頭仍然沒有停止,2019年H1實現營收5.7億元,同比下降30.97%。迪森股份則解釋道,報告期內,受宏觀經濟環境下行走勢及煤改氣政策影響,公司清潔能源投資及運營業務及智能舒適家居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清潔能源應用裝備業務報告期內仍受搬遷因素影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30.97%。

  顯然在沒有新的新的併購或者政策的刺激的情況下,迪森股份的收入下跌的趨勢或許難以轉圜。

  持續下滑的毛利率

  如果說拆解收入來源的還不能完全說明迪森股份的經營情況,那主營業務毛利率的變化則能進一步說明問題。

  從毛利率來看,2015-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34.95%、35.56%、33.73%、31.37%和28.55%,除2016年微增外,近幾年的毛利率一直呈現下滑趨勢。

  根據具體的主營業務分析,由於年報業務劃分中只有B端運營和C端產品與服務連續披露毛利率,且兩種業務在主營業務中分量較重,所以分析此兩種業務的毛利率變動趨勢:B端運營2016年-2018年及2019年H1的毛利率分別為31.20%、30.58%、29.95%和27.57%,同期C端產品與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1.16%、34.95%、33.56%和34.66%,顯然B端運營的毛利率在持續下跌,而C端產品與服務除2017年降幅較大外,基本保持穩定。

  綜上來看,迪森股份總體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受B端運營毛利率下滑拖累,而C端產品與服務的毛利率近年保持平穩,結合收入分析,B端運營業務受行業影響收入和毛利雙降,而C端產品與服務則更多是由於煤改氣政策影響導致的收入下滑。

  營收淨利雙雙大跌

  業務的影響對於迪森股份還在持續,迪森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6億元,同比下降24.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99.34萬元,同比下降38.91%;迪森股份本年迎來了營收與利潤的雙雙大跌。

  而根據前文中的收入和毛利率的分析,收入和利潤的下跌並不是偶然,而更多的是趨勢的正常延伸。

  B端運營在宏觀經濟環境下行中,仍將面臨持續下滑。C端產品與服務更多的受收入拖累導致的業績不佳,而收入直接受到煤改氣政策影響,從目前的京津冀煤改氣政策來看,依然會處於放緩節奏,在天然氣供應本身不能出現大幅增長的現狀下,需求依然會繼續受到壓制。

  從前三季度看全年,迪森股份四季度業績出現爆發性增長的概率並不大,且就算四季度業績扭轉,要像扭轉全年業績形勢難度也非常之大。(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逆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