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裡,煙墩角這對夫婦對白天鵝做了什麼?原來財運是這樣來的


煙墩角是膠東半島一個小漁村,位於山東省榮成市俚島鎮,因為在明朝時期,山頂上修了一座煙墩,煙墩角村由此而得名。煙墩角是一個瀕海的村莊,村子很小,500來戶人家,村東一座小山遮擋住黃海,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港灣。每到寒風初起,成群結隊的大天鵝就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陸續飛到這裡,在碧波盪漾的海灣裡,或自在遊弋,或追逐戲水、引吭高歌,或凌空翱翔、翩翩起舞,使人如臨仙境。

這裡的人們敦厚善良,世代的村民都居住在厚厚的漁草搭頂的冬暖夏涼的草屋,土地肥沃,港灣漁興,尤其是和諧的生態環境為人稱道。每年大天鵝都要到這裡來度過冬天,由於人們自覺的愛鳥護鳥,天鵝也與村民建立了濃厚的感情,人鳥共處的和諧家園。本篇故事的主人翁曲榮錦、曲淑麗夫婦他們中的典型代表,夫婦倆二十年如一日、義務救助白天鵝的事蹟在當地、在攝影圈廣為流傳。

老曲夫婦倆是煙墩角村的普通農民。因為無人餵養、缺少食物,儘管每年都有大天鵝在老曲門前的這個小海灣棲息,但數量很少。從1995年開始,老曲夫婦開始救助白天鵝,還把自家的和好心人捐獻的玉米拿出來,每天給天鵝餵食。從此,到這裡過冬的天鵝逐漸增多,夫妻倆也越來越忙。


當時,因為高壓線、低壓線都沒埋藏到地下,一些天鵝在飛行過程中經常撞到電線、線杆或路燈杆上受傷。老曲便把自己的家改成白天鵝義務救護站,和鄰村村民袁學順一起,遇到受傷的天鵝就抱到家裡進行義務救助。對傷情較重的白天鵝,他抱著它一趟又一趟跑到七八公里外的鎮衛生院拍片檢查、包紮治療。

他的妻子曲淑麗協助他,把消炎藥物慘到熬好的稀粥裡,再一口一口灌倒天鵝嘴裡。老曲說,即使是受輕傷的天鵝,完全痊癒也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才能放飛,傷情重一點的,則需要一年左右的恢復時間。他把自家的天井院騰出來,專門供養傷的天鵝居住,每天除了按時給這些傷病號喂玉米,還買一些大白菜讓它們吃。

隨著到煙墩角天鵝胡越冬的天鵝越來越多,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人,當時,村裡只有一兩家村民開辦漁家樂,很多攝影人來了之後沒地方住。於是,就有不少攝影師建議他開辦一個能提供食宿的漁家樂,一來方便了大家,二來可以增加兩口子的收入。2006年,老曲對自家的房子和院子進行了改造,開辦了“天鵝人家”漁家樂,邊救助受傷的白天鵝,邊搞經營為影友服務。


對每一隻經過治療痊癒的天鵝,細心的老曲都會在天鵝的脖子上做一個記號。他解釋說,這樣做是擔心受傷的天鵝因長期療傷未歸群,擔心群組部落不容納它,每次放飛之後,他都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仔細觀察這隻天鵝的生活情況。愛人常常打趣他:你對天鵝比自己的孩子還親!

老曲說,他救助過的白天鵝至少有二十幾只。近幾年,到煙墩角天鵝湖過冬的天鵝已達1萬多隻,因為政府部門專門成立了白天鵝救助站,加上原來的高壓線等都埋在了地下,受傷的天鵝越來越少了,他們夫婦倆一心一意經營起了漁家樂。儘管如此,每逢山東省或威海市的一些領導過來,都會到他家看望他,對他多年堅持義務救助天鵝的事蹟大加讚賞。老曲家的牆上掛了很多領導看望他的照片,成了他的驕傲。

如今,隨著煙墩角天鵝湖的名聲越來越大,除了攝影人外,大批的遊客也紛紛湧進這個村子度假休閒。老曲把原來的幾間房子擴大到十幾間,還經常滿足不了需求。


從學校放暑假到十一假期,每天都有大批遊客過來遊玩,有些人在他家一住就是好幾天。老曲說,從10月底開始,天鵝就開始陸續過來在煙墩角天鵝湖過冬,一直到來年春天,煙墩角的住房都會天天爆滿,他的“天鵝人家”最多時一次接待過50人食宿。

老曲人很厚道,只要有攝影人入住他家,他都會義務為攝影師當嚮導,每個時間點在什麼位置拍天鵝,他都一清二楚。時間久了,受攝影師們的耳濡目染,老曲也漸漸喜歡上了攝影,他還專門購置了一套微單相機,和大家一起拍攝,其樂無窮。

多年的漁家樂經營,讓老曲一家脫貧致富,日子也來越紅火。煙墩角村的村民在他的影響下,紛紛加入開辦漁家樂行列,如今,全村的漁家樂已達50多家,昔日的貧困村早已依託旅遊業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歡迎關注“瘦馬視角”與作者互粉,感謝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