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為何百姓還是窮困潦倒?

hybeng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年年伊朗政府石油收益幾千億百姓卻窮得叮噹響,民眾不是傻瓜,要真是這樣懸殊的貧富差距,都用不著美國從外部的裡應外合,伊朗自己就撐不過20年。


真實的情況其實是伊朗政府的財政收入並沒有幾千個億這麼肥的流油,而平民百姓雖然過得比較苦,但由於財政補貼,大多也並沒有窮困潦倒到睡馬路的地步。

在伊朗,除了政府自身的財政系統以外,還有一個獨立於伊朗政府的“國家發展基金”,這個基金由教士集團和伊朗革命衛隊控制,而財政來源就是從每年伊朗石油天然氣出口收益當中,抽取20%作為收入。而這個基金的用途就是在平時負責擴大收入積累財富,而在被制裁或低油價的時候向伊朗政府以及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以渡過難關。


於是伊朗政府在獲得油氣收益後,第一時間先要被“國家發展基金”抽取兩成的利潤,而這還不算完,在繳納之後,還要向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和天然氣公司分別繳納14.5%的原油和天然氣收入作為這兩家公司的發展補貼。也就是說,最終要到伊朗政府手裡的油氣收入,其實只有實際收入 的65.5%,所以伊朗政府獲得的石油收益其實並沒有這麼肥。

不過伊朗現在的政府之所以能堅持40年,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教士集團知道自身吃飽但也要給別人喝湯的道理,從而利用伊朗政府收益再分配給民眾提供大規模補貼,從而換取民眾的支持。所以雖然有些伊朗民眾仍然生活在溫飽線上,不過由於政府的補貼還是勉強維持生計的,還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以2019財年為例,伊朗政府專門拿出來140億美元專門負責對民生的補貼與福利,其中包括住房補助每月約7.5美元,食品補助每月約14.5美元,勞動收入補貼約每月5.5美元,當然如果每多生一個孩子的家庭,可以獲得每人增加10%月工資的獎勵等等。

要知道2018年度伊朗城鎮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約3750美元,而鄉村居民家庭則更低,只有2010美元。不過如果各項補助都拿全的話,每年大約能拿到350美元,約佔伊朗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17%。所以這麼一看,伊朗政府為了維持穩定,對民眾的補貼其實還是不少的,也是十分下本的。


不過收入少、福利高這種局面,令夾在教士階層和平民階層中間的伊朗政府十分的難受,以至於財政赤字連年增加,比如今年的赤字就比去年增加了74%,缺口達到了39億美元,在目前伊朗遭受美國製裁情況下,這個缺口短期內很難補上,屬於慢性失血的狀態。

伊朗目前面臨著財政低收入與高福利支出的這種狀態,一方面是因為來自於美國製裁的外部原因,但其實另一方面也是來自於伊朗教士集團維護統治的內部原因。不過伊朗不是美國,貨幣里亞爾遠沒有美元值錢,長期赤字不是長久之計。未來想要解決這一問題,要麼教士集團對伊朗內部資源的再次平均,要麼只能從外部打破現有體制幫助伊朗重新進行資源的洗牌。


馬克觀察


伊朗作為石油大國,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實際上,這些收益就像一塊大的蛋糕,卻被分成了好幾大塊和無數小塊,改善民生的佔比微乎其微。這其中存在三個主要原因:

1、軍費支出。伊朗位於中東這樣一個全世界最混亂的地區之一(尤其是近十幾年),需要強大的武器裝備和大量的人員來維護自身的穩定。伊朗想獨善其身是很困難的,可想而知有多少資金被投入。

2、權貴階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伊朗獲取的利益大多都被教士基金組織所控制,以教士階層為主體,神職人維護為依託,再加上世俗的官員,可以說多數錢都是被它們所瓜分。由此可見,用於改善民生的資金相對很少。

3、伊朗人口較多,分配到每個人頭上的資金自然而然就很少了。

由於民生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伊朗人民依舊是窮困潦倒。



最近,在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下,伊朗石油收入更是大幅降低,伊朗人民只會更加貧窮。



秀問答


坐在金山上而百姓窮困潦倒的石油大國有伊朗和委內瑞拉。伊朗是世界石油儲量第三、天然氣世界儲量第二的國家,每年出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副產品。也就是說伊朗光一天的石油收就有上千億美元,加上天然氣和石油副產品的收入每年就有上千億美元的純收入。另外伊朗還出口大量的礦石,收入也不少。

伊朗按理說應該是非常富有的,但它的老百姓卻非常貧窮,且長年保持高失業率,有些地區甚至高達45%。同樣是泛中東國家的沙特(人口3300萬左右)卻富得流油、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等的人均收入非常高,而且還上了全世界高收入國家榜。除了伊朗,以上能源出口大國都非常富裕,國民富得讓人不敢相信,而且沒有失業人員,水電費免費,醫療、教育免費,一天只上二三個小時的班,幾乎人人開豪車,住別墅。宛如人間天堂。但伊朗人不能,大部分人伊朗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及非洲窮國。同樣是能源出口大國,伊國民眾則命運多舛,與同是石油經濟國家的生活情況相比,竟有天壤之別,形如煉獄。中東石油富國其實還是君主政體國家,但是國民的自由程度、法治程度卻比較高,而伊朗實行政教合一(混合體制),但則行高y管制方式。凡事總有因,該國百姓坐在金山上則窮困潦倒國弱民弱的真實原因如下:

一,體制僵化,建設無從談起。

伊朗實際上是在教士集團的統治下,實行政、教兩套領導體系,所以現實中政管不了教,教士集團利益日益固化。在政府這一塊,政不服教,相互頃扎,相互消耗,你一套政策,他一套制度,結果造成了政、教相互爭權奪利,爭搶利益的局面。這樣的政治環境,上層權力階層怎麼還能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搞好國家建立呢?體制僵化讓伊朗建設不了完備的工業體系,所以經濟就發展不起來。

二,軍費開支浩大,掏空了腰包。

伊朗實際上的軍費開支高達三四百億美元每年。自古以來,窮兵黷武、野心膨脹大過自身承受能力的國家都毫無例外地衰亡。歷史上伊朗曾經建立過稱霸世界的“波斯帝國”(公元前553年—公元前330年),那時的波斯帝國的勢力橫跨亞非拉,疆域達幾千萬平方公里。曾經有過的帝國輝煌讓歷任伊朗總治者都熱血沸騰,幾乎個個都想恢復二千多年前的波斯帝國榮光。自1979年伊朗什葉派宗教集團掌權伊朗以來,他們都想實現一個宏大的願望:統一什葉派世界——統一穆斯林世界——統治整個大中東——徹底擊敗西方勢力。

願望沒錯,但實現起來很難,難如登天。至於一統天下的大志,像前蘇聯如此強大的國家都堅持不下去,何況伊朗乎?就算今天最強大的美國,也還做不到統治全世界,如果美國有這麼大的能耐,美國就不需要這麼多的盟友了。很不幸,伊朗彷彿也在走美式霸權的路子。


伊朗當前最大的戰略設想是讓所有人口占一定比例的什葉派國家的什葉派都成為該國的主導力量。比如也門、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土耳其、沙特(15%的人口是什葉派,即近500萬人口)、巴林、索馬里、俄高加索地區等的什葉派人口都非常之多,這些地區被稱作什葉派新月地帶。伊朗對這些地區的什葉派反抗武裝均長期大力扶持,花費了鉅額的財富。特別是敘利亞,伊朗更是自接出兵十萬和支持數百億美元及難以計算的石油物資等幫助敘利亞什葉派政府鎮壓遜尼派反對派武裝。長達幾十年的支持消耗了伊朗大量的錢財,佔到伊朗國防開支的一半左右。

另外伊朗還有政、教兩支軍隊共50萬餘人、一千萬左右的預備役、眾多的武器裝備購買與維護、導彈研製與產生、海空建設等都需要鉅額的資金。有點像“先軍政治”。所以伊朗能源出口的近半財富都被迫投入了國防開支。民生方面資本投入不足,投入過少,各行業普遍肅條,那民眾自然就不能分享到石油蛋糕。


三,系統性腐化,權貴階層壟斷利益。

伊朗由教士集團掌實權,世俗權力部門權力小。伊朗的能源業以國有的名義被教士集團及革命衛隊集團掌控。也就是說,伊朗國家財權實際上不在世俗權力部門的手中。掌握利益分配的集團是不會讓自己吃虧的,而且往往會因權力之便多分多拿,這樣一來就容易形成特權階層。伊朗教士集團是個人口眾多的龐大利益集團,擁有從鄉村至德黑蘭的一整套教士機構。

伊權貴階層貪汙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石油財富大多被他們佔有。據美國政府去年公開透露,生活在美國(無綠卡)的伊朗官員子女有5000多人(擁有綠卡的已經除外),他們存放在美國的財產大約有2500億美元。美國還以此為由,威脅制裁一些伊朗高官。


四,經濟單一,人口眾多,思想保守。

伊朗的經濟實際上是單一能源出口型經濟而且人口眾多(9000多萬)。這種經濟必須配套能接納大部分就業人口的第三產業才能達到紅利分享的財富分配目標。但是伊朗的第三產業發展得非常不理想,比起周邊遜尼派國家風生水起的服務業,伊朗服務業就顯得比較落後。這主要是伊朗方面不重視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保守的教士思想在作怪。大家都知道阿聯酋、科威特、沙特等國都是比較開放的旅遊國家。當然,服務業門類眾多,除了旅遊觀光業,還有如金融、醫療、教育、運輸、航空、娛樂等產業。這些產業發展不起來,就業崗位就少,就業崗位少,收入就少,貧富差距就越大。


五,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經濟發展胎死腹中。

伊朗經濟不被西方接納,產品及投資都無法進入西方國家的市場。海灣國家被西方當作“寵兒”,數萬億美元資本在海外“錢生錢”。比如沙特,在美國及西方的高科技投資資金就高達二萬億美元以上。僅軟銀,沙特就投資差不多500億美元。世界很多大公司的大股東實際上就是沙特資本公司。海灣富國與西方經濟的融入程度很高,而且是石油美元的基石。只要美國不垮,他們就永享富貴。

上天眷顧伊朗,給了他們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伊朗統治階層則不會發揮它的作用去實現國強民富的目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2018年伊朗GDP總量達到452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8名。伊朗2018年人口8236萬人,人均GDP達到5491美元,位居世界第100名。伊朗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經濟發展水平處於中游,要比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斯里蘭卡、菲律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高。所以,說伊朗老百姓窮困潦倒顯然是有些誇張的成分。

伊朗是世界產油大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在其最新的世界能源報告“BP世界能源統計評論”中稱,2018年伊朗的原油產量為每日415.5萬桶。在美國製裁伊朗以前,伊朗石油出口量為每日250萬桶左右,但是在美國頒佈石油禁令以後,世界各國迫於美國的制裁壓力,大部分國家停止了從伊朗進口石油,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量下滑到每天不足30萬桶。

我們來估算一下,伊朗2018年每天石油產量415.5萬桶,按照每桶65美元的平均價格來計算,每天產值大約2.7億美元,一年按照360天計算就是972億美元。伊朗按照每天出口250萬桶石油,每桶65美元計算,一年就是585億美元。而伊朗公佈的2018年原油及石油產品出口收入是658.82億美元,估算的還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所以,說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伊朗雖然是產油大國,但是伊朗的石油產值在GDP比重也只有20%左右,這沒有海灣石油富國比重高。伊朗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8236萬人,石油收入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也沒有多少。

伊朗目前經濟比較困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國的經濟制裁對伊朗的石油出口造成重大的打擊,這使伊朗從石油出口中獲得的收入大幅減少,想象一下,原來每天出口250萬桶,現在每天出口不到30萬桶,能不困難嗎?

另一個原因就是伊朗對中東周邊國家的援助佔用了比較多的資金。伊朗作為中東什葉派老大,對也門胡塞武裝、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什葉派武裝都有援助,這些都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銀的。尤其是伊朗參加敘利亞內戰,數萬人一年的花費就是幾十億美元,這才是大頭。


銘蘇先生


伊朗的支柱產業就是出口石油,佔GDP的60%左右。不過因為美國的制裁,伊朗出口的量在持續減少。其他產業的發展又因為美國的限制,根本沒有什麼起色,對財政的貢獻杯水車薪。

所以,伊朗政府通過石油獲得的收入只夠政府勉力支撐了,中間還會有一部分進行貪墨,最後能剩下給伊朗老百姓的就寥寥無幾了。不過伊朗政府,一直在給予物價補貼。老百姓窮是窮,日子還是過得去的。


我下面講講伊朗的石油收入花到什麼地方去了。

巨大的軍事開支與外交開支

伊朗除了一支正規軍,還有一支海陸空齊全的革命衛隊。兩隻部隊加起來就是60萬軍人,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準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

這些人不論是裝備、訓練還是薪水都是一筆沉重的財政負擔。石油收入的一部分就是拿來供養軍隊了。

伊朗還有一大筆支出是對胡塞武裝,哈馬斯,索馬里青年黨等組織的投資,參與敘利亞戰爭也需要資金的投入。伊朗的外交策略也讓伊朗有了鉅額的花銷,毫無疑問,這錢大頭還是石油收入出。



石油收入的利益在分配

伊朗的石油收入還是非常客觀的,各項政府花銷之後,還會剩下一部分。這部分就被伊朗教士階層為主體,神職人員為依託,世俗化的政府官員為基礎的整個利益集團瓜分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貪婪,有權利就會滋生出腐敗,宗教只是這些教士謀利的手段。



伊朗人口太多了

伊朗今天的人口在8000萬以上,就是伊朗的石油收入大部分分配給老百姓也會顯得有些杯水車薪。況且伊朗老百姓能分享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石油收入,再除以8000萬,每個人拿到手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要知道沙特作為全世界頭號石油出口國,人口才2000萬左右。另一箇中東富國卡塔爾才264萬的人口。

伊朗現狀

因為美國的制裁,導致伊朗貨幣暴跌,物價飛漲。雖然麵粉等主食享受國家財政的直接補貼,價格較為穩定,但諸如蔬菜、牛羊肉和雞蛋等副食品價格漲幅十分顯著。

2018年下半年,伊朗的羊肉價格在半年內漲幅超過40%,雞肉價格則上漲了一倍。目前首都德黑蘭多家享有國家補貼的肉鋪都採取了限購政策,規定以優惠價格購買的肉類斤數上限,導致肉鋪門前都排起了長龍,有時甚至排隊兩小時也買不到一公斤羊肉。

伊朗國內依靠進口的一切東西都發生了暴漲,甚至普通的打印紙價格都翻了一倍。




不過這對其他幣值穩定的國家來說,近期去伊朗旅遊非常非常划算。因為匯率原因,以人民幣計算,伊朗可樂一塊錢一罐,豆油三塊錢一大瓶最少1.5升,大餅像烙餅是的那種很大一張,買了七八張才花2塊多錢,薯片大包的也就1塊多錢。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不值得一駁。

由於美伊對抗了40年,美國和西方媒體對伊朗進行了妖魔化的宣傳,把伊朗描繪成了一個人間地獄似的。當年美國要發動伊拉克戰爭時,西方的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說,薩達姆製造了生化武器,可結果呢?戰後多少年,美軍把伊拉克絕地三尺翻了個底朝天,只是幾袋洗衣粉而已。

所以有人所說的“伊朗百姓窮困潦倒”就是受西方媒體的蠱惑,中了毒。我就想問問:你去過伊朗嗎?到伊朗的城鄉做過調查嗎?你和最底層的伊朗人有過接觸嗎?你看過伊朗財政部的年度報告嗎?如果這些都沒做到,那憑什麼可以斷定說伊朗每年的石油收入幾千個億,而百姓嗷嗷待哺呢?



但是有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伊朗被美國圍困制裁了幾十年,採用各種手段想顛覆伊朗現政權,可是伊朗現政權仍然很堅挺,也沒有聽見伊朗國內的民眾因生存而扯旗造反,或者被美國搞出什麼顏色革命!是看今日之天下,敢於美國真刀實槍叫板的國家有幾個?

恰恰相反的是,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強權15年了,伊拉克至今遍體鱗傷,最近幾天又爆發了巴格達以及多個省份的大騷亂,造成近百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伊拉克連起碼的電力供應都要依靠伊朗,這說明了什麼?美國要把伊拉克樹立為中東地區的民主標杆,可結果呢?顛覆了人們的三觀。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只有對比才有發言權。就以相鄰的伊朗和伊拉克做個橫向比較,哪個國家的民眾生活得相對幸福一些,便一目瞭然了。因為兩伊之間最有可比性了。所以,“伊朗每年的石油收入幾千個億”,與“伊朗民眾生活窮困潦倒”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國家花錢的地方很多,民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沒有國哪來的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力量做後盾,民眾能過穩安生日子嗎?恐怕連基本的生命都沒法保障。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阿富汗等國,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花多少錢能買來和平呢?700多萬敘利亞難民至今在境外流浪,他們的家園在哪兒?

美國每年的軍費開支7000多億美元,這又是圖啥呢?美國最近又爆出了乞丐被餓死街頭的新聞,號稱最有社會保障的頭號美帝,不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嗎?所以,千萬別聽風就是雨。哪兒都有富人,哪兒都有窮人。正因為豐富多彩,才叫世界。如果伊朗真的那麼不堪的話,還能收留阿富汗的300多萬難民嗎?而堂堂的大英帝國,卻被幾個難民嚇得趕緊要脫歐,脫了三年還沒脫掉。


書中有毒


主要還是因為人多,伊朗人口多,直接拉低了石油的人均產值。現在伊朗每年的石油銷售額大約是在1200億到1500億美元之間,而伊朗人口高達8000多萬,這麼點錢平均到總國民身上真心是沒有分到多少錢,也不過1000多美元的GDP。

其次,同樣售賣石油,伊朗的利潤要比沙特等國低得多。國際上的石油貿易基本上控制收益在40%左右(包含國家抽20%的能源稅),伊朗在受到國際制裁後不得不降價10%銷售,還得承諾包運輸(運輸成本佔到了2%~5%左右)。也就是說這1000多億的總產值帶來的利潤也不過400~500億美元而已,這均分到每個人身上也就是幾百塊錢。

伊朗除了收入不高之外,物價也貴!由於缺乏本國自產能力(能夠進口的國家又不多),這使得他們必須要花很多錢去進口國外的商品,比如,糧食布匹等生活性物資,這些東西在伊朗國內非常貴,伊朗政府甚至不得限量供應這些物資。這直接拉高了當地的生活成本,能夠允許結餘出來消費的金錢便不多了。

除此之外,伊朗的交通運輸也不好,基礎建設差。伊朗有三分之一的國土是沙漠,三分之一的國土是高山丘陵地區,這使得當地的交通運輸能力很差,轉運成本非常高,經濟根本發展不起來。


優己


伊朗是能源大國,天然氣已探明儲量29.61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俄羅斯。


伊朗石油資源也十分豐富,可開採石油總量達到世界總儲量的10%左右。

在特朗普上臺以前,伊朗經濟一直穩步增長,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產業也發展迅速,一度佔比GDP27.9%。其中原油淨出口收入為760億美元,佔伊朗國家財政收入的60%左右。

除了石油天然氣產業外,伊朗外貿勢頭也比較良好,美國製裁前,伊朗進出口貿易額高達1800億美元左右。

在國家經濟發展迅猛的那幾年,伊朗出臺了一系列的國家福利補貼政策。包括教育、醫療、生活必需品等補貼,甚至還有住房補貼。所以那個時期伊朗老百姓的生活還是不錯的。


自美國實施制裁及“石油禁令”後,伊朗每天石油出口量由400萬桶跌至50萬桶,下降幅度高達87.5%,對伊朗財政收入造成了巨大打擊。

而且影響還遠不止如此,隨著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歐洲企業也逐步撤出在伊朗的投資。

在外貿方面,由於伊朗三大貿易伙伴歐盟、日本、韓國大幅減少同伊朗的貿易外來,導致伊朗貿易額急劇下跌60%左右。

除了外貿、石油天然氣外,伊朗旅遊、金融等產業也受到了巨大沖擊。諸如眾多的問題,讓伊朗老百姓很受傷。

自美國製裁後,伊朗貨幣大幅貶值,所有生活必需品價格都在飛漲。



不過伊朗總體還屬於計劃經濟國家,老百姓的日子雖然困難,但不至於吃不上飯,而且目前伊朗經濟正在逐步穩定。

面對伊朗的困境,中國及時了伸出援手。2018年5月,中國開通了至德蘭黑的貨運班列。大量生活物資運送到了伊朗,對於穩定伊朗物價,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巴基斯坦和伊朗已重新建立盟友關係,路上石油通道也已打通,相信不久伊朗的經濟也會大為改善,所以難關只是暫時的。

最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伊朗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與沙特不同,伊朗是個人口大國。僅靠石油是無法實現國強民富的。



花木童說史


伊朗是名副其實的中東大國,石油產量高,人口多,地盤大,但百姓並不富裕,這是為何?

伊朗的軍隊很費錢

伊朗和所有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一樣,它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而且國內大多都是什葉派。

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伊朗因為親美,日子過得還不錯。但,在霍梅尼等人的努力下,伊朗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有了新的開始。

和過去不一樣的是,新的伊朗和美國交惡,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霸權。這美國是好惹的嗎?

對於伊朗的表現,美國是不爽的,暗地裡開始支持伊拉克,於是兩伊戰爭就開始了。有人說了,伊拉克那麼傻嗎?甘願當美國的槍?哪裡,因為伊拉克和伊朗有領土爭端,而且伊拉克執政教派是遜尼派,和伊朗的什葉派剛好尿不到一個壺裡,於是趁著美國暗地裡的支持,和伊朗開始了為期八年的“兩伊戰爭”,打到最後,兩個國家筋疲力盡,經濟損失慘重,這讓伊朗經濟下滑了不少。

兩伊戰爭後,伊朗一邊恢復經濟,一邊考量世界形勢,沒有強有力的軍事力量,很可能會受盡欺負,特別是二十一世紀初,伊拉克戰爭後,伊朗更是感覺風險重重,因為美國軍隊無處不在,沙特、伊拉克、卡塔爾、阿曼、阿富汗、巴林等國都有美國駐軍,如此情況,伊朗只有加強自身軍事實力,才可能防患於未然。

目前,伊朗現役軍隊有51.3萬人,數量不少,海陸空都完全齊備。

維持如此數量不少的軍隊,伊朗肯定要花很多錢,也許對發達國家來說,這不算個事,但,對主要依靠石油經濟過生活的伊朗來說,國家收入的一大部分花到了軍隊上面,這是筆相當大的支出。

伊朗的工業化要花錢,支持教派和一些組織也要花錢

伊朗一直致力於自己國家本土化的工業化發展,目前為止,伊朗在軍事工業上,是比較齊全的,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製造武器,不受外國的影響,而伊拉克等國顯然缺乏這方面的能力。

除了要在伊朗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發展上多花錢,搞科技創新也得花錢。

歐美國家一直說“伊朗在悄悄發展核武器”,當然,到現在為止,美英等國基本沒有什麼證據,但絕對不能排除伊朗偷偷在造核武器,畢竟有了這個大殺器,美國才不能隨意欺負伊朗,以色列也得多多注意了。

事實上,無論是明著還是暗著,核武都是很費錢的。除了核武之外,研製其它武器,也都是一個個花錢的大坑,這有可能分流不少伊朗的財政收入。

除了軍隊投入,除了搞軍事研發,伊朗還支持了一些組織,比如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等,另外還經常支持敘利亞這個盟友,因為敘利亞也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這些支持,給伊朗的防禦減了負,同時,也需要花不少錢出去,否則這些盟友和組織,如何能心甘情願和你齊頭並進?

另外,伊朗作為什葉派為主的大佬,對於什葉派的的發展也是非常支持的,這也得靠錢說話,不能說說就完了。

總體說來,伊朗自己國家的軍工產業要發展,民用工業要發展,這都需要錢,而伊朗支持的組織和教派,也需要有錢支持,才能繼續。這又分走了一部分財政收入。

伊朗存在分配不公

伊朗這個國家,雖然不怎麼發達,但國內的貧富差距還是很大。

雖說石油出口創匯很多,但留到百姓手裡的簡直是屈指可數,除了國家支配主要收入外,伊朗的權貴階層和富人,在石油產業鏈裡大發其財,而民眾百姓,自然連湯都喝不上。

兩伊戰爭,讓伊朗死去了35萬人,受傷了70萬人,間接間接損失達到了兩三千億美元,一度差點讓伊朗經濟奔潰,而百姓的日子開始在水深火熱中度過。

這三十年,伊朗經濟在逐漸恢復,但受益更多的是那些富人,至於百姓,依然貧窮。

2018年,美國再起經濟制裁,伊朗出口情況再次大受影響,伊朗的高級官員和富豪們也受到了制裁,在國外的賬戶統統被凍結,廣大民眾的生活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總體來說,伊朗石油每年受益幾千億,而百姓依然貧窮,原因是:大量財政收入用到了軍隊上,用到了軍事工業發展上,用到了支持各種組織和宗教上,而國內的貧富差距又很大,社會再分配機制不合理,所以,百姓看起來日子實在不怎麼樣。


藍風破曉


題主的問題是:伊朗石油收入幾千億,為什麼老百姓還窮困潦倒!!!

按照平價購買力計算,伊朗的人均GDP是2.1萬美元,位居世界前60名,屬於人均GDP比較高的國家。

而且,題主你肯定不知道伊朗的人類發展指數是世界第60名,中東地區的另外一個大國土耳其人類發展指數是64名,比伊朗低了4位。

(伊朗首都德黑蘭)

伊朗超過了土耳其,更是遠遠超過被美國扶持了18年的阿富汗,和被美國扶持了16年的伊拉克,這兩個國家的排名都在100多名呢。

阿富汗就不說了,什麼都沒有,伊拉克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在美國的支持下也不擔心石油被禁運的危險,畢竟這些年跟別人玩禁運的國家就是美國。

所以,伊拉克的石油產量還真是不少呢。

雖然這兩年伊拉克因為戰爭的原因石油出口下降了,但是目前伊拉克還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每天光運到美國的石油就有400萬桶。

(位於波斯灣的伊拉克石油平臺)

目前石油價格是52.7美元,僅賣到美國的部分每年就能收入700-800億美元。

但是,伊拉克的老百姓比伊朗可窮困潦倒多了,人類發展指數為世界第120名,比伊朗差了60名。

什麼是人類發展指數!?

人類發展指數指的是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程度,其評定參考為這個國家人的壽命,受教育年限,人均國民總收入等。

伊朗的人類發展指數高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人均壽命,受教育程度和國民收入(購買力平價計算)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能打的,更不要說和中東一些國家相比了。

  • 伊朗目前人均壽命為75.95歲,美國是78.69歲,美國比伊朗高不了多少,要是這個國家老百姓窮困潦倒,怎麼能保持如此高的壽命呢。
  • 再看受教育程度,伊朗的識字率為93%,世界的平均識字率是86%,南亞和西亞的平均識字率是70%。在本區域內伊朗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並且基本普及了基礎教育,放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很長臉的!
  • 最後,國民收入,這最能體現伊朗老百姓是不是窮困潦倒。國民收入是評價一個國家人類發展指數的另一項重要指標哦。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伊朗的國民收入是1.7萬美元,並在2011年之前一直是超過土耳其的。此後,伊朗的國民收入增長出現了停滯,土耳其成功實現反超,雖然伊朗在2016年開始再次實現增值,可惜好景不長,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將會讓伊朗的國民收入再次下滑。

在美國的制裁下,現在伊朗的石油收益哪有幾千億美元那麼多呀?

伊朗石油收入最高的時候是2015年,有2500億美元,去掉成本收益肯定會大幅度降低。

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後,對伊朗制裁開始變本加厲,估計再這樣下去石油的收入上都要歸零了。

伊朗的石油產業大約佔到了GDP的18%,如果石油收入歸零,無疑會大大影響到老百姓的收入,所以伊朗老百姓收入下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是最大的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