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後的電音聖地伊比薩島

“降溫”後的電音聖地伊比薩島

說起全球的電音聖地,大家都會想到西班牙的伊比薩島,Mike Ponsner那首“I Took a Pill in Ibiza”,在Raver中廣為流傳。伊比薩島有完善成熟的夜店產業,花樣繁多的Club品牌,其中最成功和出名的Club包括Hï Ibiza(前身是著名夜店Space)、the Ushuaïa Beach Hotel、Children of the 80's、BIG、Ants。而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運營者——Yann Pissenem。

Yann Pissenem在法國南錫小鎮出生,從小對電子音樂充滿興趣。18歲的時候,Yann Pissenem去巴塞羅那學習法律和旅遊管理,但是很快被這個城市繁榮蓬勃的夜店產業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很快,他從枯燥的本行中脫離出來,投入到娛樂行業中。33歲的時候,Yann Pissenem在博薩海灘上開了一家小型的Club。這家Club對整個伊比薩島的夜店產業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降温”后的电音圣地伊比萨岛

這家Club現已被Yann經營成了伊比薩島上最成功的娛樂品牌之一。於此同時,他還經營著其他幾家極受年輕人歡迎的Club。David Guetta、Martin Garrix等大牌DJ,都稱Yann的Club為“自己在伊比薩島上唯一的家”。

儘管Hï Ibiza和Ants已經發展成全世界知名的Club,伊比薩的夜店產業現在已經過了蓬勃的高點和熱潮,當地政府的政策限制、飆升的地價和消費水平、以及其他城市更便宜的音樂節的出現,讓伊比薩島開始面臨著內部和外部的壓力。

現在,伊比薩島的商業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在音樂節層出不窮的歐洲大陸,它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它的優勢又在哪裡?

社交網絡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的旅行方式

在過去幾年,人們的旅行變得越來越容易,在各地逗留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據Yann說,以前遊客來伊比薩島上的時間會均勻的分佈在工作日的五天中,但是現在人們更愛在週四、週五、週六和週日來,在夏季的客流量也會更大。

社交網絡改變著人們在旅行中的行為。過去,人們在伊比薩島上享受三天度假時光,現在只需要花20分鐘在沙灘上拍拍照然後po到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去就可以了。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伊比薩整體客流量看上去變少了,但是演出的觀眾人數依然保持上升。人們的旅行變得更具有儀式性。而島上的Club是大家的目的地。這對伊比薩夜店產業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借力社交網絡的影響力,打造“網紅打卡地”雖然是老套的策略,但目前看來,伊比薩也並沒有更多的選擇。

全球化進程影響著遊客的構成

過去,伊比薩的主要市場集中在德國、荷蘭、法國、英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現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價格飛到島上。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利用網絡毫無障礙和延遲的售票、購票。根據Yann提供的信息,五六年前,美國人是伊比薩島的常客,他們通常會在島上呆兩個星期。現在消費者中也多出了南非的樂迷,各大Club也會邀請到來自南非的DJ。

伊維薩彙集了除了歐洲之外、美洲、澳洲、亞洲、非洲的樂迷,消費者構成越來越趨於多元。這極大的增強了伊比薩島消費群體的生命力,也給伊比薩電音產業的音樂內容注入了更多活力。

其他音樂節不可避免地造成分流

相比較10年前,現在歐洲的音樂節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2017-2019年,每到夏季,歐洲各地有150到200個音樂節。其中在西班牙就有大概40到50個,荷蘭、英國和法國的情況也大致相同。所有的音樂節都預定了幾乎一樣的演出陣容。

遠在美國的“火人節”也會對吸引伊比薩島上的一批消費者,他們會搭乘飛機去往L.A.。這批往往就有較好的消費能力,能負擔得起長途旅行,也是伊比薩的“VIP客戶”。

“降温”后的电音圣地伊比萨岛

其他地方的音樂節不可避免地給伊薩卡的電音產業造成了分流。但是伊比薩島有特邀的百大DJ,只為島上的觀眾表演。

此外,伊比薩島留住消費者的另一個原因,是島上有很好的音樂氛圍並且適宜居住,很多電音愛好者會在此地購置房產。宜人的氣候、漂亮的海灘和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都讓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上升。

房價和物價的飆升對客流量造成影響

近幾年,伊比薩對於年輕的電音愛好者以及消費能力低的遊客越來越“不友好”。瘋狂上漲的房價和酒店費用讓很多想去島上rave的人望而卻步。相較於物價和房價,Club的門票價和酒水價的漲幅並不大,這一定程度上,讓俱樂部老闆和電音演出主辦方背了黑鍋。電音愛好者會抱怨伊比薩的夜店產業,但是像Yann這樣的俱樂部老闆,已經在盡力做好他們能做的一切了。

保證"質量”、注重“細節”是唯一解法

Yann認為,如果物價和房價的上漲是伊比薩不能抗拒的趨勢,那面對這一趨勢唯一的辦法就是為Raver們提供最上乘的電音體驗,將高品質的現場音樂送達給觀眾。

所以在伊比薩島上最有標誌性的Club可以保證每一天的舞臺製作都充滿變化、與前一天不一樣。比如Hi Ibiza有一個80人的團隊專門負責舞臺製作,配合不同的演出呈現給觀眾。從屏幕到露天場地的搭建,Hi Ibiza投入了極大的成本,保證給觀眾最好的顯出體驗。

對於“細節”的重視是Yann的另一個經營哲學,他對於舞池的形狀、大小、到吧檯的距離、到廁所的距離都會有科學、精密的考量。儲物架、手機充電在充分考慮到消費者方便的前提下,儘量少佔據空間。Yann甚至還研究東方的“風水學”,將其運用在現場佈置中。

“I took a pill in Ibiza, to show avicii I was cool”唱的是raver光鮮自在的生活方式背後晦澀的心情,也唱的是伊比薩在他們心裡的重要性。

理想的Club體驗是讓大家感到安全、放心,同時又能玩得盡興、玩得high。面對其他地方音樂節的競爭、當地上漲的消費水平和房價,要想讓伊比薩島依然在廣大raver心中保有一席之地,提供給電音迷無與倫比的音樂體驗是當地Club必須要做出的努力。

《Hï Ibiza and Ushuaïa Beach Hotel Founder Yann Pissenem Unpacks The Island's 'Organized Chaos'》

https://www.billboard.com

/articles/news/dance/8543285/hi-ibiza-ushuaia-beach-club-ifounder-yann-pissenem-interview

“降温”后的电音圣地伊比萨岛“降温”后的电音圣地伊比萨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