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根本矛盾在哪裡?

幸福地帶2


導讀:烏克蘭和俄羅斯同根同源,都屬於斯拉夫人中的東斯拉夫人。這是一對歡喜冤家,從古至今兩國在合併分裂、再合併再分裂中度過漫長的千年。所以兩國關係非常複雜,很多問題和矛盾都是歷史遺留下的。即便是當年蘇聯時期赫魯曉夫為了紀念俄烏合並300週年劃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也成為幾年前俄烏關係惡化的導火索。因為在沙俄、蘇聯羽翼下被庇護的太久了,所以烏克蘭獨立後明顯缺乏獨立的外交經驗。隨著北約東擴,烏克蘭日益成為俄羅斯和北約爭奪的焦點。對於已經俄羅斯而言,烏克蘭作為俄羅斯和北約緩衝區域非常重要。但是從波羅申科上臺後實行全面西化、投入西方陣營,這引起了俄羅斯極大的焦慮。為了保護西南邊境的安全才在克里米亞獨立公投後併入俄羅斯版圖。


烏克蘭歷史演變的成因奠定了目前烏克蘭東西部尖銳的矛盾

並且兩國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基輔羅斯時代,當時還是一個國家。不同的是當時的基輔羅斯以烏克蘭為主,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是諸侯。所以在這個階段是烏克蘭人執掌東歐的歷史時期。可惜好景不長,蒙古崛起後開始了西征。


但是隨著基輔羅斯的衰落,蒙古西征軍佔據了這裡建立金帳汗國。無論是烏克蘭還是莫斯科都歸金帳汗國管理。金帳汗國衰落後,莫斯科公國和烏克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俄羅斯逐漸贏得了獨立後開始擴張,而烏克蘭則淪為立陶宛和波蘭聯合亡國的附庸。

為什麼一定要說這一段歷史,因為涉及到波蘭內亂的一些原因。在俄國意氣風發擴張領土時,烏克蘭強悍的波蘭統治下生存。波蘭信仰天主教,而烏克蘭信仰東正教。日子長了烏克蘭和波蘭的矛盾再說難免,所以此時烏克蘭就邀請俄羅斯解救他們。沙俄正巴不得有這機會,後面就是烏克蘭被解救後俄烏兩國簽署合併協議。有個細節我們要注意:與俄羅斯合併的只有第聶伯河以東的東烏克蘭,而西烏克蘭依然留在波蘭。西烏克蘭改變了信仰開始信風天主教,而東烏克蘭信奉和俄羅斯一樣的東正教。所以兩部分在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這種情況在俄、奧、普魯士瓜分波蘭的時候得到了暫時的解決,烏克蘭被全部劃入沙俄。沙俄在統治烏克蘭時期試圖同化烏克蘭,從宗教信仰、語言、生活方式等方面下手強制。但是並未獲得成功,所以也造成了烏克蘭部分人們對沙俄的反感。所以烏克蘭究竟是親俄還是親歐,各有各的支持者。到蘇聯時期,全國一盤棋。蘇聯在其龐大的國土上因地制宜的劃分經濟區域,而烏克蘭西部重點就是農業(歐洲的糧倉)。所以在2014年烏克蘭內戰時期,以西烏克蘭為主的政府軍根本打不過東烏的民兵。


烏克蘭獨立後外交政策在親俄還是親歐上搖擺不定

因為歷史原因,烏克蘭國內對於究竟親俄還是親歐都有一部分擁躉。況且新生的烏克蘭政權明顯缺乏獨立的外交經驗,畢竟被沙俄包辦的時間太久了。所以在親俄還是親歐的問題上有明顯的搖擺跡象。隨著北約的東擴,俄羅斯更加重視烏克蘭這個和北約之間的緩衝區。如下圖所示:相比斯大林時期俄羅斯的東方防線在步步後撤,只剩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作為屏障了。



俄烏關係惡化

進入21世紀,俄羅斯和西方對烏克蘭的爭奪進入白熱化。如果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俄羅斯不但失去了和西方的緩衝區而且會讓俄西南腹地的精華部分暴露在西方面前。這種矛盾和衝突最終在2014年亞努科維奇任烏克蘭總統時期徹底激化。

亞努科維奇總統本身的政治立場是親俄,結果被政變趕下臺流亡俄羅斯。而新上臺的波羅申科宣佈全盤西化,投入西方陣營。這讓當時的烏克蘭形式如同火上澆油,內戰爆發了。對於烏克蘭東部的反對派,波羅申科意見很明確就是武力剿滅。但是很顯然,沒有那個能力。東烏克蘭的兩個州先後宣佈獨立,克里米亞在經過獨立公投後併入了俄羅斯的版圖。

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徹底撕破臉,俄烏再難回到曾經的蜜月期了。雖然烏克蘭目前還沒有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是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與免籤政策密切了烏歐之間的聯繫。烏克蘭“全面西向”已是似乎已經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可能對於俄烏兩國來說,這是雙輸的結局吧。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很多中國人娶烏克蘭妹子當老婆,我們不妨把烏克蘭看成1位美女。這個豐乳肥臀的美女,被2個強壯的漢子看上,有錢的北約要上,暴躁的俄羅斯也要上。

你說烏克蘭該怎麼辦?親近北約,俄羅斯肯定要報復;親近俄羅斯,美女又不甘心。俄烏2個國家根本矛盾就是: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他的勢力範圍,而烏克蘭回答“不是”。

俄羅斯、烏克蘭都起源於基輔羅斯,而烏克蘭又長期被俄羅斯人統治,像沙皇俄國、蘇聯時期。儘管兩國曾隸屬一國,但歷史愛恨糾結很深,至今西烏克蘭親西方、東烏克蘭親俄羅斯。

歷史能夠影響當代,但是畢竟是過去式,現實才是更重要的考慮。烏克蘭,對俄羅斯真的太重要!

假如烏克蘭緊隨俄羅斯的腳步,那麼就不會發生俄羅斯從烏克蘭手裡奪取克里米亞半島的事情,也不會有後續的刻赤海峽衝突。

普京又不傻,沒有必要冒著得罪烏克蘭、被國際指責的風險,強行出兵拿回蘇聯時期送出的克里米亞。

控制克里米亞,就能控制黑海,這是克里米亞的地緣優勢。不能控制克里米亞,俄羅斯的莫斯科、索契、烏拉爾工業區等要地就會受到威脅。而整個烏克蘭的地理位置,更是俄羅斯軍事防禦的軟肋,不能退讓。

看看二戰歷史吧,希特勒的鋼鐵洪流攻打東方,地理上一馬平川,蘇聯維持長長的國境防線本身不易。

而蘇聯反攻德國,情況正好想反,越往西邊攻打,納粹軍隊的地理防禦越優勢,一定程度上彌補軍事實力的下降。

也就是說,德國到俄羅斯之間是大片的平原,而這平原的地形是扇形的,德國這邊窄,俄羅斯這邊寬。戰爭期間,越是往東戰線越長,防禦部署越困難,而越是往西越容易。

不難理解,北約東擴,俄羅斯從來就沒好臉色。再瞧瞧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邊境線,佔有俄羅斯東部國境線的一大段,俄羅斯怎麼會捨得失去這個緩衝國呢?


子屠龍


蘇聯結束後,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直接控制)、波蘭(間接控制)等國都加入了北約和歐盟。這讓同樣曾被蘇聯控制的烏克蘭極為眼饞,烏克蘭也希望能加快融入歐洲。

眾所周知,烏克蘭分為兩部分:東部的俄族區,以及西部的烏克蘭人聚居區。西部人是比較親近歐洲和美國的,他們當然想學波蘭。只可惜,烏克蘭永遠都甩不掉的鄰居俄羅斯,不會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俄羅斯有人放言:烏克蘭並非不可以加入北約和歐盟,前提是北約打贏俄羅斯……
有人覺得奇怪,同樣是被蘇聯曾經控制,同樣是歐洲面積大國,俄羅斯為何允許波蘭加入北約(及歐盟),卻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呢?這和波蘭與烏克蘭的地理情況密切相關。
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在歐洲嚴重對峙。而波蘭,位於華約對抗北約的最前沿,既最西部。從波蘭最東部邊界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約有1000公里,相對較遠。所以,美國要在波蘭駐軍,俄羅斯強烈反對,但並非以死相拼。畢竟,波蘭與俄羅斯之間還隔著親近俄羅斯的白俄羅斯。即使美國有膽量在地面上從波蘭進攻俄羅斯,白俄羅斯也可作為戰略屏障。

波蘭之於俄羅斯,有些類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島之於美國。屬於間接控制就行,丟掉也不是很心疼的那類。但是,烏克蘭之於俄羅斯,就相當於太平洋的夏夷夷群島之於美國,是絕對不允許別國佔有的。如果俄羅斯佔有位於太平洋中心位置的夏威夷群島,美國將被趕出西太平洋,所謂的島鏈防禦體系也就泡湯了。
總有人認為俄羅斯太欺負烏克蘭了,烏克蘭想怎麼樣,俄羅斯有什麼資格管?道理是沒錯的,但古巴和委內瑞拉都是自主的國家,古巴和委內瑞拉想怎麼樣,美國又憑什麼管呢?
波蘭總說最大的悲哀是距離俄羅斯太近,實際上,這話由烏克蘭來說更合適。烏克蘭的不幸,是睡在俄羅斯旁邊。而烏克蘭更大的不幸,是睡在俄羅斯最不利於防守的軟肋旁邊。

烏克蘭(含克里米亞和東部)面積60.37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面積第二大國。烏克蘭的鄰國,順時針方向是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匈牙利、斯洛伐克。
烏克蘭的地形,西部較高,有東喀爾巴阡山脈。東喀爾巴阡山脈以東,是第聶伯河沿岸高地。烏克蘭有一條大河,就是著名的第聶伯河,正好將烏克蘭一分為二,這也是烏克蘭的母親河。第聶伯河以東的地勢相對較低,東部與俄羅斯接壤處有一個頓涅茨嶺,但海拔也不太高。
這也就是說,烏克蘭第聶伯河以東地區與接壤的俄羅斯西部的地形構成差不多,海拔較低。就憑這一點,俄羅斯也是堅決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讓美國駐軍的。如果美國軍隊進入烏克蘭,駐紮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界,那麼俄羅斯西部是無險可守的。俄羅斯的心臟——首都莫斯科,就位於烏克蘭與俄羅斯邊界以北約600公里。美國重兵駐紮烏克蘭東部,就如同俄羅斯重兵駐紮在加拿大東部,對面就是美國最發達的紐約附近地區。

還有,俄羅斯為何不惜被西方封鎖也要拿下克里米亞?先不考慮克里米亞本就是俄羅斯送給烏克蘭的,居民以俄族為主。克里米亞和外東北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是不合適互相比較的。只從地理角度看,俄羅斯都不可能坐視克里米亞被美國控制,這會要了俄羅斯的命!
面積42萬平方公里的黑海,位於歐洲與亞洲之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黑海最北端就是克里米亞。而克里米亞最南端,與黑海南岸(土耳其北端)距離非常近。如果美國控制克里米亞,俄羅斯著名的黑海艦隊,戰略價值幾乎直降為零。這不是危言聳聽,黑海艦隊之於俄羅斯的意義,世人皆知。
俄羅斯在歐洲部分有三條出海口。最北端的是北冰洋出海口,有俄羅斯重要軍港摩爾曼斯克。西北方向有波羅的海出海口,有俄羅斯舊都及最大港口聖彼得堡。但是,從聖彼得堡要進出大西洋的附屬海——北海,沿岸多是俄羅斯的死敵,比如芬蘭、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要從波羅的海出入大西洋,必須經常丹麥與瑞典之間的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峽。丹麥、挪威、瑞典都是西方陣營的,和俄羅斯的關係不怎麼樣。

這樣一來,黑海就成了俄羅斯最重要的出海口。為什麼呢?看地圖,俄羅斯要打破美國的封鎖,必須在非洲或西亞擁有戰略支撐點。敘利亞,就是現在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極為重要的戰略支撐點。有了敘利亞,俄羅斯就可以向西介入地中海,向南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向東與伊朗聯繫。有了敘利亞,俄羅斯就可以在中東“下棋”了。俄羅斯現在還被稱為世界性大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在中東有駐軍。
俄羅斯與中東的聯繫,最便捷的通道就是從黑海出土耳其控制的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和俄羅斯關係不好,但最近也在互相利用,土耳其應該不會在海峽問題上難為俄羅斯。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只要出了黑海海峽,接下來就是與俄羅斯關係不錯的希臘控制的海域,就可以直接進入敘利亞了。
可如果美軍進駐克里米亞,就等於堵死俄羅斯與中東的聯繫。美國就可以實現“關門打狗”戰略,進一步分解俄羅斯。俄羅斯在西南方向再無出海口,這對俄羅斯來說將是毀滅性的地緣災難。還有,美軍要進駐克里米亞,向東可支援仇恨俄羅斯的格魯吉亞,將嚴重影響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存在,並進一步圍堵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通道。

圖-烏克蘭街頭
這就是為什麼在烏克蘭倒向美國之後,俄羅斯不顧付出巨大代價,也要強行佔有克里米亞的主要原因。現在,俄羅斯已經實際控制克里米亞。但即使如此,俄羅斯依然不可能讓美國的力量進駐烏克蘭,這事關俄羅斯的生死存亡。

地圖帝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眾所周知,烏克蘭和俄羅斯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就和俄羅斯分道揚鑣了。作為曾經的“夥伴”,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那可是“源遠流長”。

往遠的說,主要有克里米亞問題、黑海艦隊問題、能源問題;往近了說,就是現在,也產生了新的問題,東烏克蘭親俄和西烏克蘭親歐的問題。用現在的說法,叫什麼?叫歷史遺留問題,而且是非常長久。


歷史上,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屬於同宗同源,都是東斯拉夫人,起源於基輔羅斯。只不過由於後來的內部矛盾和蒙古人的入侵,以及立陶宛波蘭大公國對烏克蘭地區的統治,逐漸形成了現在獨立的烏克蘭民族。所以,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矛盾一開始就註定不是一個單純的利益衝突問題。

比如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問題,源自於18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1783年,克里米亞歸於沙俄,後來在1954年,蘇聯又將克里米亞劃歸了烏克蘭。至於黑海艦隊,那就更復雜了,由於蘇聯解體的影響,黑海艦隊一直懸掛著前蘇聯的旗幟,直到1995年,這支艦隊才被兩國一分為二,但是由於艦隊多支軍艦年久未修,烏克蘭只接收了18.3%的軍艦,其餘分折售給了俄羅斯。後來兩國又在基地租用問題上產生了糾紛,俄羅斯要求長期租賃,並獨自使用,烏克蘭自然是不答應的。不過這支艦隊的行動範圍是黑海和地中海,所以擁有數個基地,其主基地是烏克蘭港口城市賽凡堡。也因此,俄羅斯在過去數十年繼續使用這個港口作為其軍事基地,導致了兩國多年的外交衝突。



當然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如果說到目前烏克蘭的情況,那就更復雜了。


青史回聲


烏克蘭國內有兩個主要的民族,分別是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其中,烏克蘭人作為烏克蘭的主體民族,其佔國內人口的總量達到了77%;而作為烏克蘭第二大民族的俄羅斯人,則佔到約20%左右。

面積超過60萬平方公里的烏克蘭,其國土的中間被第聶伯河所貫穿,分成了東烏克蘭地區和西烏克蘭地區。而第聶伯河的東西,不僅是烏克蘭的地理分界線,更是烏克蘭國內的政治文化、思維觀念等的分界線。

因為,烏克蘭國內的俄羅斯人基本上都分佈在第聶伯河以東的東烏克蘭地區,他們與俄羅斯同根同源。因此,東烏地區的人們在政治文化上與俄羅斯亦步亦趨,是鐵了心的親俄派。而反觀第聶伯河以西,則是烏克蘭人的地盤,他們是一心的想著往富裕的北約陣營靠攏,對俄羅斯則採取敵視的姿態。

然而,烏克蘭又悲劇的處於北約與俄羅斯兩大陣營的中間,成為北約與俄羅斯“新冷戰”的犧牲品。正是這樣一個尷尬的區位,對烏克蘭內部的東西部差異起到了放大鏡和催化劑的作用,使得烏克蘭國內出現了嚴重的“人格分裂”。

而自蘇聯解體後,北約便不斷開始東擴,一再的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區域。所以,俄羅斯實際上早已無路可退。因此,作為鐵腕硬漢領導人的普京,他是絕對不會允許在俄羅斯的身邊,有一個完全北約化的烏克蘭存在。

於是,北約與俄羅斯圍繞烏克蘭問題的政治角逐,最終也就演變為烏克蘭內戰,而這也正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根本矛盾。

實際上,烏克蘭本可以憑藉蘇聯解體時所繼承的龐大軍事遺產,完全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個境地。可惜的是,烏克蘭人實在太敗家了。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和烏克蘭幾乎分得了蘇聯留下的全部軍事遺產。當時的烏克蘭從前蘇聯身上繼承了78萬軍隊,陸軍裝備包括345輛T-80主戰坦克和1320輛T-72主戰坦在內的各型坦克,共計6500輛;裝甲車7150輛;大口徑火炮7000餘門。

空軍裝備更是讓當時的我們為之羨慕不已,光是伊爾76戰略運輸機就有100多架,還包括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要知道,當時俄羅斯才分得8架)。而最關鍵的還是戰略核武器領域,烏克蘭可是繼承了前蘇聯留下的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與2500枚戰術核武器,使之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僅次於美俄的第三核大國。

此外,作為前蘇聯時代最重要的軍工基地,烏克蘭還繼承了龐大的軍工研發和生產能力。我們耳熟能詳的歐洲野牛、安225夢幻運輸機、以及我們的遼寧艦(原瓦良格號)等,都出自烏克蘭之手。

按理說,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足以支撐烏克蘭在外交上獨立自主,完全不需要看北約和俄羅斯的面色。然而,烏克蘭卻聽信西方的糖衣炮彈,不斷自廢武功,最終從一個全世界都不敢小覷的軍事大國,淪落成一個任由大國擺佈的孱弱國家!



這些歷史要讀


我們瞭解一下烏克蘭的歷史。從歐洲範圍來說,歐洲分為四大人種,一個先文明起來的,就是羅馬人,羅馬人把其它三個種族稱為三大蠻族,分別是日耳曼人、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現在歐洲主流當大哥的當然是日耳曼人。而俄羅斯就屬於斯拉夫人。

後面,斯拉夫人開始分支,分成了東、西、南三大門派,南斯拉夫人是南邊這一塊,有現在的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好像帶著亞字的基本都是南斯拉夫人。而西斯拉夫人是現在的波蘭、捷克等人。東斯拉夫就是俄羅斯人。

我們知道俄國跟波蘭是世仇,但兩國說起來還是一樣。

但是東斯拉夫不僅僅是俄羅斯,還包括了烏克蘭人跟白俄羅斯人。這三者以前同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就是以基輔為中心建立的一個國家。基輔現在是烏克蘭首都,所以東斯拉夫人的根其實是在烏克蘭。後面,俄羅斯人遷到了北面,從莫斯科公國開始慢慢稱霸。從血統上看,俄國人受蒙古人影響比較大。兩者進行了比較多的整合。


俄羅斯這個詞可以說是從基輔羅斯發展而來的,所以佔據基輔的烏克蘭雖然被稱為小俄羅斯,但他們不想做小了,他們認為自己佔有基輔,就更有資格繼承這個詞。這跟中國的中原人宣稱他們才是正宗是一樣一樣的。

而現在的俄羅斯人最好稱為莫斯科維亞,也就是莫斯科人。

烏克蘭的議員宣稱,俄羅斯說自己是俄羅斯,是在向烏克蘭展示一種“不友好的帝國政治”。

而烏克蘭這一支其實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為什麼呢?因為它處在四戰之地。無論是蒙古人東來,還是奧斯曼帝國北進,這裡都是交戰區域,而它的同胞兄弟莫斯科公國反而可以在北方慢慢發展,這一點跟戰國時期的秦國很像。

而到了十七世紀,莫斯科公國已經晉級為俄國,開始南下走親戚了,烏克蘭一緊張,就找了一個關係更遠的親戚:波蘭,跟波蘭聯合起來對抗俄國的南下。

而在這個時候,烏克蘭國內的哥薩克部落起義。這個哥薩克其實就是韃靼族,大概都是從中國北邊遷過去的,非常驍勇善戰。他們就找上了俄國。請俄國介入,俄國當然是求之不得,就此殺到烏克蘭。最終俄國跟波蘭打了十多年,以俄國略勝告終,兩人把烏克蘭給分了。西烏克蘭歸波蘭,東邊的歸俄國。這樣,俄國的印跡就打在了烏克蘭的歷史上。

那麼,到了一二戰的時候,烏克蘭一直處在德國跟蘇聯的爭奪之下,最終勝利是蘇聯。烏克蘭就此成為蘇聯的加盟國。

而烏克蘭可能說是蘇聯最重要的加盟國,有一個說法,俄羅斯失去烏克蘭,就失去了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烏克蘭本身就很重要,它是歐洲糧倉,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而且工業也不差,其工業基礎跟科技發展僅次於俄羅斯。尤其是軍工業也相當發達。蘇聯的航母製造基地就在烏克蘭。蘇聯解體後,很多的軍火販衝向烏克蘭,就是因為那裡武器多。而俄羅斯失去烏克蘭,就無法獨立建造一條航母。此外,烏克蘭的航天技術,尤其是戰鬥機技術也是非常先進。

第二,烏克蘭的位置重要。它所在的克里米亞半島控制著黑海出海口。俄羅斯從彼得大帝時期就唸念不忘黑海出海口,當時跟奧斯曼帝國開戰,當年的奧斯曼帝國也是強國,彼得大帝多次無功而返,直到葉卡捷琳娜時期,俄國才控制了這裡,走向了大洋。 如果烏克蘭倒向北約,那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此外, 沒有了烏克蘭,俄羅斯整個最溫暖的西南部就沒有了戰略縱深。這一塊不僅僅是俄羅斯的糧食基地,也是烏拉爾工業區。

總而言之,烏克蘭是俄羅斯最重視的一塊區域,網上有一個比較粗魯的說法,說烏克蘭就是俄羅斯的蛋蛋,美國要是捏住了它,俄羅斯的處境大家可以腦補。

所以,俄羅斯一直對烏克蘭的局勢最為關注。當年烏克蘭還是加盟國時,蘇聯就對這個地區特別好,什麼油氣基本相當於免費供應,現在烏克蘭分出去,俄羅斯就說要斷了它們的天然氣供應,其實就是加強存在感。


而烏克蘭也面臨選擇,如果過於靠近俄羅斯,那就會失去獨立性,成為小俄羅斯。而太遠,那可能會惹怒俄羅斯這位大哥。


腦洞歷史觀



任有新2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與其他幾個國家脫離蘇聯,組成俄羅斯聯邦。

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都是東斯拉夫人,歷史上他們同屬於一個部族:古羅斯族,同一個國家:基輔羅斯。

蒙古人入侵強行將基輔羅斯分割三塊: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

烏克蘭歷史上是基輔羅斯的核心地域,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


1654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簽訂了《佩列亞斯拉夫和約》,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1922年烏克蘭加入蘇聯,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

1985年,受到世界局勢的影響,烏克蘭的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烏克蘭開始了其獨立步伐。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佈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

2010年2月,在俄羅斯的扶持下,亞努科維奇當選烏克蘭總統,他上臺後拒絕與歐盟達成經濟協議,而是加強與俄羅斯的聯繫。


(亞努科維奇)

亞努科維奇強烈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拒絕與歐盟達成經濟協議。

他的政策在烏克蘭引起了嚴重的騷動,抗議者衝進基輔街頭,要求總統立即辭職。

而烏克蘭政府開始抓捕反對派。 最終議會宣佈解除亞努科維奇烏克蘭總統的職務,烏克蘭武裝部隊宣誓效忠人民,亞努科維奇被迫辭職,流亡國外。

2019年1月24日,烏克蘭法院以叛國罪缺席判處前總統亞努科維奇13年監禁。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還集中在克里米亞地區的歸屬上。


(克里米亞)

1955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共和國管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想將克里米亞收回。

克里米亞的大多數人都說俄語,在2014年公投後,該地區人民選擇加入俄羅斯。這招來了烏克蘭的極力反對。

俄羅斯派兵佔領克里米亞,強行使其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許多西方國家聲稱這是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


(普京強硬)

烏克蘭一直視克里米亞為自己的領土,而俄羅斯認為克里米亞是用鮮血打下來的,絕不會再把交給烏克蘭。

2018年8月28日,烏克蘭總統宣佈將終止烏俄友好條約。兩國局勢越發緊張。

(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

烏克蘭要走親西方之路,俄羅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想控制烏克蘭,這是兩國矛盾的根本。

克里米亞問題也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不可調和的矛盾。不解決這個問題,兩國關係短時間還將會維持劍拔弩張的狀態。

(美女檢察官)

所謂用人不疑,既然把IJN的航空戰隊這僅有的賭注交給南雲,山本也是深知IJN的空母打一架少一架,航空兵打一個少一個,和美國這樣的對手賭博,沒有一分是輸得起的。


(烏克蘭美女)

出發前米內還再三叮囑——“請務必把聯合艦隊安然無恙地帶回來”。


剛日讀史


烏克蘭的根本問題就是北約東擴,而且自己甘當馬前卒;現在烏克蘭已經成為東西方對抗的最前沿,至於民族矛盾領土衝突反倒是次要的;烏克蘭領導人如果清醒的話應該極力避免自己成為馬前卒成為別人的戰場;遺憾的是歷任烏克蘭領導人都缺乏政治智慧,被歷史和仇恨衝昏了頭腦,一股腦的倒向西方成為西方對抗俄羅斯的炮灰。

烏克蘭目前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保持中立,既不倒向西方也不倒向俄羅斯,在東西方之間綜合連橫,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地理位置,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確實要做到如此很難,需要高超的 政治技巧。類似二戰時的瑞士和瑞典等國。

中策搞好和俄羅斯的關係,和西方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畢竟俄羅斯是強大的鄰邦,並且烏克蘭的經濟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都只能從俄羅斯進口,得罪強大鄰邦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就是說寧願得罪西方也不能得罪俄羅斯。

下策就是完全倒向西方對抗俄羅斯,這也是烏克蘭變成現在這個狀況的根本原因,國土分離,國家分裂陷入戰爭狀態;而烏克蘭從西方得到的除了虛無縹緲的民主,很難有什麼啊?


春江水暖鴨先知88


從種族、宗教、文化、經濟、歷史等各方面來看,大毛和二毛本來本就是一家人,在將來,他們依然會是一家人。

他們之間本來沒有矛盾,只是因為家有逆子,被第三者插足,才造成了現在災難性的現狀。

真的是不做不死。

在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會有一些這樣的逆子,他們本來沒什麼本事,但自認為強大,不甘於認認真真的生活。或者,他們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巨大利益,他們擔心獲取的利益失去。

於是,他們認賊做父,成為了他們本國的吳三桂、汪精衛,或者是成為了前半生的溥儀,沿著狗繩的方向,一路向前,引狼入室,引火燒身。

這就是烏克蘭的現狀。

有人說,他們的主要矛盾出在克里米亞。

笑話。

克里米亞歷史上屬於俄羅斯,正因為是一家人,所以後來劃給了烏克蘭。

而且要搞清楚,俄烏矛盾和克里米亞危機,到底哪個是先發生的?如果沒有先發生矛盾,如果烏克蘭不沿著狗繩,準備用俄羅斯送過來的克里米亞束縛俄羅斯,會發生普京一怒收復嗎?

所以,這個顯然是不成立的。

只要是明眼人,很簡單的就能夠看出來,就象是一對夫妻,本來是一家,後來因為第三者的出現,才造成了互相反目成仇。

從根本上說,俄烏的唯一矛盾,就是被外力影響,被外力挑撥。

許多人說普京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但是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普京同志把握好火候,臥榻之側,是不應該允許外來的勢力進入的。正是因為與烏克蘭發生的齷齪,耗費了俄羅斯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以至於不得不通過其他方式去緩解,比如在中東拼命。

事已至此,能怪何人?

況且,大毛與二毛的矛盾,並不影響兔子從中漁利吧,我想。


關注行學組,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