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1)

提及江南七怪,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柯鎮惡”,畢竟柯老英雄一輩子打架沒贏過,動嘴沒輸過,他的輝煌戰績……算了,本文聊的不是這個,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江南七怪。

江南七怪之間感情極好,甚至張阿生死了以後,六人對外還自稱“江南七怪”,直到桃花島案發後,柯鎮惡變成了光桿司令,“江南七怪”的名號才漸漸不提了。

江南七怪的武功是典型的“霸凌”式的武功,比如在對付沙通天、彭連虎這樣稱霸一方的高手時,七人以少敵眾,甚至再加個累贅(中毒的王處一)也沒什麼問題。但遇到高手之後基本涼涼。甚至七怪單獨對陣丘處機時,也打了個兩敗俱傷。甚至以“硬功”聞名的張阿生,最早死在了同樣是玩硬功的陳玄風手下。

所以江南七怪行走江湖數十年,沒被人打死還賺下了大名聲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2)

對江南七怪來說,行走江湖靠武功肯定是不行的。有朋友會說,那靠智慧行不行?別鬧了,以這七人的智慧……咱要不再聊聊靠武功的事?

實際上對江南七怪來說,行走江湖的根本邏輯是:靠搞一個大新聞

換句話說,如果可以用大炮去打蚊子,那絕對不用蒼蠅拍。事實上只有基於這個立場,我們才能理解江南七怪行走江湖的根本邏輯:

比如小說開始的時候,段天德殺死了郭嘯天被丘處機追殺,於是段天德找到了自己的伯父枯木大師,枯木又找到了焦木大師,焦木大師則將段天德收留在了法華寺,並找江南七怪幫忙。

按照我們一般人處理問題的邏輯,基本是這樣的:

丘處機是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陽的高足,俠名在外,即便冤枉人,也肯定是當中有什麼誤會。同時,丘處機武功極強,五絕之下罕有敵手。所以解決丘處機與段天德之間的衝突該怎麼辦呢?

“來來來,段天德,你和我說一下到底怎麼得罪丘處機的?”

不管怎麼樣,咱把事情先弄明白好不好?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3)

然而江南七怪則不然,特別有村上春樹的範兒:

在雞蛋和石頭之間,我會義無反顧的站在雞蛋這裡。

所以,江南七怪想都沒想,就去找丘處機了,而且說辭是這樣的:

焦木大師是有道高僧,怎會做這般無恥之事?道長定是聽信小人的謠言了。虛妄之極矣,決不可信也。

不管怎麼樣,肯定是你丘處機錯了。如果丘處機就此認慫,好吧,給你們江南七怪一個面子?這時候,江湖上再講江南七怪,就可以把他們和“全真七子”相提並論了。而在低端局裡,彼此武功之間的差距並不明顯,江南七怪又勝在人多。可以說,每當一個高手給了江南七怪一個“面子”,江南七怪的身份地位自然就高了一層。

還是在段天德的故事裡,我們知道焦木大師的師弟枯木大師,是仙霞派掌門人,歸雲莊陸乘風之子陸冠英的師傅。段天德的事情處理完畢後。江南七怪遠赴大漠十八年回到中遠,陸乘風對七怪的態度,顯然是比“兒子的師傅”更加重視的。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當然,此時丘處機並不知道七怪底細,還傻乎乎的真和七怪拼鬥一番,兩敗俱傷,養了小一個月才好。前腳傷好,柯鎮惡又開始碰瓷:

“現下咱們大家受傷,難決勝負。明年今日,請道長再在醉仙樓相會。”

這下子丘處機徹底反應過來了,七怪這是神經病啊!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丘處機眉頭一皺,心想這七怪並非歹人,我何苦與他們爭這閒氣?

於是趕快和七怪定下了扶養郭、楊兩家後人的賭約,反正對七怪來說,一件事情越是難辦,辦成了收益才會更高。七怪果然上當,遠赴大漠18年……。

講真,這是丘處機對中原武林作出的傑出貢獻。

(4)

問題在於,丘處機畢竟以一對七,吃了人數上的虧。但如果一個人真的可以瞬秒江南七怪的話,七怪該怎麼辦呢?沒錯,七怪就是這麼死的。

江南七怪死在桃花島本就是一件特別詭異的事情。道理上說,不就是全真六子懷疑黃藥師殺周伯通嘛,準備找黃老邪尋仇嘛?

反正全真六子玩不出天罡北斗陣,看見黃藥師敢動手,基本不看王重陽面子,黃老邪一根菸抽不完的功夫就把六子秒殺了。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控制全真六子別衝動。而且此時全真教裡,丘處機、王處一、馬鈺,這三個全真教最有威望,最能打的人,和七怪的關係都不錯,把他們勸住了不就行了?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但邏輯相同,六怪腦子瓦特了,專程跑到桃花島,給黃藥師的拜帖還是這麼寫的:

頃聞傳言,全真六子誤信人言,將行事於桃花島。晚生等心知實有宜誤惟恨人微言輕,不足為兩家解憾言和耳。前輩當世高人,惟可與王重陽王真人爭先決勝,豈能紆尊自降,與後輩較一日之短長耶?昔藺相如讓路以避廉頗,千古傳為盛事。蓋豪傑之士,胸襟如海,雞蟲之爭,非不能為,自不屑為也。行見他日全真弟子負荊於桃花島階下,天下英雄皆慕前輩高義,豈不美哉?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至少黃老邪的理解就是:全真六子打算上桃花島找你尋仇,要不你找地方躲躲?黃藥師內心OS:都打到桃花島了,我躲哪去?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然而問題在於,如果黃藥師真的聽了江南七怪的話,出去躲躲呢?那以後江湖人再提江南七怪,就會從“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齊名”,變成了“連東邪都得給三分薄面的全真七子”。比起單純勸全真七子,後者收益是不是更大呢?

結果好死不死,桃花島上待著的不是黃老邪,是真殺人如麻的歐陽鋒,涼涼。

要想紅,先出事:江南七怪行俠仗義背後的經濟賬

(5)

生活中我們身邊也到處都有這樣的人。開口成功學,BAT,閉口人生理想,實現全人類的全面發展。

身邊出現用這種理由建議你做任何事情的人,放心,都是大忽悠。是拿你的命給他刷簡歷用的。真信了,才是那個傻瓜。

江南七怪算的精明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