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瓢井鎮:大球蓋菇種植忙 助農增收見實效

「畢節」瓢井鎮:大球蓋菇種植忙 助農增收見實效

近年來,為了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鞏固脫貧成效,大方縣瓢井鎮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緊緊圍繞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抓實抓好壩區建設,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建設食用菌規範化生態示範種植基地,發展大球蓋菇種植,帶動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目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脫貧成效明顯。

「畢節」瓢井鎮:大球蓋菇種植忙 助農增收見實效

近日,記者在大方縣瓢井鎮594號壩區大球蓋菇種植基地看到,一座座簡易大棚整齊地佇立在山坳裡,幾十個工人正在分裝、起壠、蓋膜,忙的不亦樂乎,近年來,瓢井鎮因地制宜引種特色菌類,把食用菌產業作為“一村一品”扶貧主導產業,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建立從合作社到村集體到農戶的產銷對接鏈,引導農民種植食用菌,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瓢井鎮坪興村塘邊組的蘭修瓊說:“之前我常年外出務工,現在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在這基地裡面務工,不但學到了栽種技術,還可以照顧家裡。”

「畢節」瓢井鎮:大球蓋菇種植忙 助農增收見實效

瓢井鎮調結構促增收,在興產業的同時,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老百姓從中受益,不但實現了穩步脫貧,還學到了種植技術,在發展的路上找到了致富路子。


瓢井鎮坪興村梅培珍說:“我們在這裡面來務工,學到種植技術,我自己就栽種了一些,今年摘了幾籮筐自家吃不完,還拿去賣了,種這個比種莊稼划算多了,我以後準備自己種,把規模擴大。”

「畢節」瓢井鎮:大球蓋菇種植忙 助農增收見實效

基地負責人葉廣說:“這兩天我們基地上每天有四五十個人在裡面做農活,都已經做了六七天了,目前付出去的工資已經有十萬餘了。我們合作社除了付給他們的工錢外,還免費為他們培訓大球蓋菇的栽種技術。”


據瞭解,大球蓋菇採用水稻秸稈為原料進行大球蓋菌覆土栽培,是國內商品生產性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成品鮮菇色澤豔麗,食味清香,營養豐富,享有“素中之葷”的美譽。


大方縣瓢井三元食用菌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葉勝海說:“這個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廣州、成都、貴陽、遵義等地,市場銷路非常好。”

「畢節」瓢井鎮:大球蓋菇種植忙 助農增收見實效

為了加大壩區建設力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瓢井鎮在坪興壩區搭建133個簡易大棚,計劃種植200畝,目前已經完成90多畝的種植。投產後畝產預計可達到4到5千斤。


葉勝海說:“ 大球蓋菇,又叫赤松茸,是比較適合我們這一帶栽種的一種菌類,它的經濟價值比較高,種出的產量也比較高,目前這個市場對大球蓋菇的認可和需求比較好,今後如果市場好的話,我們擴大發展規模,把老百姓一起帶動起來,一起發展致富。”

來源 大方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