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前言

清末民國時期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

王國維引用了尼采的話:一切文學中,我最喜愛用血淚寫成的作品。李後主的詞,是貨真價實的“血書”, 宋徽宗趙佶那首《燕山亭》也可以算上。

宋徽宗和南唐後主被俘以後的作品令人不忍卒讀,兩個人真是文學史上的一對難兄難弟。

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一、錯入帝王家

趙佶與李煜經歷非常相似,甚至有人說趙佶是李煜轉世而來。當年李煜在趙光義那裡受到的屈辱,讓趙光義的後人趙佶重新在金國體驗了一遍。

李煜沒想過會輪到自己當皇帝,他只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趙佶更沒有想到,他僅僅是宋神宗第十一子,伸出所有的手指頭數,也輪不到他。但是命運就偏偏這麼難以捉摸,讓兩個甘心風花雪月、無慾無求的公子哥坐上了九五之尊。

宋徽宗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畫家、收藏家、音樂家、園林藝術家、詩人、足球運動員、茶文化學者.....

元代宰相脫脫撰《宋史`徽宗紀》的時候,曾經擲筆感嘆,這個傢伙什麼都懂,怎麼就是不懂當皇帝呀?

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和宋徽宗相似的不僅有李煜,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是一位高明的”木匠“,南北朝的梁武帝是一位敬佛的詩人學者,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是一位優秀的”演員“,陳後主也是以為填詞作曲的“音樂人”,齊廢帝蕭寶卷喜歡做一個“商人”....

南唐詞帝徽宗畫,木匠朱門寒雀床。天下李家迷作戲,佛邊蕭氏愛焚香。

哀紅滿地歸河洛,酤酒屠牲斷建康。百姓不言思舜禹,天公無道做君王。

詩中的幾位皇帝大多下場很慘,這幫人真是投錯了胎。如果活在今天,可能每一位都是了不起的人才。

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二、趙佶在靖康之前的詞風

在《全宋詞》中,收錄了宋徽宗十幾首作品,靖康前後的詞風明顯不同。老街挑選幾首欣賞一下。

1、詠春詞

先看一首《聲聲慢·詠春》:

宮梅粉淡,岸柳金勻,皇州乍慶春回。鳳闕端門,棚山彩建蓬萊。沉沉洞天向晚,寶輿還、花滿鈞臺。輕煙裡,算誰將金蓮,陸地齊開。

觸處笙歌鼎沸,香韉趁,雕輪隱隱輕雷。萬家簾幕,千步錦繡相挨。銀蟾皓月如晝,共乘歡、爭忍歸來。疏鍾斷,聽行歌、猶在禁街。

這首詞寫了皇宮內的春歸時節,放眼望去一派繁華富貴的風情。大家可以和北宋早期詞人柳永的《望海潮》對比來看,雖然一君一臣,一個寫汴京一個寫錢塘,但是內容都是對於北宋繁盛時期的描述。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宋徽宗還有一首《聲聲慢》,是詠梅的佳作,先按下不表,在下文中和靖康以後的詠杏花對比欣賞。

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2、悼亡詞

宋徽宗也寫過悼亡詞,是懷念他的劉安妃。《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劉安妃出身低微,卻深受宋徽宗寵愛,三十幾歲病逝後被追封為皇后,諡曰明節。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呢?6年後,靖康之變中,汴京城中的女眷受盡了侮辱,宋徽宗的妻子兒女盡數北上,給金人做牛做馬,還不如明節皇后這樣的結局。

3、羈旅詞

宋徽宗有一首詞,很像遊子之詞,不看作者不會相信是皇帝寫出來的作品。

《臨江仙 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過水穿山前去也,吟詩約句千餘。淮波寒重雨疏疏。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古寺幽房權且住,夜深宿在僧居。夢魂驚起轉嗟吁。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下闋結尾句:夢魂驚起轉嗟吁。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活脫脫是一個仕途運蹇的窮酸詩人。

宣和乙巳年應該是1125年, 遼國末代皇帝天祚帝被金兵擒獲,遼國滅亡。這年10月,金太宗統領金軍攻打北宋汴京,在李綱的抵抗下,金兵無法攻入,雙方訂宣和和議。

但是一年後(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就捲土重來,1127年攻破了汴京,宋徽宗迎來了靖康之恥。

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三、靖康以後的詞作

宋徽宗《臨江仙 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中的愁,是惺惺作態。但是靖康之變以後,國仇家恨與莫大的恥辱交織在一起,這是痛徹心扉的愁。

1、《眼兒媚》也能寫家國之痛

這時期他有一首《眼兒媚》,抒發的黍離之悲,家國之痛:

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上闋是回憶過去,下闋是描述如今,今昔對比,好似”天上人間“ 。這首詞可以和李煜的《浪淘沙令》比較一番: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和趙佶不同的是,李煜只寫眼前景物,僅僅末兩句是今昔之嘆。但二人所抒發的情感是一樣的。

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李煜還有一首《破陣子》,也可以比較一下,看看同一主題下不同的章法變化: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這首詞就比較像趙佶的《眼兒媚》了,上半闕回憶故國,前兩句為時間與空間。後兩句和趙佶一樣,寫了故國的繁華,第5句以反問轉折收尾:我們過慣錦衣玉食的生活,何曾見識過戰爭呢?

下半闕分兩個時間,前2句寫了現實的痛苦: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結尾三句很妙,又把時間拉回到戰敗那一天,即將國破家亡,音樂還在演奏,君臣之間只好相對垂淚。這首詞在章法結構上比宋徽宗的《眼兒媚》要複雜一點。

《眼兒媚》這個詞牌一看就是寫閨情的,精通詞律的宋徽宗卻用來寫這種”言志“的主題,可見詞人選詞牌時也不必太過拘泥。

2、詠物詞的寄託《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徽宗最有名的詞是《宴山亭·北行見杏花》,《宴山亭》與《燕山亭》是一個詞牌的兩個名稱,即王國維所說的血書: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

我們看一下趙佶的這首代表作: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這是一首寄託明顯的詠物詞,杏花被賦予了人格精神。以其玉潔冰清的品質、燕脂勻注的美貌,令仙女自慚形穢。可惜光陰催老,雨打風吹。在一個淒涼院落,人花相對,物我相憐 。趙佶被俘北上,杏花因風吹落,有”同是天涯淪落“之感。

雙燕歸來,更增添我重重的離恨。如今遠隔千山萬水。如何不思念故國呢?只有進入夢鄉,才能偶爾回去。但是,如今連夢也做不成了。

這首詞真實感人,不經歷一番痛徹心扉 ,寫不出這種作品,所以被王國維認為是”以血書者也“。我們再對比一下靖康以前的詠物詞,即上文說道的《聲聲慢· 梅》:

欺寒衝暖,佔早爭春,江梅已破南枝。向晚陰凝,偏宜映月臨池。天然瑩肌秀骨,笑等閒、桃李芳菲。勞夢想,似玉人羞懶,弄粉妝遲。

長記行歌聲斷,猶堪恨,無情塞管頻吹。寄遠丁寧,折贈隴首相思。前村夜來雪裡,殢東君、須索饒伊。爛漫也,算百花、猶自未知。

這首詠梅也是一首佳作,把梅花比作”玉人“ ,表達思念離別親人的感情。這首詞的格局明顯比不了《宴山亭·北行見杏花》,一個是情人的相思,一個是故國的悲哀。這是作者的環境所造成的區別。清朝人趙翼不是說過: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

觀宋填詞80 脫脫評價宋徽宗 這哥們幹啥都是高手就是幹皇帝不行

結束語

亡國之痛、黍離之悲,是古詩詞中常見的題材。不過從一國之君的口中道出卻不同,曾經的九五之尊淪階下之囚,更令人感到震撼,

從宋徽宗詠梅與詠杏花的區別,可以比較蘇軾詠物詞與辛棄疾詠物詞的區別,因為南渡前後的詩人心境已經不同,所以同是豪放詞,在主題思想上境界不同。

結束時,用趙佶韻,填一首《眼兒媚·讀趙佶詞有感》 :

忍聽羌笛落梅花,含淚入胡沙。江山萬里,汴京一夢,絃斷琵琶。

南枝春綻香猶在,雙燕覓誰家。西風離黍,朱欄殘闕,多少繁華。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