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漢川的全球集裝箱底板隱形冠軍易主,董事長:安心做二股東

起步漢川的全球集裝箱底板隱形冠軍易主,董事長:安心做二股東

11月,康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欣新材”)的漢川工廠,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全自動COSB高強度定向結構板生產線在有序運轉,木材上料後便被剝掉了樹皮,接著被刨成厚薄均勻、大小一致的薄片,再經過乾燥、篩分、施膠、鋪裝、熱壓、鋸材工序後,一塊塊COSB複合系列集裝箱底板就“出爐”了。

最終,這些集裝箱底板會被賣給COSCO、Florens、CAI、Flexbox、BSL等全球知名船務和集裝箱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康欣新材在全球集裝箱底板市場佔有率達到33%,已然成為全球集裝箱底板領域的隱形冠軍。

今年前三季度,康欣新材實現營業收入15.47億元、淨利潤3.47億元、扣非淨利潤3.42億元。

這樣一家隱形冠軍,目前正式易主。近日,支點財經記者走進康欣新材並獨家專訪了董事長郭志先,聽她講述背後的故事。

退休後才開始創業

11月11日晚間,康欣新材發佈的公告顯示,康欣新材實際控制人股權轉讓事宜已完成股權過戶工作。

康欣新材的原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李潔家族,即李潔、郭志先、周曉璐和李漢華4名家族成員。其中,李潔與周曉璐、郭志先與李漢華分別為夫妻關係,李潔是郭志先和李漢華之子。

康欣新材的新控股股東,是原二股東無錫市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建發”)。截至發稿,無錫建發和李潔家族分別持有康欣新材15.77%和14.54%股權。

互換位置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進入正題之前,有必要回顧下康欣新材的發展歷史。

2002年,郭志先退休後開始創業。康欣新材最初的主要業務是種植和銷售意楊、竹材等速生材苗木。郭志先是湖北漢川人,因此康欣新材的種植基地便從漢川起步,並逐步輻射到整個湖北省。在此之前,她曾在武漢市建設銀行、武漢東湖高新進出口公司等多個單位擔任高管。

郭志先介紹,當初之所以進入林業領域,是因為看好林業發展,選擇從速生材苗木入手,因為它是可再生資源,且生長快、成材早。

的確,從1998年起,我國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可再生資源林木種苗種植。

“乘”上政策東風的康欣新材發展迅猛,後來還將業務從種植苗木擴大到了種植速生材及景觀樹等領域。

起步漢川的全球集裝箱底板隱形冠軍易主,董事長:安心做二股東

拿下全球知名客戶

2005年,郭志先決定將公司業務向林業深加工方向拓展。因為她注意到全球集裝箱海運量持續保持增長,且95%以上的集裝箱是由中國製造,而大部分集裝箱底板又由木材加工而來。

次年,公司在漢川建設康欣工業園。項目投產後,其集裝箱底板業務慢慢步入正軌。

不過,由於集裝箱底板對木材性能要求較高,尤其對木材的硬度有特別要求,康欣新材只能進口熱帶硬闊葉材等硬雜木做原材料。這是因為公司種植的速生材含水量高、密度不高,連“做筷子都嫌軟”,當時行業內只用它來造紙。

後來,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產材國家提出禁止或限制原木出口政策,導致進口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所以,我們決定還是在速生材上動腦筋。”郭志先回憶。

用了兩年時間,康欣新材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成為國內首家可以採用意楊等次小薪材製造集裝箱底板的廠家。為了能最大效率使用該項技術,康欣新材又與德國迪芬巴赫公司合作,定製開發了全球首條自動化COSB高強度定向結構板生產線。

該生產線於2015年投產,不僅可年產27.5萬立方米集裝箱底板,同時還能兼顧生產民用裝飾板和建築用木板。更重要的是,整條生產線是全自動操作。

康欣新材的產品成本低,品質也有保障,很快就得到了全球知名船務和集裝箱企業的認可,接到了COSCO、Florens、CAI、Flexbox、BSL等企業的訂單,市場越做越大。

2015年,康欣新材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超過了2億元。

成為隱形冠軍

就在這一年底,康欣新材成功借殼青島華光曲線上市。

註冊地位於山東的青島華光,原主營業務為網絡通信產品和電子代工。當時的經營狀況不好,扣非淨利潤連續多年虧損。

重組方案裡,青島華光置出資產評估價值為1.8億元,康欣新材置入資產評估價值為34.7億元。兩者差額部分由青島華光以5.9元/股的價格,向康欣新材全體股東約發行5.58億股股票購買。同時,青島華光還以9.01元/股的價格,向8家機構配套募集了約10.00億元資金。此後,青島華光更名為康欣新材。

彼時,李潔家族合計持有康欣新材股權接近30%。根據約定,李潔家族持有的康欣新材股份,解除限售日期為2018年11月19日。此外,2015年到2017年,康欣新材扣非淨利潤分別不應低於2.51億元、3.51億元和4.42億元。

借殼上市後的康欣新材表現良好,約定年限實際扣非淨利潤均比設定的要高。約定期的最後一年,康欣新材還出資3億元,併購了嘉善新華昌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昌木業”)100%股權,這是一家專注於集裝箱底板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在全球集裝箱底板的市場佔有率約7%。

藉助新華昌木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康欣新材在全球集裝箱底板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至33%,成為該領域的隱形冠軍。

其間,康欣新材還新設了控股子公司湖北天欣木結構房製造有限公司,以開展木結構房屋設計、構建制造、工程建造及技術諮詢業務。

到2018年,康欣新材的業績依然不錯,全年營業收入突破20億元,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超過4億元。

起步漢川的全球集裝箱底板隱形冠軍易主,董事長:安心做二股東

業績增速放緩

不過,也是自2018年開始,康欣新材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開始放緩,利潤小幅下滑。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25.93%,上一年則為39.05%。此外,淨利潤同比增速僅0.27%,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3.09%。

2018年底,李潔家族開始轉讓部分股權。同年12月15日,李潔家族及另外7名自然人股東共向無錫建發轉讓9.37%股權。其中,李潔家族轉讓股份約6685.38萬股,轉讓價格6.5元/股。轉讓完成後,李潔家族持股比例下降至20.95%。

至此,無錫建發成為康欣新材的二股東。公開信息顯示,無錫建發是直屬於無錫市國資委的國有獨資公司,資產總規模約540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超過26億元,利潤總額約5.6億元,是無錫市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商。

今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康欣新材的業績繼續承壓,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全部同比下降。

此外,這幾年康欣新材在股市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雖然在借殼期間及借殼完成半年後股價一路上漲,最高時股價超過15元/股,但自2017年底開始,股價一直下跌。今年股價最低時曾跌破4元/股,目前股價維持在4.2元/股左右。

今年8月24日,康欣新材再次發佈公告稱,李潔家族擬向無錫建發以6.5元/股的價格,合計轉讓約6625.8萬股股票,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1%。股權轉讓完成後,無錫建發將持有康欣新材15.77%股份及對應表決權,李潔家族合計持有康欣新材14.54%股份。其中,李潔放棄持有11.99%股份的表決權。因此,康欣新材的控股股東為無錫建發,實際控制人為無錫國資委。

11月11日,該項實際控制人股權轉讓事宜已完成股權過戶工作。

對話

作為全球集裝箱底板隱形冠軍,康欣新材近年來業績因何承壓?李潔家族又因何放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身份?兩者之間有無關聯?且看支點財經記者獨家對話郭志先。

談業績:東方不亮西方亮

支點財經:公司借殼上市後業績在承諾期不錯,但之後數據就沒那麼亮眼,特別是今年業績明顯承壓,有觀點認為公司業績變臉過快。

郭志先:我認為“變臉”這個說法不客觀。業績承壓是與整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有關。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全球集裝箱運輸行業增速也所有放緩,整個行業都處於低谷,接近歷史低點水平。

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整個集裝箱底板行業業績也同步下滑。事實上,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康欣新材憑藉成本和技術上的優勢,在集裝箱底板行業仍然保持領先優勢。目前,公司的集裝箱底板在全球市場佔有率仍在33%-35%左右。

支點財經:如果全球集裝箱行業不景氣的狀態還將持續,公司怎麼應對?

郭志先:公司的產品不僅有集裝箱底板,也有民用裝飾板和建築用木板。在穩固集裝箱底板市場的同時,公司也在大力開拓民用市場和建築市場,目前來看成效不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能夠實現營業收入15.47億元、淨利潤3.47億元、扣非淨利潤3.42億元,就是這幾大業務共同起到了作用。

再者,公司種植的速生材接近120萬畝,在原材料越來越稀缺的背景下,未來這些原材料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公司林地中還有許多優質的硬雜木,可以賣出很好的價錢。東方不亮西方亮,預計未來的業績會跑贏行業。

談股權轉讓:股價大跌惹禍

支點財經:另一個較敏感的信息是,您家族持有的股份剛解除限售日期就進行了股權轉讓,而且近年來業績開始承壓,外界對此頗有微詞。

郭志先:首先我想說明的是,業績承壓與股權轉讓之間並無關係,兩者剛好碰上只是巧合。至於股權轉讓的箇中緣由,說起來比較複雜。

公司上市之後,作為大股東,我們的股權需要鎖定三年,因此我們無法進行資本變現。但是我們當時想做一些PE基金類的長期投資,就進行了股權質押。其實,公司上市時股價較高,最初股權質押率並不高,大概在30%左右,當時認為風險可控。

然而,去年上半年開始資本市場一路下跌,我們不斷補倉。同時,我們對外投資的又是長期資產,無法立刻變現導致我們出現流動性錯配,致使股權質押比例超過70%,面臨較高的平倉風險。

恰好此時無錫建發正在進行實業產業佈局,他們經過調研、考察、盡調後,認為公司主業穩定清晰、技術優勢強、行業地位穩固,表示願意和我們合作,通過受讓我們及其他股東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解決一部分股權質押風險。同時,他們還表示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做大做強公司。我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合作機會,既有利於化解股權質押風險,又有利於公司發展,就達成了協議。

支點財經:後續您的家族從大股東退居到二股東,這又是為何?

郭志先:無錫建發入股公司半年來,無論在業務層面,還是資金層面都給予了公司有力支持。考慮到雙方在業務、資源等方面有諸多契合點,為更好發揮股東優勢,雙方達成共識,我們再轉讓一部分股權給無錫建發,讓有實力的股東幫助公司更好地發展壯大。同時,我們作為二股東,會全力幫助大股東經營好公司,管理好現有業務。

大家共同發展、共同受益,對我們來說,是大股東還是二股東並沒有什麼實質性區別。更多的是雙方強強聯合,無錫建發可以發揮他們在資本、信譽和體制方面的優勢,我們可以發揮行業經驗和運營優勢,這些有利於公司做大做強。把蛋糕做大了,所有股東都會從中受益。

談未來:安心做二股東

支點財經:您的家族是否會繼續轉讓股權直至全部售出?

郭志先:我們沒有離場的想法。作為二股東,我們會在無錫建發的領導下繼續帶領運營團隊把公司做好、做精、做強。我們對公司有很深的感情,現在有了無錫建發這個大股東,相信公司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也會繼續奮鬥下去。

支點財經:因為股價一直下跌,為增加投資者信心,您的家族曾表明要實施股份增持計劃,今年12月底就要到期,現在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是否還會繼續?

郭志先:去年,我們確實提出了股份增持計劃,涉及金額不低於2000萬元,並進行了部分增持。但之後因為涉及與無錫建發的股權轉讓事宜,根據相關規定,半年內不能又增又減。因此,就耽擱了股份增持計劃。現在,無錫建發已取得公司控制權,公司將會繼續實施增持計劃。

支點財經:作為一家從湖北成長起來的企業,現在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未來是否會將現有的實體搬離湖北?

郭志先:雖然公司控股股東發生變更,但是公司的集裝箱底板實體運作,包括種植基地、工廠、銷售都不會變換所在地,湖北仍是公司現有業務的實際運作主場,無錫建發將支持公司繼續在湖北發展壯大。同時,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與無錫建發的深度合作,繼續做大做強。

END

記者丨林楠

出品丨湖北日報傳媒集團 支點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