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分科,選物化還是物生?為什麼選物化的人少?

喊wo臭小貓


為選科糾結的學生99%不是學霸,既然不是學霸,那麼一切以高考分數為重,以上一本線或上二本線為重,就是“賦分”科目儘量爭取得高“賦分”!

題主所在的省在2021年採用的要麼是3+3的高考模式,要麼是3+1+2的高考模式,因為江蘇的3+2高考模式已經成為歷史了。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安徽、江西、山東、河南、廣西和海南採用3+3模式;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採用3+1+2高考模式;其他省市採用傳統3+文綜/理綜模式。

不管採用3+1+2或3+3的高考模式,生物、地理、政治、化學這四科均採用“賦分制”。

(下圖就是是一種賦分計算方法)

從3+3模式已經發現,選擇化學的學生多是學霸,一般的考生在學霸中要想進入A(高考實際成績的前15%)是相當困難的,賦分必然低;而選考生物的學生中學霸相對少,高考賦分進入A(高考成績前15%)相對容易一些;另外高考選擇地理的學生一般成績不好,所以賦分也相對容易一些。

綜上所述,建議選擇物理+生物、地理,這樣對一般學生來說,大學可以讀90%的理工科專業,又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平淡是真oymlq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師,這兩年都是選擇帶高一,對於選課,有一定的瞭解,接下來我根據自己的認知和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

選物理化學還是選物理生物?

如果我當初有這樣選擇的機會,我一定會選物理化學,最後一個選地理,我讀高中還是文理分科,我自然選了理科,我的物理化學沒什麼問題,基本都是接近滿分,唯獨生物過不了優秀線,物理化學學習思維接近,主要靠理解,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不多,對於我這樣喜歡邏輯思維的,基本問題不大。雖然生物也是科學,但是高中課本中需要記憶的很多,這就讓我很難受,所以生物一直到高三才有長進,個人也不喜歡生物。

為什麼選物理生物的多?

首選說一下物理,物理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礎,想學理工科就必須選,且目前大學的也是以理工科為主,招收一類學生遠多於其他學生,所以即使物理難,不喜歡物理,也會因為這些原因,家長自願,選擇物理。

選了物理後,選生物多於選化學,學校常給的說法是物理已經很難了,就不要再選化學也難的了,很多人認為,敢選物理化學的都是成績好的,都是想要衝刺985的,競爭壓力巨大,成績一般的都不要去當炮灰了,不如選生物簡單,可以湊一點分。事實上也基本是這樣,我工作的高中,學生都是沒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習基礎差,學習生物確實比物理化學容易,生物的分數也比物理化學高很多,認為生物更容易得分,自然選物理生物的就多了。

按照我看到的情況,選物理生物的學生,物理都不怎麼樣,估計考上大學也不會選擇物理相關專業,這樣選生物專業學生多了,本來的大頭物理就空閒了,而且生物就業不好,要麼高學歷博士,要麼工資低,所以我個人認為選生物並不好,反觀物理化學對應的專業就業就好很多了,而且大學專業多,錄取學生多,反而容易了。

最後,選課應該按照自己喜好,考慮太多,就容易糾結,更容易選錯。





物理老師也可以年輕


我是一名來自山東的高中在職教師,跟你說一下我們這裡的選課情況。

物理化學政治

選擇物理化學政治這三門課的一般學生都比較優秀。但是新高考制度下,最終的高考分數是等級分而不是原始分。以物理為例如果選物理的絕大部分都很優秀,而且選的人數相對較少,那麼一個成績一般的學生選考物理,最終排名可能會比較低,因此得的分數也比較低。化學和政治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同時選擇物理化學,政治這三門課難度相對較大。

生物歷史地理

選擇生物歷史地理這三門課的學生水平往往相對較低,而且選擇這三門課的人數往往較多。以地理為例,尖子生選擇地理的人數相對較少,同樣一箇中遊學生,選考地理,因為競爭對手普遍比較差的原因,最終排名不會太低,因此最終得分會比較高。生物歷史也是如此。

以上數據是去年一年全市通考去市裡閱卷得出來的結論,雖然沒有表格那樣詳細的數據統計,但是這些都是一線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的親身體驗。像我們物理閱卷,早上八點開始閱卷,十點半就結束了。相比改革之前提前了兩個小時,原因無他就是選擇物理的人數少了。但是,像地理老師,他們閱卷時間明顯延長了。

物理化學組合難度較大因此選物化的人少,物理生物組合相對簡單,因此選物理生物的相對較多。其實,對尖子生而言,個人認為物理,生物,地理這一個組合就非常不錯。競爭壓力小,高考之後志願填報選擇範圍較廣。


家庭教育閱讀分享


選化學還是選生物,首先看孩子成績。

1、如果偏科比較嚴重,那就選成績好的。

2、如果比較均衡,沒有明顯差距,那要考慮賦分制可能對分數的影響以及大學專業對選科的要求。

在3+1+2新高考模式下,對化學提出選考要求的專業非常多,對生物提出選考要求的專業相對少。選擇化學或生物主要影響以下專業的報考:

1、紡織類,要求化學必考。包括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2、化學類,要求化學必考。包括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分子科學與工程、化工安全工程。

3、輕工類,要求化學必考。包括輕工工程、包裝工程、印刷工程。

4、醫學技術類,要求化學必考。包括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口腔醫學技術、康復治療學、眼視光學、衛生檢驗與檢疫。

5、交通運輸類,大約9%的此類專業無再選科目要求,另91%要求化學必考。包括飛行技術、航海技術、交通運輸、交通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船舶電子電氣工程、輪機工程。

6、其他地理類、地理科學類、材料類、化工製藥類、採礦類、藥學類等也受到一定影響,但都是選化學的報考範圍大,選生物的報考範圍小。

個人建議:一般來說,化學科目會集中更多的學霸,對於低分段考生,建議選生物,學習難度稍低,而且可以避免與學霸在化學上競爭、在賦分制度下吃虧。對於高分考生來說,應考慮選擇專業的需要,以及將來大學期間的學習,從知識的相關性考慮,建議選擇化學。有志報考醫學專業的考生,建議化學、生物兩門都選。


保定志願規劃宋老師


對於中等生來說,選課的一個誤區,就是物化同選,新高考如同“田忌賽馬”,選好科目,可以成功反超對手。

一、物化和物生,哪個組合更好?

在新高考下,沒有哪個組合是絕對好的或者絕對差的,因為不同的組合,適合不同的學生,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組合,就是最好的組合。

如果從專業的角度看,物化的組合,肯定比物生的組合好,這是因為選擇了物化組合,幾乎所有的理工科專業都可以報考,而選擇了物生,基本上只能報考和物理相關的專業,因為不選化學,在大學也基本上無法選和生物有關的專業,專業選擇面要比物化組合窄的多。

但是,如果從學習難度和高考分數看,物化未必比物生好!

這是因為化學的難度要大於生物,那麼選擇化學的學生中,學霸居多,而化學實行賦分,又嚇退了一部分中等生,那麼導致選擇化學最後成績可能不如選擇生物高,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加入甲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組合,乙同學選擇了物理+生物+地理組合,選科前甲的成績好於乙,但是因為乙的地理賦分比甲的化學賦分高,導致乙的總分超過甲,如果兩個人恰巧又都報考了某一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這個專業和化學無關,如果在本省只收1個學生,那麼錄取的就是乙了。

這就是賦分帶來的新的挑戰,你能說物化比物生好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選擇物化的人少,這和學校的層次有關

在“3+3”模式的地區,學生存在“棄物理”現象,選擇放棄化學的人並不多,一些選擇文科的學生,有可能選擇化學,比如選擇生物+化學+地理組合,但是選擇化學的人數,也比之前文理分科時要少了很多。

在“3+1+2”模式下,物理採取原始分,成了必選科目,所以成功把物理救上岸,但是卻順便把化學推下了水,原來那些“棄物理”的因素,都轉移到“化學”身上,選擇放棄化學的人數多了起來。

當然,這並非絕對的,對於重點高中,選擇“物理+化學”組合的人數還是最多的,因為相比物理,化學要簡單的多,所以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同時學好物理和化學並不難。

但是,對於中等的學生來說,就沒有必要硬選物理和化學跟學霸競爭了,所以重點高中的中等生,可能會選擇物理保專業,選擇生物用來提分,這樣的話,選擇物理和生物組合的人數也不少,而對於普通中學,可能物理和化學都會被放棄了,選擇生物和其他的組合,所以在各省中,選擇生物的人數都是非常多的。

總之,對於中等生,一般不要理化同選,除非這兩科你都學得很好或者未來打算學和化學、生物有關的學科,不過高考後可能會犧牲一下學校的檔次了。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只要瞭解清楚這兩種組合各自的優缺點,對照自己的特點和要求,自然就會有適合自己的選擇了。

具體分析如下:

一.物化組合

優點:

1.主幹課程設置上有較大關聯性,尤其化學應試中的歸納與邏輯推理要求與物理是一致的,在數據收集、分析與處理上有更多相似之處;

2.在研究方向上,相對而言學科成發展更充分,成果轉化率相對更高,同時課題互補性強;

3.在行業發展方面,涉及的行業成熟度高,產學研結合更緊密,效益更顯著;

4.從高考選擇考慮,填報志願時選擇面寬,畢業進入社會後的拓展面更廣;

5.從學科內容看,生物中的化學知識主要是化學中的有機高分子化學,屆時若有意向轉到生物方向也是水到渠成的,只需要補充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即可;

6.從學科特點看,生物側重於生物體系機理的闡述,化學側重於實驗基礎上的計算推理,化學更容易拉開高考分值。

缺點:

1.化學的高考難度更大,拿高分不容易;

2.化學學科的實驗手段相對而言更劇烈些,有一定危險性;

3.學科和行業的成熟度較高,發展空間和潛力均有限,原始創新的難度更大。

二.物生組合

優點:

1.在國家層面大力提倡發展交叉學科的背景下,未來的潛力較大,如生物物理學專業等;

2.從學科特點看,更容易出原創性成果,佔據學科前沿制高點;

3.生物實驗涉及的研究手段都很溫和,大部分都是常溫常壓下的酶催化反應,工作環境比較安全;

4.生物學科偏重於機理研究的闡述,對於記憶力強的同學,容易拿高分。

缺點:

1.生物與物理的學科架構互補性弱,學科思維特點重合度低,需要完善之處多,任重道遠;

2.產學研結合度不夠,成果轉化率低,發展難度大,目前還沒有明顯的效益。

3.填報志願的選擇面窄,就業後的拓展空間有限;

4.學科內容偏重於記憶,高考分值不易拉開。

總的來說,各有利弊,看自己的價值取捨,適合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