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眼花繚亂的影視版權出品投資,如何辨別真假?

開在荊棘裡的花--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眾關注電影,目前來看電影行業還處於紅利期,用雷軍的原話來講:“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一些電影認購之後,回報率達到十幾倍的都有。例如《老師好》《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都收穫了7-10倍的回報率; 對於一個普通的大眾來說,如果想要認購一部影視作品的話,必須要知曉兩點:第一個是公司,第二個就是電影。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影視公司,我們可以查看他們的營業執照來確定這個公司是否正規,或者是否擁有製作一部電影的能力;而電影的話可以通過查看拍攝的許可證以及在廣電的備案等,來辨別它是真還是假,同時我們還要仔細查看許可證上面寫的公司是否和我們要合作的公司一致,關於認購的資金要匯給影視公司的對公賬戶,絕對不能夠匯給私人賬戶,並且雙方必須簽訂一份紙質蓋章的合同確保認購的資金能夠安全,這一系列工作做完了之後,公司就會給你一個版權或者是票房收益的證明書。

如何辨別打款帳戶屬於出品方的對公帳戶?

首先帳戶名稱肯定是出品方公司的名稱,其次出具該帳戶在銀行的開戶許可證,最後可以直接撥打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客服電話,可以直接查詢或者登錄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官方網站,去官網裡面查詢(以上辦法任選其一都可以,對公賬戶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證實屬實後可以放心轉賬) 。

怎樣查詢影視作品是否有攝影許可證?

一部電影開拍前首先要取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的攝影許可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備案,只有取得了備案才能進行拍攝。

電影哪幾種情況不能參與投資?

1. 電影沒有廣電備案的不參與

2. 有關平臺充值的電影項目不參與以及週期返利類商城模式不參與

3. 上映過的電影或者已經攝製完成的不參與

4. 打款非對公帳戶的不參與以及沒有紙質蓋章合同的不參與

一部電影是否能火除了本身是否吸引觀眾這點外還跟電影製作機構有很大的關係,作為認購人我們要考察的就是有關電影製作機構方面的能力,比如導演方面、製作方面、策劃方面等等,其中的宣傳發行團隊能力是作為認購人最需要注重瞭解的,一部好的電影是需要宣傳的,其中包括預告階段,在電影還沒有推出的時候就給觀眾預熱,把電影最激動人心的部分情節展現給觀眾,形成廣泛而有力的口碑,宣傳海報的製作等都是前期的工作,如果前期宣傳工作做得好再加上確實是一部好電影,票房無疑是一大亮點。

除了預熱宣傳外還需要電影上映之後的後期宣傳,讓這部電影的熱度持續下去從而形成更多的討論併成為各平臺上的熱搜,這樣才能保證持續不斷的票房量,票房高回報率自然就高。


酸甜柚子影視


有真實的,但是也有很多假的。各行各業都有很多騙人的,更不說影視行業本來就是一個新興的沒有被廣泛大眾瞭解認可的了。

一般要注意:

一、簽訂合同是和出品方公司簽訂,非第三方合作公司。

二、打款至對公賬戶,非私人賬戶和app

三、所投資項目的真實性,並且為未上映電影。

四、合同為紙質合同,合同內容詳細,能夠確定出品方公司及第三方公司(邀請你簽訂合同的公司)的真實性。


用戶4481225201032028


如今,影視投資市場魚龍混雜,分辨項目真假、避免陷入投資騙局愈加重要,那麼如何在眼花繚亂的影視投資中去偽存真呢?

避免騙局,要知道影視投資的七不投:

1不是電影的第一齣品方不投資(因為只有第一齣品方才是電影版權和收益的擁有方和分配方)

2沒有在廣電總局通過備案的電影不要投(因為只有通過電影總局備案在能拿到電影拍攝許可證)

3已經上映的電影不要投(拿著已經上映的電影作為投資項目的人一定是騙子)

4已經拍攝完成即將上映的電影慎重考慮最好不要去投資(這樣做的基本上都是溢價轉讓對沖風險)

5不簽訂紙質合同的不要投(簽訂合同是雙發最基本的法律保障,如果合同都不籤如何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6 不提供實地考察面籤的不要投(沒有一家正規的影視公司會拒絕客戶的實地考察要求)

7網站、app、微信朋友圈的電影投資信息不要輕易相信,先早專業人士諮詢一番在決定,謹防上當受騙

影視投資中有四種常見的騙局:

一、P2P非法集資

在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發佈P2P電影理財產品,通過網站或手機APP進行非法集資,這類公司往往會誘導用戶前期進行小額投資;並給予短期高返利,或者定期固定收益,以誘導客戶進行更大額度的投入,等到時機成熟這種平臺會關閉網站或APP攜款逃跑。

瞭解過一點電影投資的一般不會上這個當,因為影視投資中所有的APP和平臺都是不正規的,所以大家以後遇到所謂的影視投資APP都不要相信,以免自己上當受騙。

二、冒充影視公司

冒充影視公司發佈虛假影視項目,影片在網絡上根本沒有任何消息,而且公司並不能出示任何有力證據,如:廣電總局備案、拍攝許可證、公司營業執照(必須是影片的出品公司)、正規的紙質合同、版權收益證書。

三、借虛擬信息發佈電影項目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部電影在網上也能查到。他們也有各種證明,那你就要小心這是一種借殼的方式。(這種尤其值得大家注意)一定要了解清楚這部影片的出品公司是不是你所投資的這家公司,如果有疑問可直接聯繫影片出品公司進行詢問。

以出售門票方式告訴你是版權認購,其實並不是,因為門票是不參與分紅的。而且只有出品方才有資格出售版權,其他一切公司以任何版權以外的形式發起的所謂的“影視版權認購”其真實性都是值得商榷的,而且是不受法律的保護。

最後,投資時要做到三定:

影視投資一定要認準電影的第一齣品方,

一定要看第一齣品方是否有電影拍攝資質,

轉賬時一定要認準公司的對公賬戶,籤紙質合同……

做到這三點,就能避免影視投資中的絕大部分騙局,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影視投資現在魚龍混雜,如何選擇好項目進行投資也不是一篇文章就講的清楚地。如果樓主打算投資影視,可以詳細交流一下。


聊些電影


事實上影視出品泡沫極大,因各種原因中斷,能成功上映並盈利的作品只有少數比例。

記得幾年前就開始興起眾籌,不乏影視版權出品,公司股權眾籌,發起這類眾籌大多是一些小微公司團隊,而且門檻極低,不同於傳統投資,需要實地考察瞭解及簽署相關合同協議。

一些團隊組織擅長空手套白狼,把風險全部嫁接給普通投資者,即使有收益也是獨佔大頭,而且不少是非法集資,捲款讓項目流產。

所以,投資需謹慎,尤其是這類空泛而談的。


用戶2954606266


最好就不要去研究了,文化傳媒方向中的影視傳媒是騙子最多的領域,大都是靠自身的品牌溢價,但是明星的道德風險又很難把握,畢竟劉德華這樣的明星太少了,可以說是極品。


旺財定投


現在騙子太多了,投資電影類高回報都是騙人,最好不要信


逍遙客192613568


好的題材劇本都是大資金合作的想買都買不到的,普通劇本除非出現黑馬否則很難有高收益而且潛在的風險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