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N將如何發展——美國海軍未來航母選項(四)

CSG在具有戰略利益的區域部署以及實施作戰行動的時間通常為10~15天,具體將取決於其他聯合作戰力量抵達戰區之前的作戰強度、艦載機出動架次數以及彈藥消耗量等因素。除了CVW所屬艦載機之外,CSG還裝載防禦型和攻擊型武器並由此提升了總體作戰能力。CVW能夠投送多種武器,而這些武器必須儲存於航母並由艦員在艦載機上進行裝載、卸載。CVN裝載的艦載機需要進行維護、燃料補給、零部件支援以及一般性維持,而這些行動都必須由航母所屬的建制保障力量實施。

1個CSG和CVW通常由以下力量組成:

·1艘尼米茲級或福特級CVN;

·4或5艘導彈驅逐艦(DDG)或導彈巡洋艦;

·1個配屬60架艦載機並具體一體化作戰能力的CVW,機型包括攻擊戰鬥機、電子戰飛機、早期預警機、保障支援飛機以及旋轉翼支援飛機等。

CVN將如何發展——美國海軍未來航母選項(四)

雖然CSG通常在聯合作戰環境中實施部署行動,但CVW在組建時設計為自行滿足大部分作戰需求的空中力量,既包括由聯隊所屬飛機提供空中加油,也包括提供早期預警和電子戰支援。美國海軍有關部門目前已經在實施2060年之前部署於航母飛行甲板的艦載機的研究項目。在不遠的未來將開始實施作為F-35C後繼型號的新一代海基攻擊戰鬥機F/A-XX的AOA。F/A-XX不僅將用於取代美國海軍目前裝備的F/A-18E/F“超黃蜂”艦載戰鬥機,而且將在某種程度上對未來數十年的航母作戰需求產生驅動作用。與艦船項目相比,與該飛機項目相關的研究、發展、測試以及工程和採購資金中的NRE平臺成本將遠遠高於前者。實際上,當第一種替代型航母於2042年交付時,用於替換老舊飛機的新式飛機項目可能早已開始實施。與改變保障平臺相比,實施旨在調整艦載機聯隊構成的舉措將面臨大得多的難度。這些艦載機的平臺保障需求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如果航空平臺無法為所有艦載機提供保障,那麼相關部門瞭解到相關情況後必須弄清差異、替代方案和糾正措施。

在考慮CSG尤其是其艦載機聯隊的問題時,必須充分認識那些能夠將CSG轉化為一種有效作戰手段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將注意力僅集中於某種作戰想定、任務或標準,將會產生誤導。從更為廣泛的角度衡量,CSG的主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具備在多種區域建立和維持作戰空間優勢的能力;提供具有高度機動和部分自我保障能力的作戰力量;出動攻擊和其他作戰力量向岸上投送作戰能力。雖然水面戰艦和潛艇雖然是整體作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實施大規模攻擊的能力仍然受到武器裝載規模較小且補給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CVW實施的攻擊行動的次數相當於潛艇和水面戰艦總和的若干倍。

CVN將如何發展——美國海軍未來航母選項(四)

在探討航母必須具備哪些作戰能力的問題時,通常是指CVW和CSG必須實施哪些作戰行動。不斷髮展變化的威脅和作戰環境將對平臺必須體現的性能特點產生影響。雖然DPS並不是對部隊可能擔負的所有任務的包容性指南,但它有助於採用結構性觀察方式對可能採用的作戰行動樣式進行分析並制定出架構性方案。本研究報告在分析過程中同樣將把航母的作戰能力需求置於潛在威脅和預期能力的研究框架之內。

對CSG作戰力量現狀的最有效概括是:它在某些作戰想定的背景下能夠針對敵方形成絕對優勢,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則面臨挑戰。如前述,從“沙漠風暴”行動開始直至“伊拉克自由”和“持久自由”行動期間,在美國海軍以及(實際上)美軍聯合作戰力量所面臨的環境中,CSG以近乎完全自由的方式實施部署行動的能力幾乎從未遭遇任何挑戰。雖然一些對手當時也在發展反介入能力,但是從總體情況看,依託美軍大型航母實施作戰行動的一體化艦載機聯隊通常很少面臨實質性障礙。

以下事實尤其值得注意,即美軍發展能夠保障較高水平SGR的航母的主要動機之一實際上源於美國海軍在“沙漠風暴”行動中所汲取的經驗教訓,在此次戰役中美軍空中力量面臨著航程較短且目標環境相當豐富的情況。在這種作戰背景下,較高的SGR水平意味著能夠確保以較快的速度投送彈藥並有可能縮短戰役持續時間。即便是在當前環境下,也存在著高度重視較高SGR水平的作戰想定,如針對敵方採用集群攻擊方式的小型快艇實施防禦行動就屬於這方面的典型事例:目標數量相當多;用於探測的主要傳感器包括雷達和目測;使用防區外彈藥的能力受到限制。在空-空彈藥消耗速度較快的環境中實施DCA行動也屬於這種類型的情況。

然而從近期作戰行動看,對艦載機大量短程出動的需求已經變得極少,而對遠程行動的重視程度逐步增大,在後一類行動中,諸如空中加油、提供建制性電子戰支援以及提供遠程作戰空間感知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具備迅速出動的能力並不是一種值得貶低的因素,但是它在此前的重要程度一直不及其他能力,而在上述兩種情況下為現有平臺提供此類支援的能力都難以滿足需求。

CVN將如何發展——美國海軍未來航母選項(四)

近年來,美軍在不受挑戰的情況下實施作戰行動的能力已經被逐步削弱。在面對某個實力旗鼓相當的對手——它不僅具備爭奪對抗空間主導權的廣泛能力,而且擁有大規模空中力量以及高水平的一體化防空系統——的情況下,CSG的作戰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實際上,當美軍面對擁有此類作戰能力的強大對手時,前者的戰術空中力量(無論是海基還是其他類型)除在戰役初期實施防區外打擊行動之外,幾乎沒有別的機會進行作戰部署。

如果敵方防禦力量構成的威脅受到破壞和削弱,那麼美國海軍的CSG有可能機動至與潛在打擊目標相距較近的區域。值得注意的是,艦載機架次出動能力的過高水平並不意味著在高強度作戰想定中對飛機數量或彈藥投送的需求將會降低。最確切的解釋是,由於艦載機執行任務的飛行時間較長,因此它們沒有必要象在通常情況下那樣起飛和著艦。

這種情況不應當理解為對艦載機或是被攻擊目標的數量需求降低。為突破敵方一體化防空系統並打擊分散目標,擔負攻擊任務的平臺有可能需要裝備大量武器,這種情況意味著必須具備以反應方式為基礎實施大規模防區外攻擊的能力——換言之,艦載機處於留空狀態並等待攻擊指令將是較為理想的狀態。在略微超過防區外射程的區域實施部署行動的CVW將能夠實施有效協同的大規模連續攻擊。從長遠角度衡量,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未來有必要部署裝備更多武器的大型艦載機,以及能夠保障大型艦載機、儲存大量彈藥以及具備連續補給能力的支援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