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以“考”促“包”掀為民服務熱潮

中國小康網11月14日電 記者周傳人 雖然已至初冬,但柘岱口鄉毛陽村大瓦鋪自然村村民們的心裡卻是暖融融的。連日來,符合“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政策的村民們正在忙著收拾雜物、對舊房進行拆除。“部門的、鄉里的、村裡的幹部多次上門向我們宣傳這個好政策,再加上很早之前大家就有搬出去的意願,我們肯定積極響應。”大瓦鋪村村民周世雄說。

記者發現,能這麼快進行整村搬遷,得益於遂昌推行的“同包同考”機制。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遂昌堅持學做結合、查改貫通,創新“同包同考”機制深化“三服務”,使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主動圍繞群眾關切的難事、煩事,集中力量攻堅。

“‘包’就是黨員領導幹部包乾項目、克難攻堅、一抓到底,‘考’就是納入考核檢驗工作成效。”遂昌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32名副縣以上領導包乾61個項目,組建33個單位成立新時代高質量綠色發展挺進師,負責任務攻堅。同時,重新制定《部門鄉鎮考核實施意見》,將“大搬快聚”“一戶多宅”清理整治、農房確權發證等重點工作納入鄉鎮部門聯動考核內容,並將考核結果與單位獎懲掛鉤。

如今,縣、鄉、村三級黨員幹部聯動,齊齊走入田間地頭,“紮根”基層為群眾解讀相關政策,幫助群眾解決實際難題。縣行政執法局幹部通過募捐、爭取資金支持等方式,為大柘鎮梭溪橋村村民修建起停車場。王村口鎮黨員幹部通過尋找應急水源,架設輸水管等方式投入資金5萬餘元,解決4000餘人用水緊張問題。濂竹鄉柘坑村“第一書記”卿甫主動為村中28位70週歲以上的老人代辦了公交車老人卡,今後老人都能免費乘坐公交車進城了。

“扣績效獎金是小事,但是如果考核指標難看,就說明我們工作做得不夠好,那就是大事了。”柘岱口鄉黨委書記陳林軍說,把“大搬快聚”、“一戶一宅”這些難點工作納入考核,更好地鞭策了我們黨員幹部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幹勁更足了。

據瞭解,目前,遂昌已完成投資28.1億元,新上馬民生實事項目10個;83%的行政村完成消薄任務,發放農房確權證14267本,1297戶符合“大搬快聚”政策的農戶登記搬遷;收集民生實事問題85個,合力解決69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