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縣素樸鎮:從“秋收無果”到“四季豐收

黔西縣素樸鎮:從“秋收無果”到“四季豐收

多彩的秋色已退,素色的初冬悄然而至。11月,筆者來到古勝村,抬眼望去,一個個黃橙橙的橘子掛滿樹梢,雖然橘子樹的栽種面積不大,但也給初冬平添了一抹暖色。

黔西縣素樸鎮:從“秋收無果”到“四季豐收

黃橙橙的橘子

“這個季節只有橘子這種水果了,它的採摘週期很長,可持續三個月。”古勝村主任黃訓超說。

四月份品櫻桃、五月份品楊梅、六月份品枇杷、七月份品酥李、八月份品石榴、九月份品板栗、十月份品柿子、十月份到12月份也不閒著,圍著火爐吃橘子,這就是四季豐收、四季有果的古勝村。截止目前,古勝村栽種經果林已達3100餘畝。

黔西縣素樸鎮:從“秋收無果”到“四季豐收

櫻桃成熟,遊客慕名而來

誰能想到,2006年前的古勝村還是一個石漠化嚴重的貧困村,村民們固守著貧瘠的土地,過著向山要地,向地要糧的艱苦生活,後來在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的傾情幫扶下,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復,中海拔退耕還林,低海拔種經果林”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栽種經果林,如今的古勝村儼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果樹園。

“以前我們種包穀,一年下來除了化肥種子錢,只剩兩三千元,後來村支書給我們說要致富、種果樹,我還質問他,果樹能當飯吃不?後來看著越來越多的人發展經果林,家家戶戶生活都變好了,我才想著發展,現在後悔得不得了。”古勝村村民陳國兵懊悔地說。

黔西縣素樸鎮:從“秋收無果”到“四季豐收

古勝村板栗

過去的古勝村秋收無果,現在的古勝村四季豐收。提到當初種果樹的經歷,古勝村支部書記馮長書打開了話匣子,“以前引導老百姓們栽種果樹,他們還說我瞎指揮,不配合工作,家家見到我都閉門不開,後來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每天都頂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走破腳皮挨家挨戶做工作,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老百姓們最後都種上了果樹,吃上了生態飯,值了。”馮長書說。

據悉,為提升村民們的種植技術和果實產量,古勝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群眾會、院壩會等開展經果林種植、嫁接、剪枝、病蟲害防治等適用技術培訓。下一步,古勝村將始終著力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堅持“生態強村、經果富村、旅遊活村”的發展思路,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來源黔西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