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民國初年,幫會問題開始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一方面,不論是昔日聯絡會黨的反清的革命黨還是從立憲派到袁世凱這樣的當權者,全都不再容忍幫會的發展,除了偶或利用一下而外,都對會黨毫不客氣地予以取締、鎮壓。然而另一方面,民初動盪的政治、軍閥的割據、連年的混戰,使得這些幫會組織不僅沒有被取締掉,反而大大地增加和擴展了。

一、“洪家天下”與當局對幫會的取締

武昌起義的槍聲敲響了清王朝統治的喪鐘,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會黨熱烈響應革命,迅速促成各地的光復。由於“革命”有功,會黨憑藉實力和聲望在許多地方取得了公開的地位。

比如湖南獨立後,具有洪江會頭目身份的同盟會員焦達峰任都督,“各屬哥弟會黨,風起雲湧,招搖鄉市,僉曰焦大哥作都督,今日吾洪家天下矣!”。焦達峰也確實不忘本色,對會黨兄弟十分信任,委任洪江會首領馮廉直為南路安撫使,派會黨首領龔春臺帶兵前往南京,在發佈的委任狀上還加蓋有作為洪江會暗記的四正小印。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武昌起義的槍聲敲響了清王朝統治的喪鐘

陝西,由於哥老會武裝充當了光復西安的主力,因此在陝西軍政府中哥老會具有很大勢力。除大統領張鳳翽是同盟會派人物外,副統領萬炳南、兵馬都督張雲山、糧餉都督馬玉貴、軍令都督劉世傑等都是哥老會的首領。兵馬都督張雲山是通統山頭目,“命會中哥弟分赴各州縣,散佈各屬。會黨人又絡繹來省,投雲山,聽號令”,他發出的告示,除蓋兵馬都督關防外,還必須加蓋“洪會公議”戳記,方能生效。

四川,獨立後省城內外駐有哥老會同志軍10餘萬,哥老會的公口完全公開,許多同新成立的政府機關“合署辦公”。正、副都督尹昌衡、羅綸以同志軍難以控制,特設大漢公,作為哥老會的總公口,尹自為總公口的舵把子。其他府屬機關、各街、各警屬也都亮出公口招牌,“省城內外遍設公口”。

其他如貴州、江西等省也都程度不等地存在類似問題。

在會黨來說,他們以為,“革命”成功,就萬事大吉了,往後的世界就是“洪家天下”,可以隨心所欲了。殊不知,革命黨雖然曾經動員會黨一起“共苦”,但根本無意與他們“同甘”。

在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看來,既然反清的目的已經達到,既然當務之急是維持社會秩序,鞏固新生政權,那麼原先由於反清需要而聯合過的會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他們已經準備向會黨開刀了。

而會黨看不到這一點,仍然居功自傲,爭權奪利;擴張勢力,為害地方,遊民無產者的破壞性得到盡情表現;甚至仍像昔日反清一樣,動輒起事抗拒新政權,這無異在給他們自身催命了。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開始壓制各地會黨

據民國元年11月9日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名義發佈的一張取締秘密社會的佈告稱,對於“多有妨礙秩序、危及國家情事”的“各項秘密結會”,臨時政府主要是“令各都督各民政長分別解散及按法懲辦”。

全國各地的情況不一樣,做法也各有不同,但解散、取締、鎮壓的基本方針是一致的。

動作最早、最快的是江西,武昌起義後一個月,即1911年12月中旬,江西省軍政府首先發布了《解散洪江、三點、哥老會之佈告》。緊接著,12月30日,江西都督再發文告,重申取締會黨:現在漢族已經光復,嗣後“所有前項各會應刻日一律解散,並將票布自行銷燬,不得稍有私藏,否則甘為匪人,決不寬大”。

此後,各省的這類告示日有所出,各地軍政府並輔之以具體的取締、鎮壓行動。

1912年2月,雲南都督蔡鍔還專門發佈了一份《嚴禁開公口山堂告示》,聲稱只要你拜會結盟,是會黨首領,哪怕什麼不法情事都沒有,也要把你永遠監禁。雲南軍政府這一懲治律例的制定收效顯著,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會黨在雲南的活動。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哥老會在清末民初是一個勢力相當大的地下幫會組織

歸結起來,各地軍政府取締和鎮壓會黨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遣散、收編。如尹昌衡在四川,即通過整編軍隊,將各種同志軍改編為川軍第二師,並拉攏一些哥老會頭目,鼓吹“功成不受賞,長揖歸田廬”,將川西數十萬同志軍遣歸鄉里。

二是斷然的武裝鎮壓。如無錫都督秦毓鎏鎮壓無錫、常熟、江陰一帶的千人會起義,湖北軍政府劉公等鎮壓襄陽江湖會的起義。

三是遣散、改編和武力鎮壓相結合,先遣、編,然後對遣了以後不回家、編了之後不服帖的那部分會黨採取嚴厲措施。如胡漢民、陳炯明為首的廣東軍政府,包括江西的做法基本屬這一種情況。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革命黨人

二、幫會社團化及其失敗

面對革命黨人和新政權的取締、鎮壓,一些比較有頭腦和“政治抱負”的幫會頭目開始嘗試適合於新的政治制度的活動方式。

同時也有一些與會黨有淵源、情誼,靠會黨起家的革命黨人不願意以取締、鎮壓的無情做法來解決會黨問題,而力圖通過將會黨改造成為無害的合法團來達到“化除固有秘密會黨”並繼續利用這一股力量撈取政治資本的目的。

民國初年幫會社團化的努力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1912年6月,青幫首領應桂馨在上海籌劃將青幫、紅幫和哥老會公口三幫聯合組織中華國民共進會

應桂馨在致滬軍都督陳其美的呈文中表示,他此舉的目的完全是為了“組織純粹民黨,實行取締會黨。各處支部成立後不準在外私開香堂,另立碼頭,剪除其舊染之習慣,免致與民國法律相牴觸”。

由於理由堂皇,又與新政府取締會黨的做法不相違背,加上應曾任滬軍都督府諜報科長,與陳其美關係較熟,因此,陳對共進會的成立給予了相當的支持,並親自列名發起。

7月1日,中華國民共進會在上海成立。應桂馨出任會長。12日,共進會發出佈告,要“各省同志諸君”“速派代表來申接洽為幸”,並很快在江浙地區設立了一些支部。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滬軍都督陳其美

不久,由於應桂馨本人參與策動武昌馬隊倒黎,遭到黎元洪的通緝;又由於江浙一帶會黨紛紛以共進會的名義進行活動,“恃眾橫行,擾亂社會秩序”,袁世凱及江蘇都督程德全都找陳其美,要他解決共進會的問題。為示清白、明哲保身,陳其美“以該會當初組織之主張固屬純正,近乃大反本旨相對”,從此與應疏遠。

9月底及11月上旬,袁世凱又兩次發佈臨時大總統令,宣稱對秘密社會組織,“不問是何名稱,均即按照刑律命令解散”, “倘再秘密組織,意圖聚眾滋擾甚或有陰謀內亂及妨害秩序各情事則刑律均列有專章,儘可隨地逮捕,按法懲辦”。

12月中旬,程德全發佈訓令,稱中華國民共進會實系青紅幫組織,著即勒令解散。如有不遵,“惟有遵照大總統命令,逮捕治罪,以重法權”。一些比較活躍的共進會人物慘遭殺害。在當局的查禁和嚴厲鎮壓下,共進會這個經地方政府核准公開成立的幫會社團被迫轉入地下。

稍後,由於應桂馨又受袁世凱收買,派人刺殺著名革命黨人宋教仁,共進會的名聲一落千丈,終致瓦解。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青幫首領應桂馨組織成立中華國民共進會

與共進會不同,社團改進會是由革命黨人發起的。1912年9月28日,同盟會員、長江巡閱使譚人鳳和他的助手陳猶龍聯合青紅幫頭目出身的第二軍軍長徐寶山在上海發起籌組社團改進會。

社團改進會的命運比共進會好不了多少。譚人鳳也是靠堂皇的理由和個人關係謀得社團改進會湘支部在湖南省准予立案。但就在獲准立案,剛剛在長沙某街掛上一塊籌備會的牌子,還來不及建立具體的組織,更遑論去做什麼“改進”之際,立憲派和權紳們已經群起反對,準備大舉清鄉,實行屠殺。譚人鳳只好宣佈作罷。

到後來,“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發佈《嚴禁、解散湖南會黨令》,重申對會黨及會黨社團的禁令。

至此,民國初年幫會社團化的努力徹底失敗。一方面,當權者不僅不允許會黨活動,而且也不能容忍會黨以社團組織的名目存在;另一方面,會黨分子自身素質較低,參加這些新的社團組織,依然我行我素,造成有社團之名、無社團之實的狀況。

外部環境不允許,自身條件不具備,應該說,這是幫會社團化失敗的主要原因。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應桂馨受袁世凱收買,派人刺殺著名革命黨人宋教仁

三、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秘密社會的狀況

辛亥革命失敗以後,中國進入了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時期。在帝國主義的操縱下,軍閥割據,混戰連年,大大小小的軍閥、官僚、地主、豪紳對廣大農民進行空前殘酷的壓榨。

人禍天災,交相煎逼,貧苦農民加速破產,被迫背井離鄉,四出逃亡。他們流浪江湖,弱者乞討為生,強者投身秘密社會,為匪為盜。這一切使得進入民國以後的中國的秘密社會不僅沒有因為政府的取締、鎮壓而沉寂,相反卻是大大增加、擴展神速。

一個特點就是人數多、分佈廣。

民國年間幫會中人曾有過一個統計,說僅全國青幫人數就有1.6億之多。數字不盡可信,但這一時期幫會人數的眾多確是一點不假。

據後來國民黨中央調查統計局的調查,湖南省的紅幫山堂共有45個,其中21個沒有人數統計,其餘24個計有36.7萬餘人,平均每個山堂15000多人。

青紅幫的勢力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20年代江蘇徐海各屬的青紅幫發展特別迅速,一縣有數千人的很多,像沭陽、碭山等地都是上萬人。南方的兩廣、江西、福建等省主要流行三點會。到20年代,大刀會也在贛閩一些地區開始盛行。

北方在民國時期主要流行紅槍會、大刀會,20年代僅河南省的紅槍會人數就達到150萬,如果加上直隸、山東、安徽等省,總計超過300萬。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僅全國青幫人數就有1.6億之多

第二個特點就是往往會、匪結會,土匪特別猖獗。

他們裝備好,力量強,但破壞性也大。一些秘密社會與當地的武裝土匪結合起來,許多土匪團伙的內部結構也與秘密會黨完全一致。他們佔據山寨湖泊,橫行鄉里,有時甚至攻城略地。

據報道,20年代,蘇、魯、豫、皖四省邊境,就麇集了大約二三十萬武裝土匪。1925年,河南一省就有50萬土匪隊伍,山東更有土匪近百萬。其中擁有數百或數千人的大股土匪,山東有47股,河南有52股。

歷來土匪活躍的湘西地區有槍百杆以上、盤踞一定地盤者即有17股之多,槍支不及百杆及往來飄忽不定者,尚不知若干。

南方的兩廣地帶,民國成立以後,幾度內亂戰爭,民不聊生,會匪、土匪結黨橫行。據1928年的調查,超過百人的土匪武裝共有94股,106640人,新舊式槍支計71173杆,機關槍76挺。

東北三省也是土匪活動特別猖獗的地方,僅吉林一省就有紅鬍匪24股,每股均在200人槍以上。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會、匪結會,土匪特別猖獗

第三個特點就是秘密社會還由農村走向城市,在城市裡也擁有很大的勢力。

尤其青紅幫,在沿海和長江沿線的各大城市大肆活動。如長江線上人口不算很多的蕪湖市,青紅幫分子就有幾萬人。青紅幫勢力最大的是上海市,據《時報》1914年報道,僅紅幫會匪就有數萬之多,而青幫的人數更在10萬以上。

結語:綜上可見,民國初年雖然當權者對秘密幫會組織進行了壓制,但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地下會黨的問題都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尤其是在北洋軍閥統治的混亂時代,對於秘密社會這樣一股實力不容小覷的力量,各種社會政治勢力都有心加以利用,從而令其得以進一步發展與擴充。

卸磨殺驢?曾經積極響應革命的幫會組織為何在民國初年被鎮壓?

各地幫會組織勢力在民國初年沒有得到削弱反而進一步加強

更多精彩請關注“江南鏟史官”,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覆!謝謝!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