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強者心胸是寬廣的,因為他足夠智慧,憤怒是弱者的品質。

真正的強者心胸是寬廣的,因為他足夠智慧,憤怒是弱者的品質。

一個人生活得好不好,取決於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就算身邊高手環繞,智者輩出,人生依然會一塌糊塗。

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是拷問靈魂的終極問題。

老子《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簡單的。

被物慾左右的人往往只有小聰明,層次較低。

他們沒辦法拒絕享樂與奢靡,沒辦法抗拒所有膚淺的事物,所以他們不能靜心靜氣的去學習,故而人生也只能止步於此,無法再上升一個層次。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西蜀的丞相諸葛亮,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

他的家訓《誡子書》中這樣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才會有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人們常常被物慾左右,殊不知:樸素,簡單,是抵制膚淺與浮躁最好的方式。

周恩來有一套睡衣和睡褲,顏色都褪光了,可還是穿破了就補,一直穿到他逝世。他一條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補了14塊補丁,住院時,還把它當枕巾。

一頂帽子都破了,他還捨不得扔掉。一雙夏天穿的黃顏色的皮涼鞋,一雙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補過多次,卻依然堅持不換,工作人員幾次給他換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覺的時間修理的。

過素簡的生活,能專注,能擦亮敏感度。

當一個人能透過紛呈的世相,探知到內在的本源時,那種真正大徹大悟的心境,便是素簡。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

什麼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心有多寬,你的舞臺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寬!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不可思議!

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受侷限,其實“侷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大格局,即以大視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

一個人的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在人與人的對弈中,舍卒保車、飛象跳馬……種種棋著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有著先予後取的度量、統籌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的方略與氣勢的棋手。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懷,大格局才大有作為。

成功者運氣的背後隱藏著大格局,

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

擁有大格局者:有開闊的心胸,沒有因環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沒有因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

擁有小格局者:往往會因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為一點小的挫折就一籌莫展,看待問題的時候常常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格局不夠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

一棵石榴種子的三種結局:

放到花盆裡栽種,最多隻能長到半米多高!

放到缸裡栽種,就能夠長到一米多高!

放到庭院空地裡栽種,就能夠長到四五米高!

“侷限”就是一個人給自己設的“局”太小!

人生所能到達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選定的高度。如果一個人心中從來沒想過到達頂峰,那麼,他也就永遠不會獲得成功!

大格局有大方向,不因為外界壓力而改變

痛苦和迷茫,往往是因為方向不明。挫折是人生的必然過程,別把自己定位在失敗者的位置上。不追求違背客觀規律的速成,失敗者往往是被自己打倒的。輸得起才能贏得起,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準備。

大格局有大器量,不被瑣屑小事牽絆

器量大小決定事業的大小。用人可用之處,不求全責備。別讓猜疑毀了你的人生,原諒別人其實就是放過自己。

寬廣的心胸稀釋人生痛苦,看淡名利得失,保持平常心,坦然面對生活。

大格局有大志向,每一天都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定位高的人不會讓自己得過且過,不僅有胸懷大志,還會從點滴做起。為了明天的成功,耐住今天的寂寞,集中精力支配自己的時間。

實現大格局的途徑格局不是先天性的東西,和你目前的人生環境也沒有必然的聯繫,格局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座標的定位,只要我們能夠調整心態,就一定能夠為自己建立一個大的格局。知識和技能是內力,合適的平臺和豐厚的人脈是羽翼,如果你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切資源,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梯上,那麼,未來的大格局與大發展將不僅僅只是一個夢想

這世上所有的誤會都來自不理解,所有的矛盾來自不溝通,所有的錯過都來自不信任。

換位思考,是接近對方心靈最好的方式,很多事出發點不一樣,想出來的結果當然因人而異。不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很容易就產生誤解。

如果每個人都放下所謂的“架子”和“面子”去體諒對方說話做事的出發點,才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峰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美景也不一樣,更何況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一個活生生的人呢?

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們應該學會常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異。

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磨難。站在自我立場的你,可能並不知曉,你所看見的只是表象而已。

並不能體會別人的喜怒哀樂,也無法去真正體諒別人的酸甜苦辣,也就沒資格去指責評論別人。

你以為的事實,只是你看到的事實,未必就是真相。網絡上這麼多的謠言,就是被人們片面的認識去傳開的。

司機駕車撞人,其實只是出了車禍,好心人衝進車廂救人。每次所謂的“伸張正義”“講道理”,其實反而傷害了真正的好心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也已經歷不同的故事,或悲傷或幸福。人生無常,要學會善待他人!

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波折和磨難。站在自我立場的你可能並不知曉,你所看見的只是表象而已。

換一個角度,你會發現,並不是只有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

不管故事是平淡無奇,還是曲折坎坷,每個人都已經歷不同的故事,或悲傷或幸福。

人生無常,誰都會有眼淚有悲傷,我們要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

不要輕易指責別人,因為我們不知道別人生活裡的喜怒哀樂,無法去真正體諒別人的酸甜苦辣。

每個人因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一個真正的有修養的人,能夠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

一個從“現象”中,就能得知自己怎麼解脫的人,才是真正的懂得自我修養的人。

想想我們,經歷的心路歷程的苦,才能知道他人的苦。想想我們,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傷感和苦楚。

就知道他人的生活裡其實也有一樣的內容,也一樣在人生的路上經歷風風雨雨。

想想我們,是怎樣從坎坷中走過的,就知道別人是怎樣從坎坷和磨難中走過的。

作者;青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