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她,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小象撫養長大的人。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是肯尼亞的勇士,全球35位最偉大的天然資源保護者之一,被英國女王稱為“大英帝國女爵士”,2002年的時候,還獲得了BBC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她的名字叫達芙妮·謝爾德里克,內羅畢大象孤兒院的創始人,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最初知道她是在《天生狂野》這部紀錄片裡。

而這次去肯尼亞,走進她創辦的小象孤兒院,聽了更多關於她的故事後,我更感受到我和科考營同事們身上所肩負的自然使命,任重而道遠。

1

對非洲野生動物來說,生而野性,自由自在,是最大的夢想,但很多時候,卻是那麼的可望而不可及。

就拿大象來說吧,人類的急劇擴張、氣候的不斷變化,讓象群的居住地日趨萎縮,而象牙,這個本該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武器,更是讓它們頻頻丟失了生命。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孤象艾米莉

大家知道嗎?在1979年的時候,非洲象還有130萬頭,可現在,只剩下不到50萬頭了,亞洲象的情況則更慘,野生數量只剩下不到4萬頭。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還肆意盜獵大象,奪取象牙,傷害象群,那麼大象這個種群,將在不久的將來永遠消失,消失在地球上。

為了不讓象群消失,為了讓子孫後代還能看到活生生的大象,達芙妮和她的丈夫大衛付出了一輩子的努力。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2

當時,他們面臨的環境非常惡劣,不僅僅是盜獵現象頻繁發生,更匪夷所思的是,政府也要殺害大象。

只因為有研究顯示,大象數量的增長導致了植被的破壞。

所以,他們要求大衛和達芙妮人工淘汰大象,親手殺掉這些多年來自己無比珍視的夥伴。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失去雙親的大象

達芙妮和大衛根本無法接受這一事實,他們多次提起公訴,並以自己的工作作為賭注進行抗爭。

最後,在他們的抗爭下,才避免被政府人工淘汰。

3

可是,即使阻止了政府大規模的殺害,也阻止不了有組織的盜獵行為。

因為大象的活動範圍實在是太大了,他們沒有辦法做到實時跟蹤、保護。

即使費盡力氣給大象打上了烙印,下雨天也都被沖刷得一乾二淨,還是會有很多盜獵現象頻繁發生。

很多小象因為父母被盜獵者殺害而無家可歸、奄奄一息,成為了孤象。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大家知道嗎?象寶寶頭兩年只吃母乳,直到四歲時才完全斷奶。

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如果離開了媽媽就活不長久。

可即便這樣,達芙妮和大衛在野外遇到嗷嗷待哺的孤象,還是會把他們帶回家,精心照料。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撫養大象孤兒的難度非常高。

他們試過各種各樣的辦法,餵它們牛奶或者人類嬰兒吃的配方奶粉,它們都不適用,一喝下去,就會出現拉稀的症狀。

為了減緩這一症狀,他們只能餵它們清水和葡萄糖,讓它們保持正常的營養。

可是,小象的身體還是一天天消瘦,站不起來,最後變得奄奄一息。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從來沒有成功養活過初生的小象。

達芙妮說,看著一頭頭小象送到我們家,又逐一死在他們面前,他們的內心感受到一片無望的灰暗。

後來,他們又試了很多的配方,都失敗了。

直到大衛去世前不久,他們才找到正確的配方——嬰兒奶粉與椰子汁混合。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志願者在給小象配奶~

他們用這個配方調好奶粉給剛剛出生三週的愛莎喝,把愛莎給救活了。

愛莎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4

救活愛莎後,達芙妮每天都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日夜不離,愛莎也把她視為媽媽,對她產生了特殊的依賴,幾個小時聞不到她的氣味就會發脾氣。

因為大象是一種具有人性的動物,把家人看得非常重。

所以,當有一次愛莎突然腹瀉,達芙妮和大衛去南非參加女兒的婚禮,不在它身邊時,它思念過度,等他們趕回家時,它已經站不起來了。

達芙妮抱著愛莎嚎啕大哭,那個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麼大的錯誤,原本以為,她給了愛莎最好的愛,它就會快樂長大,沒想到,正是她的這種愛,讓她最終失去了愛莎。

所以,在好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走不出失去它的陰影。

甚至還發誓,以後再也不撫養過於幼小的小象了。

5

不過,對野生動物的熱愛還是戰勝了失去它們的恐懼。

即使在肯尼亞獨立初期大部分白人爭先恐後離開肯尼亞,他們也沒有想過要移居南非或者英國。

她說,非洲草原就是他們的家,在原野上自由奔馳的動物都是他們的家庭成員,如果他們離開了,它們又怎麼辦呢?

所以,他們依舊每天都會去公園裡巡邏,細心的照顧小象。

很多小象,也在他們的庇護下,長大成人,迴歸了自然。

即使過去了很多年,在野外見到,也依舊會走過來跟他們打招呼,用鼻子跟他們握手。

讓他們最開心的一次,就是一大早起來,看到房前的草地上站著兩頭大象和一頭象寶寶。

原來,適應了自然的薩姆遜帶著野象妻子和小象寶寶回到花園來看望他們了。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後來的幾年,他們在察沃不同的地方都看見了薩姆遜和他的家人。

可正當他們在為薩姆遜成功融入野外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大家庭而感到高興時,悲劇卻發生了。

薩姆遜中了當地部落人發明的毒箭,只要中箭,就沒有辦法救活。

達芙妮說,他們感到最傷心的莫過於看見自己親手養大的大象倒在了盜獵者的毒箭和步槍之下,他們千辛萬苦養大的大象孤兒也許只不過是為盜獵者提供了優質的象牙。

6

再後來,家族遺傳的心臟病又毫不留情地擊倒了大衛,大衛走後,達芙妮一度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可值得留戀的了。

但對大象的熱愛,又讓她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所以後來,她和朋友成立了大衛基金會,在內羅畢郊區,建立了大象孤兒院,專門撫養那些年幼的孤兒象。

對很多小象來說,達芙妮就是媽媽。到目前為止,大象孤兒院已經成功養活了200多頭小象。

不過,她說,她寧願大象孤兒院一頭小象都收不到,關門大吉。因為每收到一頭小象,就表示又有一個大象家庭遭到了毒手。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不過幸好有她,為孤象庇護,讓它們在失去親人、受到傷害後,被悉心照料,還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下雨時,有人為小象披上特製的雨衣,撐起雨傘,只為了防止它們感染肺炎。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飢餓時,有人給它們每隔3個小時喂一次奶,讓它們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滋養。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帶著它們在泥潭中嬉戲,打鬧~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達芙妮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這些象寶寶,在她看來,這些象寶寶就如她自己的孩子,她輕柔地撫摸它們,像極了天使。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她在自傳《大象孤兒院》的中寫道:

謹以此書獻給荒野和它所包容的一切,獻給給對大衛的回憶和肯尼亞國家公園的巡守長先驅們,也獻給我的家人和外孫們,希望他們瞭解那些往事。

如今,這位自然戰士在今年4月份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雖然她已經不再,但她的精神會一直傳遞下去,傳遞給世世代代。

這次肯尼亞之行,在小象孤兒院,小川就收養了一頭叫Ambo的小象。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給小川講Ambo的故事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收養證明,我竟然在異國他鄉有了個“小象孫兒”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收到小象孤兒院發來的郵件。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雖然只能隔著屏幕看到自己的“孩子”,但我知道小川心裡的開心和滿足。

我把達芙妮的故事寫下來,也是希望我們、我們的孩子能更多的瞭解這段往事,記住這位為野生動物、為大象奉獻一生的偉大女性。

如果大家也想收養小象,除了去肯尼亞現場外,還可以登陸肯尼亞大衛·謝爾德里克野生動物基金會網站 www.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在線提交助養申請。50美金可以助養一頭小象一年的時間。

或許,有我們、孩子一個一個的接力,大象這個種群會再次看到黎明的到來。

川媽說說

這個暑假我們好忙,帶著小朋友、大朋友跑了很多地方,肯尼亞、斯里蘭卡、西雙版納、高黎貢山、若爾蓋、北京......大家的開心和滿意,我們收到也感受到了,寶貴建議我們也吸收採納了。

餵奶到4歲,長大就不管,她卻是最好的“媽媽”

很慶幸自己當時一衝動、後來咬著牙就要做板牙科考營,才有機會認識這麼多可愛的小朋友、大朋友,才有機會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快樂和變化,才能如此真實地認識這份事業的意義和價值。

剛開始只是自己喜歡自然,希望孩子也喜歡,帶著他深入探索自然、學著熱愛自然。現在才慢慢體悟到,我們這樣做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自然,而是我們和孩子。在原生態的自然中,我們和孩子得以釋放天性,放下社會生活的焦慮和煩惱,停下腳步、慢下來,舒緩和療愈身心。在純粹的自然中,我們更看清了自己。

所以,大家放心啦,這麼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會一直做下去,去的地方、活動會越來越多,越做越好。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