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2017年4月27日清晨5點多,參加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中,最年長參閱抗戰老兵陳廷儒在蘇州逝世,享年104歲。

2015年,他參加了勝利日大閱兵,通過天安門時他莊嚴敬禮的畫面,感動億萬人。

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陳廷儒1914年1月出生於江蘇漣水,1939年9月入伍,1942年9月入黨,生前為蘇州軍分區,第五幹休所正師職離休幹部,是蘇州軍分區首位百歲老人。

80年前,時任小學校長的陳廷儒,面對日寇的野蠻入侵,挺身而出,毅然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游擊隊,踏上抗日救亡的道路,並因為文化程度較高,很快成長為部隊骨幹。

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陳廷儒年輕時期的軍裝照

抗日戰爭期間,他歷任漣水縣抗日遊擊隊基幹隊長、中隊長、連長,區委書記兼區長,領導抗日群眾,在敵後戰場與兇殘的日寇展開殊死搏鬥,自己九死一生,親人也因受到牽連被敵人殘忍殺害。

解放戰爭期間,他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北兵團政治部秘書、科長,參加了淮海、渡江、炮擊金門等重大戰役戰鬥,為民族獨立和解放立下汗馬功勞。

新中國建立後,歷任福州軍區解放前線報社副社長、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福州警備區顧問等職,為部隊思想政治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後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

2015年9月3日,已是102歲高齡的陳廷儒作為抗戰老兵代表,參加了舉世矚目的勝利日大閱兵。

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因為年齡最長,陳廷儒被安排在老兵方陣第一車、第一排、第一座,引起全國人民廣泛關注。陳廷儒在通過天安門時莊嚴敬禮的畫面,深深感動了億萬觀眾,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腦海中。

2015年8月底,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之際,軍報記者有幸採訪過這位飽經戰火洗禮的老人。談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他說,一定要銘記——

“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

陳廷儒的家位於姑蘇古城東南隅,院落不大,佈滿花草盆景,錯落有致,井井有條。滿目鬱鬱蔥蔥,一下子沖淡了盛夏的暑氣,給人寧靜舒適的感覺。

陳老中等身材,略顯清瘦,風度儒雅,談笑風生。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一位飽經戰火洗禮的百歲老人,能夠有如此康健的體魄。

作為年齡最長的參閱抗戰老兵,陳老身上有什麼不平凡的故事?話題自然而然地從70多年前的那場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打開。

日本鬼子來了,小學校長當不成了

1914年1月,陳廷儒出生在蘇北漣水縣胡集區姜垛村一戶貧苦農民家裡。因父親早逝,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艱難,陳廷儒打小被過繼給伯父當兒子。

伯父對聰明伶俐的陳廷儒甚是疼愛,省吃儉用供他上私塾讀書學文化,期盼他日後能出人頭地。陳廷儒沒有令親人失望,以優異的成績從程集高小畢業,1933年順利考入省立運河鄉村師範學校學習,後畢業分配到胡集小學任校長。

“說是校長,其實手下沒兵,我既任校長同時也是任課老師。”談起當校長的經歷,沉浸在回憶中的陳老笑了起來,“我熱愛這份教師職業,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那是一段充實而又快樂的時光。”

可惜當校長時間不長,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不斷傳來的國土淪喪、老百姓家破人亡的消息,令年輕的陳廷儒痛心疾首,同時也感到了一介書生、報國無門的痛楚。

由於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策略,國軍節節敗退,很快戰火燃燒到陳廷儒的家鄉。日軍從連雲港一路南下,幾乎沒有遇到激烈抵抗,1939年初春,漣水縣城淪陷。兵荒馬亂的年代,許多學生隨家長逃難去了,陳廷儒也沒有心思教書了。這個時候,國民政府漣水縣教育部門以不專心工作為由,把他這個校長免職了。

“國家都要滅亡了,還談什麼好好工作?”陳老說,“免職了也好,正好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今後的路怎麼走。”

不當亡國奴,毅然參加黨的地下抗日武裝

日軍的兇殘,加之國民政府不正面抵抗,使許多國人看不到希望,許多人離開家鄉逃難退向大後方。剛開始,陳廷儒也曾產生退到大後方謀生的念頭。但內心強烈的不想當亡國奴的痛苦,最終打消了他的這一消極想法。“不抗日就沒有好日子過,不抗日就得當亡國奴!”

這個時候,在漣東地區出現了一支抗日遊擊隊。這是一支30人的抗日武裝隊伍。後來陳廷儒才知道,這支隊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獨立抗日中隊,是我黨利用國民黨一個思想進步的區長手下30人的區保安隊名額組建的,主要任務是在敵佔區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組織群眾抗日。中隊白天不活動,一到晚上,就有計劃地到偏遠農村向群眾宣傳抗日思想,教唱抗日歌曲。

聽了黨的抗日宣傳後,陳廷儒受到巨大的觸動,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發生很大的轉變。後來又學習了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理論,感到組織群眾全民抗戰是個可行的辦法,從而看到了抗日救亡的希望。

“誰都不想當亡國奴,老百姓抗日的決心是一致的,把群眾組織起來在敵後開展抗日鬥爭大有可為。”陳廷儒毅然決定參加了黨的抗日武裝組織,並且因為文化程度較高,很快成長為抗日宣傳的骨幹。

回憶起那段搞地下抗日宣傳的經歷,陳老神采飛揚,“我們一般是晚上運動到一個村,先派崗哨把村子的所有進出路口封住,只許進人、不許出人,以防走漏風聲遭到敵人偷襲。”

陳老說,向群眾教唱了許多抗日進步歌曲,很多現在都記不清了,但一提到著名的《大刀進行曲》,陳老還是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當了區長遭報復,伯父被鬼子殘忍殺害

國民黨軍隊撤離漣水縣後,獨立中隊的抗日活動也就公開化了。1940年,新四軍三師黃克誠部來到蘇北,領導敵後抗日鬥爭。漣東抗日遊擊隊也發展壯大起來,很快達到300多人的規模,在漣水地區有了較大的影響。

陳廷儒也很快成長為基幹隊長、中隊長、總隊七連連長。1942年,陳廷儒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他被任命為李集區區委書記兼區長,肩頭的擔子更重了。

日偽軍屢屢遭到新四軍游擊隊的襲擾,漢奸分子也常被秘密鎮壓。吃了虧的日偽軍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身為新四軍區長的陳廷儒自然成了日偽軍的重點剿殺目標。

有幾次,鬼子下鄉掃蕩,都把陳廷儒所在村作為重點清掃對象。但由於新四軍早有防備,加之群眾警惕性高,鬼子雖然來勢洶洶,但都撲空無功而返。

1943年春天的某個早晨,陳廷儒因公事沒在村裡。日偽軍200多人在叛徒的帶路下,悄悄摸進村子裡,很快把村子包圍。一夥敵人直撲陳廷儒家中,野蠻地踹開院門,搜捕新四軍幹部。陳廷儒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伯父被敵人當場殘忍殺害,有幾名民兵被敵人擄走,不久後也被日軍殘暴屠殺。

得到消息的陳廷儒無比傷心,想起伯父對自己親如父親,他再也忍不住放聲慟哭起來……

跟隨大軍一路向南,事業愛情雙豐收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取得偉大的抗戰勝利。

由於當時農村信息極度閉塞,等陳廷儒他們得到抗戰勝利的消息,已經過去幾天時間了。“大夥兒特別開心,雖然條件有限沒有搞隆重的慶祝儀式,但想起一路走來,冒著槍林彈雨,犧牲無數先烈,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當然高興!”提到當年獲悉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情景時,陳老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據陳老回憶說,“抗戰勝利前夕,常常看到頭頂有美國盟軍的飛機飛往日本方向去執行轟炸任務,我們知道,抗戰的形勢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扭轉,日偽軍如同秋後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

抗戰勝利後,陳廷儒所在部隊被編入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他先後任蘇北兵團政治部秘書處秘書、第十兵團政治部秘書科科長,參加瞭解放戰爭之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上海、解放福建、炮擊金門等重大戰役戰鬥。建國後,他先後任福州軍區政治部解放前線報社副社長,福州軍區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福州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莆田軍分區副政委,福州警備區顧問。195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獨立功勳榮譽章。

在福州軍區政治部機關工作期間,一名聰慧美麗的蘇州姑娘、女幹部程璧珍義無反顧地愛上了陳廷儒。他們戀愛、結婚、生子,相濡以沫,甜蜜恩愛60多年。

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陳廷儒與夫人程璧珍

1981年,陳廷儒離休,與夫人一起回到“天堂”蘇州休養。他們一個酷愛書法,一個喜愛畫畫,琴瑟和諧,夫唱婦隨,安享晚年。他們生活簡樸,熱心公益事業,關心下一代成長,經常給青少年學生講革命傳統。

懷念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隊第一人 老英雄陳廷儒

陳廷儒與夫人程璧珍

談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陳老說:“抗日戰爭損失太大了,年輕人要銘記歷史,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努力振興中華!”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