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焦頭爛額?日本宣傳畫《對日抗戰之末路,明朗華北之建設》


《對日抗戰之末路,明朗華北之建設》是抗日戰爭期間,日本針對國統區和敵佔區民眾出版的全中文宣傳畫報,意在消亡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美化侵略戰爭,根據全圖的內容判斷,出版日期應在1938年武漢會戰後,原圖尺寸41 x 29釐米。

圖中頂部有兩家日機正在對著陪都重慶空投燃燒彈,看機型可能為八九式艦上攻擊機。據不完全統計,在重慶大轟炸的5年間日本轟炸重慶218次,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死難者達10000人以上,超過17600幢房屋被毀。

圖中的蔣介石則被一團大火燒的跳了起來,一面捂住耳朵,表情驚慌。上面寫“蔣介石焦頭爛額”,下面寫“赤禍瀰漫”。然而就真實歷史而論,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政府,此時逐漸穩定住了戰局,反而是日本後來挺不住美國的制裁,不得不偷襲珍珠港。

圖中的華北地區則寫著“明朗華北,大放光明”,意指日本搞的“大東亞共榮圈”,將侵略戰爭美化成幫助中國。

圖中上海、南京、武漢等地遍地戰火,一架國軍戰機被擊落。一個官員正在拿著錢袋子從南京逃跑到武漢。這個穿黑衣服的人,難道是指不戰而逃的唐生智?具體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海上,四艘日艦從天津遊弋到廣州,上書“海上封鎖”。我國出海口全部喪失後的確陷入了極大的被動,只能依靠中蘇公路,中越鐵路,滇緬公路、駝峰航線、史迪威公路等渠道輸入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