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事朋友半年內全家去了日本旅遊,後來又去韓國旅遊,但不發朋友圈是什麼心態?

干邑愛好者女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發不發朋友圈是每個人個人的事情。我相信每個人從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覺前,都有自己一天的安排。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睡醒之後,第一眼就是看手機。而且看手機主要是看微信朋友圈的動態。其實你在看別人動態的時候也希望看到朋友的最新進展,朋友的狀態如何?幾點起的床心情是不是美麗等等。有的人就是喜歡看別人的朋友圈,但是自己從來不發朋友圈。發不發朋友圈是個人的一個習慣和愛好。


有的人喜歡出去旅遊,而且旅遊也不發朋友圈,這樣的人一般來說有一種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近況的心理,或者是想法。感覺自己無論做什麼樣的事情都和別人無關,別人也不需要了解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說怕洩露自己的隱私,所以從來不在微信朋友圈裡邊發內容。也有一些人喜歡發朋友圈,但是把所有的人屏蔽只是自己看,這樣的人一般來說戒備心理比較強。還有一些人是經常發朋友圈喜歡朋友們給他點贊評論,同時也喜歡給自己的朋友點贊或者是評論。其實經常發朋友圈的人一般來說性格比較開朗,心態比較好,喜歡和別人分享東西。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一是戒備心理比較強,再一個確實可能比較忙。喜歡有些事情自己扛著,不管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但是這樣的人群一般來說意志力也比較強,信心也比較足,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好。而且也不喜歡麻煩別人。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活動都是非常豐富的,有的人喜歡向別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但也有一部分人喜歡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邊生活。個人的習慣和愛好不同而已。


文史大世界


幹嘛要發朋友圈呢?我每一年一家三口要出去旅遊好幾次,但我們基本不怎麼發朋友圈,一年發不了一次旅遊照片,除非是有特別震撼的那種美景,可能會發一兩張,但也只是發景色照片而已,基本不怎麼發人出鏡的照片,這個跟每個人的心態、生活方式、做人做事態度有關吧。

而且,我身邊朋友同事,也基本看不到他們曬旅遊照片,大多數曬的,都是退休老人一類,如我二姨退休了,每去一個地方,都要在朋友圈曬一下,年輕人,基本不怎麼曬旅遊照片,這基本成了一個普遍現象,即便曬,也僅僅是曬美景而已,家人孩子基本不怎麼出鏡。

你同事朋友去日本、韓國旅遊,不曬照片,我覺得有幾個因素:

1、做人做事比較低調。也不是說曬照片就高調,也不一定,但不發旅遊照片,不曬出行照片的,大多數是做人做事比較低調,心態比較好的。

2、擔心惹麻煩。這裡有幾個,一是擔心被一些人罵你去日本旅遊。你要知道,總有一些人思想比較偏執,覺得去日本旅遊,就是沒腦子,甚至把你扣上“不愛國”帽子,原因想必大家都懂的;二是一旦你去了國外旅遊,身邊一些人就開始讓你買這買哪,有的甚至家用的一些東西都讓你帶回來,拒絕,傷感情,不拒絕,真的是太麻煩,悄悄的,不讓他們知道就行了;第三、擔心被領導“談話”。很多人是體制內,基本無休息日,你一旦曬旅遊照片,其他同事還在辛苦加班加點,就有看法,特別是領導,下面人在幹活,你在國外旅遊,這不是拉仇恨嗎?極有可能被上面領導說,我們平常出去不曬照片,也都是有這些方面考慮的,即便你是休年假,也不行。

為了不給自己先找麻煩,還是低調吧,何況,還容易被人說你是公款去旅遊呢?低調總不是壞事,高調,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作死了。

3、心態比較正。很多人出去旅遊,想辦法各種曬,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去旅遊了,一幅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但有的人想的開,覺得沒必要,自然不曬了。

4、孩子不配合拍照,沒啥可曬的。景色一般,想曬一下孩子的美照,人家根本就不配合,好吧,沒啥可曬得,那就不曬了唄,總不能曬自己吧。

5、這就是別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而已。不曬照片,就是他們的一種行為方式,就如同有的人喜歡曬,有的人不喜歡,一個道理,一種自我生活方式而已。

6、年輕夫婦的普遍現象。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心態好了,不覺得缺什麼,包括房子、車子、旅遊,吃喝拉撒等,別人有的,你有,別人沒有的,你也有,不僅心態好了,不再覺得,我需要承擔曬一下,凸現自己多富有,如今的年輕人或者年輕夫婦,普遍心態比較好,特別是對於旅遊,基本沒啥可炫耀的了,反倒是年紀大了的50歲+的,他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甚至經歷了吃不飽,因此,即便如今經濟條件好了,但思想上還是貧窮的、卑微的,因此,需要通過曬一下,來凸現自己的富有和炫耀一下,讓卑微的心理,得到吸引和滿足。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為啥發,!只有愛炫耀的才愛發。愛炫耀的一般都是心理缺啥補啥的人。


沙中土大溪水


提這問題真是閒的!你管人家發不發朋友圈呢!跟你有一毛錢關係沒?!有的人行事低調,有的人玩的多了覺得這都不算什麼,憑什麼要發?你是不是那種吃個飯都要發朋友圈,到那玩都得留個到此一遊之人?去游泳,把美景看到眼裡,見識了大自然的魅力,足矣。拍不拍照片,發不發都是個人意願。


沙漠1201


這問題問的有點意思了。正好我也有同樣的經歷,就以我的經歷為例,分析下為什麼有的人旅遊不願意發朋友圈吧

大概5月底的時候,我們也去了趟日本,呆了5-6天,我也一個朋友圈沒發,不是不願意發,是有時候覺著很多東西只要自己感受到了就行了,沒必要去在朋友圈分享,有時候朋友圈的分享反而給自己帶來比較糟心的經歷。經常去國外的朋友,可能都有同樣的感受,經常碰到的情況如下:

1 朋友圈一發,代購就來了。各種要求代購東西的私信就來了,特別是去日韓的朋友,最多要求代購的就是藥品和化妝品了,男士朋友呢,經常會要求帶電子煙,還有甚者要求代購電器,馬桶蓋的朋友都有。如果一兩個朋友也就無所謂了,要求代購的一多,活活的把自己整成了專業代購了,活活把自己的行程給切割了。由於語言不通,對朋友的各種代購產品又不瞭解,買起來真是費時費力。更糟心的事情是很多時候買回來的東西,不如朋友的預期,比如價格比朋友看的貴,效果沒有朋友想象的好,有的朋友都會帶著懷疑的眼光看你是不是賺錢了,是不是買了假貨給他,好心沒做好事,反而傷了朋友之間的感情

2 朋友圈一發,各種奇葩評論就來了。發個好東西吧,就說炫富,長的好看的吧,發個自拍吧,就說臭美,顯擺,長的不好看的吧,發給自拍,就說這裡顯胖,那裡沒拍好。 發個當地的美景或好習慣吧,就說諂媚,崇洋媚外。特別給自己添堵,不如自己拍拍美景,拍拍自己,拍拍家人,放在手機或相機裡,當做一份美好紀念。


3當然有部分不願發朋友圈的人,是自己壓根就沒拍照,去旅遊就是為了感受當地風土人情或者放鬆身心的,對他們而言,旅遊就是旅遊,自己體會到了就行,沒必要去分享或者壓根就沒這習慣

4 最後,當然也有 部分人是出於不自信的原因,拍照了但是不分享。比如自己身材比較肥胖,或者膚色,五官不是很精緻,覺著怎麼拍都不好看,就沒必要去分享了。

小夥伴們,關於這個問題,你們怎麼看呢?


91愛娛樂


以前有一次去日本,剛到地方發了個朋友圈,當天下午就有同事給我發微信,讓我帶個電飯鍋回來給她。雖然說的很客氣,但是我真的覺得她腦子有病。

等玩回來我就假裝說國外流量貴怕花錢,沒開流量沒收到消息敷衍過去了。從此以後出去玩都不告訴別人,我高興就帶紀念品發給大家,不高興就誰也不說,省事。


吧啦啦00


各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不同而已,沒什麼理由。

我每年出國旅遊兩次,已經堅持8年,踏足了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每天旅遊結束回賓館,即使很晚了也一定會花幾個小時時間寫下游記併發到朋友圈。遊記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天氣,景點描述,歷史故事,自身感受和一路上的有趣小插曲。

而朋友們,則每天會上微信看我的遊記並逐一點評。按他們的說法就是看著我的遊記,就像身臨其境跟著我一起去旅行了。

其實一早我寫遊記的目的只有一個,趁年輕還走得動,暫時也沒有家事拖累,儘量多出去走走看看,用遊記的形式留下自己的足跡。成為一生中一段美好回憶。等到老了走不動的那個時候,獨居在家,百無聊賴之時,慢慢翻閱一下游記,現時的情景會歷歷在目,這種感受肯定會是無比美好和溫馨的!

剛開始關於是否寫下游記和發朋友圈,有過猶豫,怕朋友圈的朋友認為在炫耀,不過最後還是堅持了這種做法,人要為自己而活,從心出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獨步天下2000


低調,不想惹出帶貨的麻煩。

去日本和韓國,是會招惹別人請你帶貨的慾望。

帶貨這事,做得好,增進友誼。惹帶的不好,稍不如意,友誼的小船是說翻就翻的。

而出去旅遊的目的是自己散心,開心,遊山玩水,帶著很多任務,影響心情,影響行程。

不發朋友圈,悄然離去玩一圈,悄然無聲回家,過自己的日子,揮揮手不帶一片雲彩,不惹一點塵埃,高手呀!




晚小玉


有的人喜歡發朋友圈、也有的人不喜歡發朋友圈、只是每個人的性格和興趣愛好不同罷了、不要總拿發不發朋友圈說事.


禹香kelly


不發朋友圈的人低調,那是有錢人啊,越是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人喜歡上個廁所也發,我好友裡一個拆遷戶,每天發

吃飯走路,坐上車就發,老公是抹牆的,沒拆時間,那真是摳門,低調,現在高調的讓人另眼相看,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認為,認識她的都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