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第十四中學|舌尖上的衡水之侯寶林巧解“曹記驢肉”

衡水市第十四中學|舌尖上的衡水之侯寶林巧解“曹記驢肉”

大美九州,冀州為首,作為古冀州的傳承之地,美麗的湖畔明珠衡水市,悠久燦爛的文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美食,優秀的湖城青年,衡水十四中學子揮舞著手中的畫筆,勾勒起歷史的篇章,一個個鮮活的歷史典故,呈現在方寸之間,唯美如斯,別有天地。


衡水市第十四中學|舌尖上的衡水之侯寶林巧解“曹記驢肉”


天下驢肉曹記起,

六代傳承京津冀。

涼吃芥茉拌驢肚,

熱炒鮑汁澆驢踢。

黃芪紅湯燴金錢,

煲鍋時蔬燉驢皮。

九轉驢腸堪稱美,

驢柳驢寶驢丸子。

天上龍肉最難得,

人間驢肉是一奇。


衡水市第十四中學|舌尖上的衡水之侯寶林巧解“曹記驢肉”


冀州曹記驢肉始創於咸豐年間北京鮮魚口冀州曹氏經營的驢肉小吃攤。到第三代曹建功時,已是光緒年間,其經營場所也早在父輩時就已由北京轉移到老家冀州的碼頭李鎮。曹建功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二,讀過書,舉止文雅,喜歡交中醫界的朋友。他通過探索,改進了“曹記驢肉”的祖傳配方,又加入數味中藥,不僅使製作的驢肉香味醇厚,而且還除去了驢肉中的寒性,使之對身體更為有益。

光緒二十六年前後,曹家舉家遷到位於滏陽河南岸的煙家霧村。一家人做了驢肉到附近的鄉鎮去賣,並在官道李鎮的大集上打出了“和順號驢肉”的招牌。官道李位於冀、束、深、衡四縣交界處,且有通往保定和天津的兩條官道,人群稠密,商業發達。這種優越的商業環境為“曹記驢肉”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很快,“和順號驢肉”在官道李集市上打開局面。當時,只要“和順號”的驢肉若賣不完,別家的驢肉便賣不動。

後來時局動盪,盜匪猖獗,曹建功讓二子曹福堂和三兒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曹福堂兄弟初到天津時,先在北馬路大生祥百貨店門前擺攤,字號為“冀州曹記驢肉”,主營五香驢肉、燻腸和燻雞。當時,在天津做生意的冀州人就很多,其中“銀行幫”、“五金幫”、“雜貨幫”都已成規模。因“曹記驢肉”做工精良,且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頗受天津各冀州商幫的歡迎。曹氏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從最初的擺攤發展到貨車銷售。十四年後,兄弟二人買了大生祥百貨店的一間門面,專營“冀州曹記驢肉”,隨後又在東門裡開了一家“冀州榮祥曹記飯店”(俗稱冀州館),主營曹記驢肉、冀州燜餅和炒菜。當時,“冀州館”常是高朋滿座,來吃飯的除了冀州人外還有許多慕名而來,品嚐“曹記驢肉”的天津消費者。

由於“曹記驢肉”享譽津門,許多文藝界的社會名流時常光顧,當時已在天津名聲大噪的候寶林更是座上嘉賓。一天,侯寶林應邀惠顧曹記飯店,老闆曹福堂傾情招待。待嘉賓落座,曹老闆立刻吩咐店員:“上!全驢宴。”店員立馬行動,片刻,金錢拼盤、蒜泥驢耳、芥茉驢肚、薑汁驢唇、沾水驢肝、醬驢口條六個涼菜上桌,接著就是濃湯驢筋、蝴蝶驢健、脆滷驢柳、掌中驢寶、青瓜驢丸、香煎驢排、時蔬燉驢皮、銀芽驢卷、九轉驢腸、發財驢肉羹十個熱菜上桌。曹老闆一陣寒暄,舉杯開席。酒過三巡,一位年輕的女士夾著一片金錢肉好奇地問說:“全驢宴?那這是什麼驢的什麼部位?”在座的男士幾乎都知道那是什麼,但又都是笑而不語。侯寶林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環視了一下四周,答非所問地說:“咱這是“曹記驢肉”,用的都是“草(母)驢”,“草驢上沒那東西。你只管吃。”說罷全場竊笑,年輕女士似有所悟,臉上一陣紅雲飄過,便也不再在尷尬。而在座的大家無不對侯寶林大師的智慧、風趣和幽默投以讚羨的目光。

衡水市第十四中學|舌尖上的衡水之侯寶林巧解“曹記驢肉”


北方有句民諺:“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非常生動的說明了驢肉的珍貴。驢肉性溫,滋陰補腎。同時還有補氣、養血、養顏、安神、止煩、清腦、利肺的功效,深受人們青睞。這在《本草綱目》上早已有記載。

1983年,“曹記驢肉”在天津舉辦的“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最佳食品。同年,天津的中立園飯店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冀州曹記驢肉”商標。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同志在視察天津食品一條街時品嚐了“曹記驢肉”,讚不絕口。著名畫家黃胄食後畫驢,幽默地在畫上題字“曹記驢肉,刀下留情。”多年來,“曹記驢肉”以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鹹香可口的特點受到天津消費者的歡迎。八十年代它被收錄進《天津名吃》及《中國名吃大辭典》等書。

出於對祖傳配方和知識產權的保護,下面我們簡單介紹“曹記驢肉”的大眾作法:

1.將驢肉洗淨,切成約1000克的塊,放入冷水中浸泡,去掉血水再洗淨,瀝乾水分,入鍋用旺火煮1小時,改用小火煮1小時,撈出。

2.豬骨頭洗淨,砸裂與洗淨的母雞一起放入大鍋內,製成白湯。

3.蔥段、姜塊、蒜瓣、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丁香、肉蔻、草果、金橘等裝入兩個紗布袋,製成香料袋。

4.白湯置旺火上燒開,放入香料袋、驢肉、粗鹽燒沸,撇去浮沫,用微火煮約4小時至驢肉酥爛,取出晾涼,便可改刀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